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歷史到未來,復旦人應有的大志向

從歷史到未來,復旦人應有的大志向

翻開任意一本來自復旦大學圖書館的書籍,我們都能在第27頁發現標註著「復旦大學」的條形碼,這是復旦圖書館對復旦大學校慶日「5·27」的特殊敬意。1950年5月8日,陳望道、胡曲園、周谷城等時任校務委員會委員將這一天確定為校慶日。

之所以選擇上海解放日5月27日作為校慶日,是因為與會的委員認為上海解放對於復旦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意義,無異於一次新生。復旦大學將和上海,以及新中國一起,面臨歷史的考驗,走上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

「復旦是上海的一張名片,上海也為復旦而感到驕傲。」在復旦112周年校慶前夕,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來到復旦大學,說了這樣一句振奮每一位復旦人的話。

這場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召開之後,上海市領導首次進高校作的形勢政策報告會上,韓正書記道出了復旦在這座城市的特殊方位:復旦大學始終立足上海,服務國家,面向世界。在上海的發展歷程中始終有復旦的貢獻,復旦也始終見證參與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和建設。

大學與城市,共生共榮。大學是城市精神的保留地,也是城市更新的孵化池。一百多年來,復旦大學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一代代復旦人為上海的建設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而隨著上海的一次次騰飛,復旦和復旦人也在這一片改革創新的沃土上,獲得更加廣闊的平台和施展的空間,不斷贏得社會聲譽,大學精神和大學意義也在這個過程中持續彰顯。

每一代人都有這一代人的使命。對上海而言,2040年上海的發展願景是要建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建成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對中國而言,到2049年我們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韓正書記說,「未來的城市是你們的,是年輕人的。」

今天在講台下聽韓正書記做報告的學生到時都已經成為中年人。正如焦揚書記此前向畢業生所寄語的,我們青年是見證歷史的一代,我們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盛世的見證者,也是祖國繁榮富強的建設者。那時候,我們這代青年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成為這座「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主人,也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中流砥柱。

如何將我們生活得這座城市和明日中國打造得更美好、更宜居、更有「溫度」,需要今天的青年人參與到城市建設和國家發展中來。

復旦人要以勇往直前的魄力,不斷向科技創新金字塔塔尖攀登。先進材料方面的不斷探索、人類表型組研究的努力突破、類腦人工智慧的集體攻關……這些科研探索,就是在瞄準世界前沿,不斷探索人類科學的極限。

復旦還要有勇氣成為社會的基石。韓正書記特彆強調,人文之城需要「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復旦精神。城市文化與復旦大學之間有著深厚的血脈聯繫:文學史書寫、歷史地圖繪製、雙語辭典編纂……一個個人文學術精品,無不體現了復旦在人文中的探索,在文化上的追求。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韓正書記援引一句歌詞寄語復旦青年學子。年輕人在創新方面具有的優勢是難以比擬的,正如韓正書記所指出的,大學生最少保守思想,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理應走在創新創造的前列。

因此,我輩復旦人必須更加努力,勇於承擔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繼承一代代復旦人敢為時代先的精神,在創新上永不停息,敢於突破;帶著對人類和社會最美好的情感,在文化上堅守傳承,捍衛文化根基。

「立足上海,服務國家,面向世界」,這是復旦一百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堅持。面向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這樣的堅持更應該成為我們始終不變的站位和擔當。一流不是我們自己講的,要到國際上去競爭,要讓全世界都講一流。我們應該要有這樣的志向。

唯有如此,才能讓復旦無愧於上海「名片」的地位,無愧於這一個時代對一所一流大學的期望。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復旦已經走過了百年風雨,第二個百年一定會更加輝煌。

文字:秦慕周

攝影:陳正寶、劉暢

周編輯:王木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旦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聽完韓書記報告,我們有話說!

TAG:復旦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穿越到明朝:歷史上的明朝到底有多強,超乎你想像不到的強大
歷史上真的有後裔這個人,不過他的妻子不是嫦娥,而且還被別人霸佔了!
歷史上最大的騙局,過去的明朝到底有多強大!
他是歷史上最強悍的皇帝之一,臨死的決定,現在看來卻讓人不寒而慄
歷史上的明朝有多強大?強大到你想不到!
歷史上有些人強大到,你越了解,越覺得高山仰止
仇恨到鞭屍,忍辱到吃屎,還有什麼做不到。等等貓聽歷史之五:背後的劍
自從秦漢以來,中國的歷史似乎就在不斷的輪迴
一個敢於面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人,內心才會強大
這個皇帝在歷史上被罵了一千多年,其實,他才是真正有作為的人
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背千年罵名,可反過來看,他也是一代明君
歷史:五千年以來唯一不殺功臣的皇帝,大概就只有他了!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大多不得好死,此人卻可以大富大貴得到善終,憑什麼?
這個人在歷史上被罵了一千多年,其實,他才是個大智若愚的聰明人
上海有沒有與「狗」相關的地名?當然有,還有一段跌宕起伏的歷史
歷史上真有未卜先知的神人,卻因為被人看到上廁所死了!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歷史名人,但是盡然會被調戲到如此地步
中國歷史上真正做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將
歷史上的一件事可以看出,周瑜在三國里不是小氣的人
冷得發抖的歷史又來了,大多數都不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