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需要給孩子們聆聽什麼古典音樂,你知道嗎!

需要給孩子們聆聽什麼古典音樂,你知道嗎!

音樂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不僅有助於提高人的感性審美能力,也是認識世界、感悟人生的一個重要的途徑。給孩子們聆聽古典音樂,關鍵在聽,其實聽什麼都可以,目的性不必太強,可以精聽,也可以泛泛地聽,可以集中注意力聽,也可伴隨性無目的聽,除了聽作曲家專門為孩子們譜寫的音樂外,還可以選一些短小一點的音樂小品和經典音樂片段......,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答案,當然有時也需要有目的去選擇一些符合孩子天性的音樂......。

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

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Aria Sul G)》,又名為《G弦之歌》,是巴赫《第三號管弦樂組曲》的第二樂章主題,充滿詩意、純樸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渾厚、豐滿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者的青睞。然而我們所熟悉的《G弦上的詠嘆調》 應歸功於德國小提琴家威赫密。1871年,威赫密(August Wilhelmj)將第二樂章改編為小提琴與鋼琴曲,旋律相同,但為了炫技,移至C大調,用小提琴的一條G弦演奏,故稱為《G弦上的詠嘆調》。直到現在演奏這部作品時,都在G弦上。

貝多芬:獻給愛麗絲

貝多芬的這首鋼琴小品柔美動人、短小精緻。儘管《獻給愛麗絲》只是一首演奏時間只有3分多鐘的小品,但也可以說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一個濃縮體,同樣滲透了他的精神表達。

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

貝多芬的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OP.24,F大調,當時是為富利斯伯爵而作。由於這個作品洋溢著光輝明朗的青春氣息,常常被稱為「春天奏鳴曲」。它創作於1800年。表現了豪情滿懷、意氣奮發的精神境界。除了梅紐因的演奏版本,還可以聽一聽穆特和帕爾曼的演奏。穆特的演奏熱情奔放,流暢舒展,小提琴與鋼琴的默契,兩位表演大師的對話無比的浪漫、多情,將《春天》的明媚、溫馨和燦爛,表現得讓人心醉神迷。帕爾曼與阿什肯納齊演奏的春天氣息似乎顯得更加內在和收斂。下面鋼琴家阿勞和小提琴約瑟夫.西蓋蒂的版本也是經典。

貝多芬:月光

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作於1801年。幾乎沒有一首名曲像這首奏鳴曲一樣,因「月光」這一俗稱而名滿天下、家喻戶曉。《月光》這一名稱據說是源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雷爾施塔布(1799-1860)形容這首樂曲的第一樂章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閃耀的湖面上,一隻搖蕩的小舟一樣」。其實,貝多芬自己曾提到過,本曲是「幻想曲式的奏鳴曲」。

關於《月光奏鳴曲》還有很多傳奇故事,在此選一則:貝多芬在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外出散步,在某戶人家的窗口聽到有人在彈他的作品,探頭一看原來是一位雙目失明的少女在彈琴,於是引發了貝多芬的創作靈感,便敲們進去,要求彈一曲給那盲女聽,貝多芬就依著窗口邊照進來的月光即興演奏一曲,趁著靈感未消失回到家中,迅速譜成此曲。

柴科夫斯基:胡桃夾子

著名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的背景是聖誕節的夜晚,劇中的小女孩夢見自己的聖誕禮物胡桃夾子,正和老鼠軍隊大戰,正當老鼠快要獲勝的時候,小女孩拿拖鞋向老鼠丟過去,因而打敗老鼠軍。這時候胡桃夾子也變成一位英俊的王子。王子為了答謝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就帶她到由各種糖果做成的糖果仙國宮殿中,享受可口的糖果。《花之圓舞曲》是第二幕中小仙子們歡迎小女孩所跳舞蹈。

