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獵豹all in AI 利好財報:戰略上 go high,戰術上go low

獵豹all in AI 利好財報:戰略上 go high,戰術上go low

一個人成多大事,第一取決於內向因素,夢想和能力有多大,這是認知。第二取決於客觀因素,手裡有多少資源,命里有多少運氣,這是勢能。

獵豹all in AI,資金上也許比不上BAT,但基本條件都具備。

而且,傅盛比大多數人都幸運。轉型,通常有風險和陣痛,但獵豹的過渡很平滑,all in AI之後,獵豹2017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還算好看,凈利潤同比大增7.5 倍。

高舉高打的all in, 本來是一場搏命的賭局,但獵豹作為上市的公眾公司,不該也不敢搏命涉險,因此,傅盛為all in AI 的高風險,定了一個緩衝風險的go low(接地氣)戰術,處理好了今天、明天和後天的關係。

賭局

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是載體的變化,與其說是變革和顛覆,不如說是發展和承接。但從移動互聯網到AI,是真正的顛覆和變革,是下一個全新的時代。

因此,如果不是徒有其名的跟風作秀炒個概念,真要做實AI,唯有all in 。

這一點,傅盛看明白了,其他大佬也看明白了,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說:「身處其中可我也感到震驚。」

如何all in ?認知是起點。

第一層認知,是基於AI的未來。

曾經的手機王者,摩托羅拉苟活於聯想門下,諾基亞賤賣給微軟如今不見於街巷,都是認知錯誤,沒有預判到智能手機的到來。

王堅2009年布局雲計算,惹來業內嗤笑陣陣,馬化騰說概念太超前,李彥宏說新瓶裝舊酒。後來阿里雲成了,是王堅和馬雲的認知勝利。

再說獵豹,當初受困於360,苦悶之下,傅盛掉頭出海,找到一條生路,通過國際化成就了獵豹,起點也是認知正確。

在人工智慧上,傅聲因為堅信人工智慧的前景,所以壓根沒給自己留後路,思想上有多信,出劍就有多快,人劍合一,all in 。

第二層認知,是獵豹在AI時代的機會。

傅盛是從煉獄裡粹過火的人。可牛時期,在360的壓制之下,騰挪轉移,尋找生存的縫隙,日子難過。但經過煉獄,就少了恐懼,所以,all in AI ,傅盛不恐懼。

AI到底是不是巨頭谷歌、facebook、BAT才能玩得起的遊戲?

傅盛認為不是。深度學習出現後,成為了可以推動各行各業升級的基礎能力,既可以解決語音問題,又可以解決圖像問題,還可以解決無人駕駛、股票交易問題。如此有前景的領域,會積累人類最聰明的大腦,產生顛覆性的創新。由於顛覆了現有的技術優勢,所以依靠現有技術設立壁壘的大公司更應該惶恐。

傅盛曾見過國內某大公司實驗室的負責人,後者說他做了7年的翻譯,後來看到谷歌的一篇論文,突然發現原來的技術都白積累了。

認知,就是獵豹all in AI 的起點和初心。

籌碼

在人工智慧這個巨大的賭盤上,獵豹還算不上大莊家,傅盛說獵豹要all in ,憑啥?兩個籌碼。

第一,獵豹的資源。

所謂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無論是學習過程,還是未來的落地應用,起點都是大數據。未來,人工智慧的革命是以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公司需要大量的數據去進行嘗試、標註、計算,大規模標註,數據成為核心競爭力。

而獵豹,恰恰也是掌握海量數據的公司。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 3 月,獵豹移動全球移動月度活躍用戶規模為6.03億,而且,由於獵豹的用戶遍布全球,這意味著獵豹掌握著獨一無二的全球用戶樣本。

當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成為人類的普惠技術後,誰掌握的數據量大,誰就踩上了風口,而獵豹既具備獲取大數據的能力,又具備標註數據的能力。

其次,深度學習的機會在於和應用的結合而不是技術輸出。

早在2016年初,獵豹移動就已在美國矽谷設立全球第二總部,由CTO范承工帶隊強大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踐行大數據戰略。

2017年初,獵豹推出了一款基於AI的輸入法產品Panda Keyboard,能根據上下文和用戶習慣預測用戶要輸入的內容。目前排名美國Google Play個性化排行榜前五名。輸入法幫助獵豹更好地理解用戶,可以為他們推薦更加相關的內容。

AI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加強了獵豹美顏演算法和創新功能,令獵豹在圖片識別和人臉識別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比如,獵豹旗下的直播產品live.me每天產生很多人臉,獵豹把這些數據清洗出來進行標註運算,在最近的LFW人臉識別的評測中取得了前三名的成績。

最後,營收和現金。做AI要研發,錢不可少。根據財報,獵豹第一季度總收入為 11.907 億元,同比增長 6.8 %,而凈利潤同比增長752.2%至9120萬元。而根據獵豹移動的預計,2017年二季度總收入在11.90億元至12.4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4%-18%。

截止2017年3月31日,公司合計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及短期投資為19.60億元(2.85億美元)。

可以說,獵豹不缺錢。手裡有糧草,大戰心不慌。

第二,傅盛的認知能力和話語權。

企業在平穩發展時,靠的是內部管理制度是否科學合理可持續。但企業的轉型升級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管理團隊的認知。

