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鄉消失的詞語之一」:糴

「故鄉消失的詞語之一」:糴

「故鄉消失的詞語」之一:糴

文/張秀陽

「糴」,《現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音「di」,買進(糧食)(跟『糶』相對):~麥子。這是一個我17歲以前經常聽到的一個字,我當時並不會寫這個字,它如果出現在我的眼前我也不會認識它。但我卻能經常在父親嘴裡聽到它,它在我耳旁經常響起。我一聽到這個字,就知道我們家很快又能吃上幾天飽飯了。

1979年,我考上了河南省潢川師範學校,有了國家助學金,從此我不再擔心挨餓。而在這之前,吃不飽肚子,一天吃兩頓飯,在我家是經常的事。不但我家是這樣,我那些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大多都是這樣。

生產隊集體出工幹活,家家戶戶靠工分分紅分糧。「工分工分,社員命根。」我家卻是掙工分最少的人家。那時,我和妹妹上學,掙不了工分。母親是婦女,掙的是半勞動力工分。而父親是一個民間藝人,走了大半輩子江湖,干農活並不在行。每到夏天或者秋後,生產隊里分糧食的時候,我家分到手的糧食都是最少的。而這很少的糧食,還大部分是玉米、黃豆、紅薯等粗糧。極少的一點大米白面,不到逢年過節是不捨得吃的。我記憶中,白麵條,在我家很多時候是當成菜吃的。媽手擀的麵條,下到鍋里,鍋四周先貼了一圈粗面鍋餅子。飯熟了,每人一碗麵條,稀稀的,就著粗面鍋餅子吃。一直到現在,我不喜歡吃任何粗糧,那都是小時候吃粗糧吃傷了。

既便是粗糧,一年的糧食也只夠半年吃的。剩下的半年,國家要救濟一點返銷糧,拿著糧本到公社糧站去買。返銷糧是救濟糧,不能全指望它。再不夠吃,就只能自己家想辦法了。

於是,「糴糧」就出現了。在我的故鄉那裡,糴糧是專指的。從公社糧站里買回來的國家給的救濟糧不叫糴,叫買。自己拿錢,到集鎮農貿市場花高價買回來的糧食才叫「糴」。

故鄉雖然在淮河岸邊,但農作物卻是以夏糧小麥為主,秋天收的都是粗糧,主要是紅薯,栽種的水稻很少。所以,鄉親們糴糧都要去南邊離家幾十公里遠的潢川縣境內的春河桃林一帶集鎮上,那裡是魚米之鄉,產大米。糧食收成比我的故鄉這裡要好,農貿市場上的糧食多一些,價錢也要便宜一些,特別是大米。

糴糧的人早上天不亮就起來上了路,到了南鄉的集鎮上,剛好能趕上糧行開市上人。在那裡糴了米,又肩挑背扛地往家趕,回到家往往都到半夜了。糴糧除了要有力氣,要能背回家外,還要有眼色。有一陣子,農村集鎮取消了農貿市場,不讓自由買賣,有胳膊上戴紅袖章的「市管會」的人管理集市,他們看見北鄉人來糴糧就捉住,然後給糴糧人頭上按個「投機倒把」的罪名,沒收你的糧食。所以,糴糧人匆匆忙忙趕到南鄉集市上,偷偷摸摸買好糧,趕緊背糧離開那裡,專找小路走,躲開那些人。

每年,我父親都要用走江湖掙來的錢去南集糴糧,每年要去好幾回。糴糧回來,麥子打成面,稻子磨成米,大米入了囤。糴回來的糧食,成了家裡最珍貴的寶貝,一家人就指望糴回來的糧糊口呢。

現在,糴這個字,下一輩人都不知道了。因為他們再也不用去南鄉集鎮上糴糧了。

作者自畫像:張秀陽,性別男,在一家傳統雜誌做著小編輯。業餘時間看閑書、多觀影。不喜道貌岸然之文,喜讀稗官野史、筆記傳奇、博物地理、兒女風月。寫無用文章,飲家常薄酒。紅袖添香夜讀書,已無奢望;雪夜閉門讀禁書,猶可實現。幸有文章娛小我,更無閑心見大人。業餘時間操弄個人公眾號:老張在路上玩。併入住一點資訊、今日頭條和百家號等自媒體,希望這些小文,能入你法眼,讓你會心一閱,豈不快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在路上玩 的精彩文章:

TAG:老張在路上玩 |

您可能感興趣

楊欽羽:一個消失的詞語
對祖國的詞語的一點閑話
周麗艷:語言與意義的悖論——《詞語的孩子》中的語言主題
古詩詞中的這些詞語直譯就尷尬了,喜歡詩詞的朋友了解一下
綰綰|離別,一個惱人的詞語,一種憂傷的情緒
這些詞語的典故你都知道嗎?
日語的「繞口令」和「詞語接龍」你知道嗎?進來一起玩轉日語單詞吧
很有趣的詞語典故
五個詞語,五個來自《論語》的典故
曾經以俄為師,中蘇友好,但來自俄語的詞語為何寥寥?
宋詞中寫愁的絕唱,也為地理學帶來一個新的詞語
一段傳奇愛情,寫下一首傳世佳作,留下三個浪漫詞語,至今在用
三毛流浪記:三毛用三個詞語造句,說出的話卻感動了所有孩子!
經典霸氣的句子:世界上最殘酷的兩個詞語是,事與願違,物是人非
創意寫作課:你的詞語有問題!
這裡是一些想說的話與詞語期冀
朱元璋和皇后逛街,突然一陣風把皇后的腳露出來,形成一個詞語
從成語中讀文言文詞語和語法,原來這麼有趣而簡單……
行書大字斗方,胡鐵軍老師寫四字成語詞語:寵辱不驚,惠風和暢
屍兄:對白小飛形容最貼切的詞語,被這個異星怪物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