柴科夫斯基:兒童進行曲

選自舞劇《胡桃夾子》第一幕第一場中孩子們登場時的音樂。孩子們圍著聖誕樹在《兒童進行曲》細聲細語的音樂聲中列隊上前領取各自的禮物。在這裡像序曲一樣,可以感覺到兒童隊列的小規模的特點:細巧、輕快,裝出來的嚴肅和孩子氣的熱情。這實際上是一種遊戲,也稱之為《木偶進行曲》。這段音樂具有較強的畫面性,樂隊的表達也相當輝煌,管樂器起著主要的作用。音樂兼有進行曲和雙拍子舞曲的特點,輕快活潑的旋律生動描繪了孩子們吹著小喇叭,神氣十足的神態,同時也表現了孩子們活潑敏捷的特色。

肖邦:小狗圓舞曲&貓的圓舞曲

GIF/1K

小狗圓舞曲是鋼琴詩人肖邦晚年的作品。據說肖邦看見喬治?桑的狗在地上旋轉不息,追逐著自己的尾巴;肖邦由此獲得靈感,創作了《降D大調圓舞曲》(作品64之1),開頭一段旋律翻來複去重複著四個音,彷彿轉圈子一樣。因此,這個曲子被稱為「狗的圓舞曲」。樂曲以快速度進行,在很短的瞬間終了,因此又被稱為《瞬間圓舞曲》或《一分鐘圓舞曲》。

肖邦養著一隻貓,有一次它在鋼琴鍵盤上跳來跳去,奏出了一個跳躍的音程和許多輕快的碎音來。肖邦由此得到啟發的,創作了一首《貓的圓舞曲》(作品34之3)。

肖邦:雨滴前奏曲

肖邦《雨滴》前奏曲大約完成於1838年,此活躍在巴黎樂壇上的肖邦,由於肺病的惡化,經女友喬治·桑的安排,千里迢迢地來到四季如春的地中海馬爾島。由於肖邦「的病情和喬治·桑的衣著打扮,使他們在租房問題上發生了困難。後來經喬治·桑四處奔走,勉強借到一座山殿之中的古老寺院。寺院中不但毫無設備,而且漏雨,簡直不能住人。因為寺院十分寒冷,買東西也很不方便,所以,肖邦的養病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有一天,喬治·桑上街買東西,恰巧下了大雨,遲遲不能回來。肖邦躺在家裡即寂寞又懼怕。正在這時候,房間又漏雨,滴滴答答令人心煩。肖邦在不耐煩之中,起身寫作,一口氣完成了這首著名的前奏曲。由於左手規律的節奏聽起來就像他病中聽到的雨滴聲,因此得名。聽到這首前奏曲,總想到李商隱這首詩。傅聰彈奏肖邦,許多人認為有唐詩意境,看來絕非偶然。憂鬱的淡淡陰影,開朗的淺淺亮色,肖邦用雨聲展示了一個優美的內心世界。

舒曼:夢幻曲

1838年,熱戀中的舒曼寫信告訴克拉拉:「記得有一回你對我說:『有時在你面前我真像個孩子。』無論是不是這句話的影響,總之,我突然有了靈感,即席寫了30首有趣的小品。」在其中,就有《夢幻曲》。舒曼在28歲時以回憶年少情景的方式完成的這套鋼琴曲集《兒時情景》。《夢幻曲》主題非常簡潔,具有動人的抒情風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線幾經跌宕起伏,婉轉流連,並以浪漫而富表情的曲調,描繪出綺麗、難忘的童年。使人不覺中被引入輕盈飄渺的夢幻世界。在《夢幻曲》中,可以夠明顯覺察到詩歌般層層遞進但又有些微妙變化的律動感。 它敘述著人們兒時的美麗的夢,也抒發著理想世界的溫暖、深遠與甜蜜。包容了人們對生活、對愛情、對幻想的追求與希冀,也表達人們對已逝去或將來到的美好的夢幻的熱望與摯愛。

霍洛維茲最經典的《夢幻曲》版本

舒伯特:音樂的瞬間

音樂瞬間,由舒伯特首創的一種鋼琴小曲,後演變成一種鋼琴曲體裁。此曲據說是1827年舒伯特在格拉茨之旅歸來後所創作的,是1828年出版的《音樂瞬間》六首樂曲中的第三首。這是一首天真純潔、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帶有輕快活潑的民間舞曲風格。除了鋼琴演奏,有多種配器版本。