從去年的兒時夢想、圓夢的決心到對今年的AI新使命表述,傅盛這一年完成了自我的認知升級(認知三部曲)、對AI的趨勢認知(數據+產品)、將AI作為底層技術有序地融入現有業務體系(Live.me、NR),制定以AI為核心的未來戰略和新使命,依託獵豹大數據積累多元、用戶理解能力、產品化AI+能力等核心優勢,在後手機時代營造更智能自然的語音、視覺交互模式,在突破性領域的研究和探索,這其中包括智能設備及機器人計劃等等。

可以說,獵豹AI戰略的縱深,匹配的都是傅盛等獵豹管理團隊認知能力的進化。

在管理團隊具備了認知優勢之後,獵豹作為上市公司,要在傅盛團隊帶領下all in AI,前提是傅盛團隊能說服手握關鍵投票權的股東。

2017年初金山軟體發布公告,金山軟體與騰訊兩大股東與傅盛簽訂投票委託授權。傅盛與他的管理團隊,真正成為了掌控上市公司主體的決策者,在接下來獵豹的all in AI的戰略轉型升級過程中,傅盛團隊有了自主權,戰略決策周期縮短,戰略執行速度加快,這是all in AI 的組織基礎。

青黃

在財報發布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傅盛說了一句話:「工具是今天,內容是明天,機器人是後天。」

步子走得太快太冒進,活不好甚至熬不過今天;步子太慢目光太短,就會早衰,活不到後天。

獵豹all in AI 是大方向,但是成熟業務不能落下,否則青黃接不上,上市公司總歸還是要看看業績。

首先,在處理成熟業務和創新業務的關係中,傅盛的拿捏很恰當,節奏把握得很精準。

成熟的工具業務,在2017年第一季度工具產品及相關服務收入8.27億元人民幣,在11億的總收入中,依然佔據主流,依然具有強大的造血功能。

「明天」的內容業務,第一季度收入環比增長55.2%至2.24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的主要原因是Live.me直播收入快速增長。17年第一季度手機遊戲業務收入環比增長15.1%至1.40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推出更多新手機遊戲,進一步豐富遊戲產品組合的原因。次成熟業務,高速增長。

成熟業務貢獻收入大頭,次成熟業務貢獻增長率,他們為「後天」的創新輸血。

其次,把創新業務和現有成熟的存量業務結合,帶來增量營收。

傅盛一直認為,深度學習的機會在於和應用的結合而不是技術輸出。AI 的未來在於」AI+」,就是AI作為底層技術能力,落地應用到各行各業。

而獵豹積累的AI技術,已經在嘗試和成熟業務結合,通過AI技術,對成熟的工具產品矩陣進行升級完善。

人工智慧技術為獵豹在移動工具領域帶來了新的機會,也驅動著獵豹移動內容產品的高速增長。在原有工具業務上,人工智慧增強了CM Launcher,PhotoGrid,CM Security,WhatsCall等工具產品的產品表現,帶來了新的發展點;在以Live.me為代表的內容產品中,人工智慧與應用結合的也越來越多,比如圖像識別和個性化推薦等等,驅動了內容產品的高速增長。

針對旗下的新聞產品News Republic,獵豹用神經網路去實現個性化的推薦。而對於Live.me,獵豹用人工智慧實現兒童和色情審核。獵豹其他一些產品,也應用人工智慧的技術產生了顛覆。

所以,獵豹 all in AI,才剛剛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TAG:財經故事會 |

您可能感興趣

Brunello Cucinelli 最新財報表現良好
《Vogue》母公司否認Anna Wintour將離職;Dior開設七夕線上限時精品店,以及Ralph Lauren等財報
Twitter、Google、Amazon、Snap公布財報,誰是第三季度最大贏家?
數據存儲廠商Nutanix和Pure Storage最新財報結果喜憂參半
Drecom公司財報暗指《Kirara Fantasia》致其虧損
Alphabet 財報釋出,超能賺的不光是 Google 廣告
快報│Chanel百年來首發財報;傳Acne Studios正在尋求買家;YouTube擴展博主盈利模式
財報表現迥異 Alphabet究竟比Facebook強在哪裡
Anker Q1財報;Amazon、AliExpress均發力以色列……
New Balance CEO離職,以及歐萊雅、Under Armour、Next和拉夏貝爾等財報
Robert Shiller:亮眼的財報季也無法阻止下一次回調
Spotify最新財報顯示Podcast投資已見回應
雅詩蘭黛中國產品降價;Off-White稱被抄襲;以及Hugo Boss、安德瑪、Gildan集團財報
Michael Kors集團最新財報引發資本市場憂慮:革新Jimmy Choo耗資不菲?MK服裝賣得太貴?
財報大戰,Converse率先卡位
Gucci全面進軍定製化服務市場;唯品會公布最新股權結果,以及Moschino、Superdry和維密等財報
時尚要聞|Celine清賬號換logo,宇博大婚,Gucci首超Chanel,阿里巴巴財報700億
買手店長作棟樑名字消失;時裝品牌 Acne Studios 將尋求出售;以及Zara、adidas等財報
蘋果財報將不再公布 iPhone、iPad、Mac 銷量,到底是為什麼?
Chanel財報引爆卡位爭奪,LV和Gucci都有點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