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重慶城區及周邊地圖》發布 首次將兩江新區完全納入主城區圖幅
全新設計編製的橫版《重慶城區及周邊地圖》 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圖 華龍網 發
華龍網5月26日19時50分訊(首席記者 周夢瑩)重慶主城區到底長啥樣?今年是重慶直轄市成立20周年,今(26)日,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設計推出了全新版的《重慶城區及周邊地圖》,不僅打破此前豎版主城區地圖的形制轉而採用橫版編製,更是首次將兩江新區的範圍完全納入重慶主城區圖幅範圍內,全面、及時反映了當前重慶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變身「橫版」 首次將兩江新區完全納入主城區圖幅
豎版《重慶主城區地圖》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圖 華龍網 發
如果你留心的話會注意到,目前廣泛使用的《重慶主城區地圖》均為豎版形狀,但這次,它來了個大變身。
「以前的豎圖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豎版的形制導致其在裝裱上牆時與常用的世界、中國和重慶三種橫版挂圖無法協調。」 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地理文化工作負責人張海鵬說道。「還有就是,此前主城區地圖對重慶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兩江新區覆蓋並不完整。」
張海鵬告訴記者,因為兩江新區北部和東部都是農村,一般做主城區地圖,尤其是城區圖的時候不會把這兩部分放進去,而是主要考慮把城市建成區和正在建設的區域納入圖幅。「不然地圖會顯得過於豎長,全部區域放進去之後又會把城區部分顯得太小,讀者看不清楚。」
在此次推出的新版《重慶城區及周邊地圖》中,首次將兩江新區的範圍完全納入重慶主城區圖幅範圍內,全面、及時反映了當前重慶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同時,對重慶主城區及周邊長壽、江津、璧山甚至銅梁等區的城區都進行了涵蓋,對主城區與周邊區的區位關係、交通關係都進行了宏觀、清晰的表達,既見樹木,也見森林。
此外,新版《重慶城區及周邊地圖》對重慶主城區及周邊最具特色的平行嶺谷(包括主城四山)和長江、嘉陵江等都進行了突出表現,對各種規劃及在建的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設施進行了呈現。並針對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等重要地理信息密集的主城核心區域,單獨划出進行放大和內容完善,在大圖右下開窗以附圖的形式進行表示,使圖的實用性進一步完善。
80餘年間 重慶曆經五次大規模拓城
據市地理信息中心方面介紹,從1929年正式建市至今,重慶共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拓城。
1925年《新測重慶城全圖》,當時重慶城市仍集中在城牆之內。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圖 華龍網 發
第一次拓城,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建市前後到三十年代抗戰之前,重慶開始從傳統的碼頭商埠向現代城市發展。這期間,重慶大規模拆除城牆城門,修建連接新老城區的馬路,向西開拓新市區,城市拓展到了兩路口、上清寺、曾家岩一帶。
1937年國民公報《重慶市街道圖》,抗戰前夕,重慶城市已經拓展到兩路口、上清寺一帶。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圖 華龍網 發
第二次拓城,是從1937年底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之後到抗戰勝利,東部大量人口和學校、企業、政府機關等為躲避戰亂內遷到重慶,重慶城市急劇拓展,除了往西拓展形成了著名的沙磁文化區並部分延伸到歌樂山、北碚外,靠近渝中半島的長江、嘉陵江兩江四岸地區也得到更多的開發,不論是從行政區劃還是城市城區的角度,重慶市的範圍都得到極大的擴張,奠定了解放之後到改革開放之前幾十年城市發展的基本格局。
1976年《重慶市遊覽圖》,當時的重慶城市主要範圍 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圖 華龍網 發
第三次拓城,是改革開放之後,重慶城市經濟活力和規模提升,城市區域快速拓展,石板坡長江大橋、石門大橋等兩座江大橋建成通車,重慶城市往長江以南和嘉陵江以北加速拓展。
1995年《重慶市消費旅遊指南圖》,多中心的重慶城市機構已經非常明顯。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圖 華龍網 發
第四次拓城,則是直轄之後,重慶城市中心區域原有組團之間開始無縫連接起來,並逐步向西突破中梁山、向東突破銅鑼山和南山發展,大學城和茶園等城市新區開始起步,現在則有高新區和經開區繼續牽引。
第五次拓城,是2010年6月18日兩江新區成立後,重慶城市繼續往北、往東、向西發展,繞城高速附近的水土、龍興、魚復等片區相繼被開發,成為產業熱土。
「雖然重慶城市一直在拓展,尤其是一直在向北發展,但其中心、核心、心臟位置,從沒離開過渝中半島。這在各個時期的重慶城市地圖上也有清晰表現。」 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地理文化工作負責人張海鵬介紹說,如今,重慶城市早已衝破繞城高速繼續拓展,向西大學城已與璧山城區已僅剩一條縉雲山相隔;向西南則已與江津的雙福新區連成了一片。隨著軌道交通等便捷通道的不斷完善,璧山、江津等周邊區正進一步融入主城。


※江北區觀音橋街道開展慶「六一」送溫暖活動
※江北觀音橋「六一」前夕專項檢查幼兒園 呵護「花兒」成長
※重慶舉辦殘疾畢業生專場招聘會 65家企業提供950餘個崗位
※九龍坡區全民健身公益列車開進園區 微健運動會造福企業職工
※有愛不孤單 渝北區為孤困兒童送溫暖
TAG:華龍網 |
※全國名字最隨意的九個市轄區:新市區、新城區、老城區、城區!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市城區基層政權建設
※西湖區證實:大悅城落在老城區、蘇寧生活廣場則在朝陽新城
※葫蘆島313海邊龍灣新區,海濱與城區緊緊連接成一體
※美到開掛的城堡區及小城區
※東城區東四衚衕風貌圖片展啟動
※開福區全市首試老舊城區民居有機更新功能修繕 3年改造5大片區
※提升城市發展新高度——北京市西城區踐行「紅牆意識」系列報道之二
※亳州市譙城區古城鎮為臨街房「美容」
※邯鄲叢台區開展城區環境綜合整治
※圖說安徽——安徽各地級市的城區規模
※上海中心城區最大鬱金香花展發布全景賞花地圖
※山東省會濟南西部新城區-長清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連續推出社會治理創新舉措
※記錄各城區發展演變歷史軌跡,武漢啟動編纂《武漢城市史(分區卷)》
※「天中之城」——駐馬店市中心城區近期建設規劃
※南山:打造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
※北京西城區一日游
※祁陽:周新輝調研城區市場建設工作
※首屆宜興國際馬拉松比賽路線圖公布 「一山傍兩氿」路線網羅城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