莫扎特:第21號鋼琴協奏曲

莫扎特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作於1785年,同年在維也納的克魯克劇場首演,並由作者本人擔任鋼琴主奏。此曲進行曲般雄壯的開曲氣氛,以及充滿奔騰般詼諧精神的終樂章,還有中間樂章始終優美如歌的行板,都體現了這位音樂天才的妙筆。不僅如此,此曲還充分體現了主奏者的鋼琴演奏技巧,但並非純粹的"炫技之作",並且以莫扎特獨有的那種無可比擬的均衡感,使得聽眾根本找不出管弦樂與主奏樂器(鋼琴)之間不協調的絲毫破綻。

耶塞爾:玩具兵進行曲

德國作曲家萊昂.耶塞爾的《玩具兵進行曲》是流傳最廣的一首玩具兵進行曲。音樂是以玩具兵為題材的兒童樂曲——《玩具兵進行曲》。據說是作曲家回憶起小時候所做的一個甜蜜的夢,用夢境里的故事寫成。內容是這樣的:晚上,小主人睡覺了,玩具兵們一個個從玩具箱里偷偷 爬了出來。他們先排列成整齊的隊伍遊行,後來又打鬧嬉耍。正當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們驚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開箱子一看,玩具們東倒西歪地躺在裡面。呵!原來剛才是一場美麗的夢。 」

里姆斯基:野蜂飛舞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是19世紀末的俄國作曲家,他的作品多取材於俄國的傳說故事。野蜂飛舞(大黃蜂飛行)是由他的歌劇《薩丹王的故事》中所選出。在歌劇中王子變成一隻黃蜂去螯他詭計多端的姑媽;音樂則生動描繪蜜蜂由遠而近,而後又逐漸飛離的情景。由於音樂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而經常被改編為各種樂器的獨奏或合奏曲。

維瓦爾第:四季-春

維瓦爾第《四季》之《春》,田園詩般的藝術意境,一幅雋永的音樂畫卷。《春》具有歡快的春天氣息。主要主題華麗而洒脫,輕鬆愉悅使人頓時聯想到春天的蔥綠和生機,春光重返大地,小鳥歡愉的歌唱,森林枝葉隨風婆娑,呢喃私語。突然,電光乍閃,春雷驚蟄,萬物蘇醒。這一樂章是整部《四季》中最為著名的樂段。

維瓦爾第《四季》於1725年出版的作品,原為十二首小提琴協奏曲中的第一首到第四首,由於各有春、夏、秋、冬四個標題,於是便組合起來成為《四季》。每一首都有三個樂章組成,採用快-慢-快的結構形式。最特別的是維瓦爾第還寫了四首十四行詩放在四首作品前與音樂作對照,描繪四季景緻。

維瓦爾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春》

朱莉婭-費舍爾

莫扎特:弦樂小夜曲

莫扎特D大調第6號管弦樂小夜曲,有一個別稱叫「夜曲風格的小夜曲」《月下小夜曲》(Serenata notturna k.239 ),人們也習慣稱之為「月下小夜曲」,樂曲有著較為強烈的復古色彩。

1776年的莫扎特,一方面在薩爾茲堡擔任宮廷音樂家,一方面暫時停止寫作交響曲,奏鳴曲等內容比較艱深的作品,開始轉向創作社交性與娛樂性的音樂,因此寫了很多小夜曲與嬉遊曲,這些作品都具有優雅華麗的色彩。這首就是最能充分表現此種風格的作品,且跟其他薩爾茲堡世代的小夜曲有一些不同之處。它只有三個樂章,規模較小。

這首作品除了弦樂器之外,特意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從而讓整首作品聽起來飽滿而多彩,由此也可以斷定這部作品是當年莫扎特為室內演奏特別寫下的,並且成為戶外小夜曲室內樂化的先聲和代表。其中巧妙地運用了「巴洛克大協奏曲」的結構元素,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全新的拓展,作品有著較為強烈的復古色彩,又不失新意。

