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5大認識誤區
在臨床上不少乙肝患者對自身病情存在一定認識誤區,這樣往往忽略了病情,延誤治療,最終使自身病情難以控制。常見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誤區一:怕發生耐葯就不治療
耐葯是很多藥物長期使用都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預防和減少耐葯的發生,不能因此就不治療。不能隨意停葯或者改變藥量,停停吃吃對病毒施加的壓力不夠,就很容易耐葯。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做個病毒分型變異的檢查,判斷下最適合哪種藥物。
誤區二:病毒DNA轉陰就停葯
口服的抗病毒藥的療程是沒有確定的,按照實踐的經驗,至少要治療兩到三年。這是因為臨床顯示,12%的e抗原陽性的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一年後,e抗原可轉陰或轉換,但這些患者還要堅持治療至少一年後可停葯。而大部分乙肝患者則需要長期治療。
誤區三:身體沒有癥狀就沒事
肝臟屬於沉默的器官,沒有痛覺神經,即便肝臟超負荷運作,它也會默默的承受著,因此很多患者即便出現了肝受損的情況也沒癥狀,這也是多數人忽略定期複查的原因,等出現明顯癥狀再複查的時候,病情多數都比較嚴重了。
誤區四:治療不好乾脆不治,或等嚴重再治療
乙肝通過規範科學的治療是可以達到臨床康復效果的,而且治療是為了減少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的幾率,一旦等肝硬化、肝癌階段再治療,不僅病人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而且治療的時間長,費用高。
誤區五:怕乙肝通過吃飯傳染
很多家庭怕傳染,吃飯時讓表面抗原陽性的家庭成員分開吃,很多小孩子從小就被這樣對待,性格受到了很大影響。
乙肝病毒傳播主要是通過血液和體液接觸,感染主要分幾種方式:垂直傳播(嬰兒出生時母嬰傳播)、不安全的注射與輸血、性接觸等。因此,吃飯和正常的社交是不會傳染乙肝的。
另外,乙肝患者在正確對待疾病的同時,平時的護理中還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首先是要定期檢查:隨時關注自身病情的發展情況,一旦出現加重、惡化的情況,應立即採取措施。
身體出現異樣時,最好能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如果病毒數量複製過多,一定要提高警惕。
2、作息規律:肝臟的排毒時間是在夜間11點以後,因此應在11點之前入睡,避免加重肝臟負擔,保證充足的睡眠,便於肝臟排毒生血,另外適當的運動可以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內的有毒物質。
3、調理飲食:合理的飲食習慣,科學的膳食結構,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充足的養分,才能保證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


※快看:患上乙肝會有這些癥狀!
※乙肝患者須知:什麼癥狀說明乙肝病毒出現了?
※做一個聰明的乙肝患者,在治療路上少走彎路
※這兩種野草堪稱抑制乙肝的「靈藥」,可惜的是很多人不知道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親是否可以母乳餵養?
TAG:乙肝 |
※乙肝患者常見的幾個認識誤區
※乙肝患者治療的3大誤區
※專家帶你認清乙肝的六大認識誤區
※慢乙肝患者的五大「誤區」
※對痔瘡認識的六大誤區
※治療乙肝誤區要認清 大多數乙肝患者都這樣做
※認識中醫的五大誤區
※關於胰島素認識的六大誤區
※「血脂異常」的9大認識誤區
※你不知道的5大減肥認識誤區?
※腦卒中的認識誤區
※五大認識誤區比癌症更可怕!
※糾正睡眠認識的五大誤區
※「轉氨酶」認知六大誤區
※兒童過敏性疾病常見十大認識誤區
※有關腫瘤標誌物的四大認識誤區
※肝癌的七大誤區 解讀
※盤點血脂7大認識誤區,你了解多少?
※認清養護肝臟的四大誤區
※乙肝患者要注意這10個用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