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

此曲,音樂主題出自一首古老的歐洲民謠,有好幾個國家用不同的語言歌唱過。我們經常唱的那首《小星星》"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旋律源自此曲。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主題的節奏與旋律單純質樸,莫扎特為它配上十二段可愛又富有魅力的變奏,樂聲自然而愉快的流淌。

勃拉姆斯:搖藍曲

明亮純凈的音符,愉快的旋律,一如孩子天真的兒語,使人也變得純真而愉悅。

版本一

搖籃曲美好夜,玫瑰綴著百合,裝扮著寶寶的小床。睡吧,閉上眼,睡得香又甜。睡吧,閉上眼,願你睡得香又甜。

搖籃曲美好夜,媽媽滿心喜悅,閃亮的天使圍繞著我的寶貝別離開。他們會守護你。你會在我臂彎里醒來。他們會守護你。你會在我臂彎里醒來。

版本二

寶寶睡啊快睡,外面天黑又風吹。 寶寶睡啊快快睡,媽媽唱個催眠曲。

唱一聲寶貝女,長大嫁個佳婿。 唱一聲,寶貝女快閉上眼睛睡。

唱一聲寶貝女,長大嫁個佳婿。 唱一聲,寶貝女快閉上眼睛睡。

舒伯特:鱒魚五重奏

作品《鱒魚五重奏》是舒伯特所有的室內樂作品中最著名、最受人喜愛的一首。這部作品旋律優美,充滿明朗靚麗的光澤,洋溢著生命的無限活力,令聆聽者難以忘懷。由於作品的第四樂章是根據舒伯特創作的歌曲《鱒魚》的主題而寫成的變奏曲,所以這部作品被世人稱為《鱒魚》五重奏。

......

尚音書房

·

·

西方音樂1500年

NAXOS公司-上海音樂出版社

本書按西方音樂發展脈絡:從早期(包括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巴羅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到20世紀這五個時期,梳理了西方音樂約1500年的發展歷史。此外還包含各時期在音樂、歷史、藝術、建築、文學等方面的大事記,以及作曲家年表、音樂地圖、術語表等具有實用性的附錄板塊。每個時期附兩張CD,囊括了西方音樂中重要作曲家所創作的富有代表性和獨具特色的經典作品。書中配合所述內容,同步提示CD賞析指南,使理性的文字解讀與感性的音樂引導相結合,從視覺和聽覺上全方位感受西方音樂的魅力。

尚音愛樂人生新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尚音愛樂 的精彩文章:

TAG:尚音愛樂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的孩子會「聽」嗎?聆聽也要靠「水平」哦!
網友們的神回復「婊演」,讓我聆聽了啥叫真正的音樂!
聆聽孩子的聲音:孩子心目中的爸爸媽媽什麼樣
當我們聆聽美妙的音樂時,大腦里是什麼畫面?
如何聽懂古典音樂?用心聆聽
仔細聆聽你的皮膚,才是你能給予她最好的禮物!
原來,男孩們有這麼多「糟糕」的感覺!爸媽請做個耐性的聆聽者
沒人聆聽我們說話,但我們必須講述
爸爸的情話,我們慢慢聆聽
聆聽內心的聲音,你是否需要一種感覺
真正的說話高手,懂得什麼時候閉嘴聆聽
我們聆聽他的時候,更應該讀懂他的音樂人生
她@聆聽 | 「恕我直言,讓女生保護自己,真的是一句髒話」
當石頭擁有生命,你是否願意去聆聽它們的故事?
「手感」聆聽桿頭給你的反饋,你會打得更紮實!
愛就是聆聽,聆聽就是愛
人們若是真心關切自己,就應該要聆聽我的教授
比起玩具零食,孩子更想要被聆聽
和孩子一起聆聽經典:讓我們盪起雙槳——經典童聲合唱音樂會
散文《細細聆聽,生命留下的絮語》,需要靜心閱讀,認真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