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梁丘穴:約束胃經經水向下排泄
?
?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
梁丘
,
經穴
名。出《
針灸甲乙經
》。屬
足陽明胃經
。
足陽明
之
郄穴
。屈膝,在
大腿
前面,當
髂前上棘
與
髕底
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另說在膝上3寸(《
千金要方
》);在
膝蓋骨
上盡處
陷中
(
循經考穴編
》廣注)。布有股前皮
神經
,
股外側皮神經
,及
旋股外側動脈
降支。主治膝脛
痹痛
,
鶴膝風
,
胃痛
,
乳癰
等。
【腧穴釋義】
梁丘
。梁,屋之橫樑也。丘,土堆也。梁丘名意指本穴的功用為約束胃經經水向下排泄。本穴物質為
陰市穴
下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因本
穴位
處
肌肉
隆起處,對流來的地部經水有圍堵作用,經水的傳行只能是滿溢越梁而過,故名梁丘。
【取穴位置】
屈膝,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穴位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側肌之間;有旋股外側動脈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
【功能主治】
功能:
約束
胃經經水向下排泄。
主治:
①急性胃痛。
②膝腫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證。
③乳癰、乳痛等乳疾。
【穴位配伍】
梁丘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胃痛。
配犢鼻、陽陵泉、膝陽關主治膝關節痛。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痙攣、
乳腺炎
、膝關節病變等。配
中脘
、
內關
、
足三里
主治
急性胃痛
;配
犢鼻
、
陽陵泉
、
膝陽關
主治膝關節痛。
【日常保健】
當出現急性胃痛(胃痙攣)、胃脘脹滿等相關癥狀時,可用大拇指使勁地在穴位上施加壓力,儘可能用力,施加壓力的時候最好能感受到疼痛。每次壓20秒,停下來休息5秒,再繼續施壓。這樣重複幾次,疼痛就會消失,效果非常神奇。你也可以用拳頭猛敲穴位幾分鐘,兩邊的穴位都敲,一般痛感會很快消除。
此外,梁丘穴對急性乳腺炎引發的突然乳房痛、痛經、和突然膝蓋痛(這種膝蓋痛不是陳舊性的,只是偶爾扭了一下,或者是因爬山等造成勞累而膝蓋痛)有療效,這時趕緊按壓梁丘穴,疼痛馬上就會緩解。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九歌(
微信號
:13714982120)
不懂何經何絡,開口動手便錯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提供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值得學習。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腸胃調理百科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用中醫的方法,讓腸安胃和,一起來學習吧。
【粉絲福利】
高清穴點陣圖免費領
▼
▼
▼
不懂找穴位?不懂艾灸取穴
一張高清穴點陣圖幫到你
男女版穴點陣圖合輯(共2張)
每人限領1份,
數量有限,領完為止!
領取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領取
長按識別二維碼領取
點『
閱讀原文
』
進入領取購買頁面


※眼乾眼澀眼發紅,會用這兩個穴位,能把葯錢省下來!
※老中醫曰:3個穴位有效治療打鼾 告別打鼾帶來的困擾
※穴位按摩幫助消除四處部位肥胖
※不孕症——針對你的病症,這樣按壓穴位就能讓你如願以償
※最常見的2個穴位竟是「救命穴」!一招點壓能救命!趕緊看!
TAG:穴位 |
※早上這個時間,胃經經氣「最旺」每天拍打5分鐘,健脾治胃酸胃痛
※胃經45腧穴的巧妙記憶(下)
※胃經之井穴—厲兌
※來自胃經的降糖大穴
※經絡敲打,胃經的最佳敲打時間是早7點到9點,拍打,足陽明胃經
※《黃帝內經》常見病——胃經肝經腎經
※足陽明胃經NO.16 膺窗穴
※足陽明胃經NO.13 氣戶穴
※足陽明胃經NO.04 地倉穴
※拍打胃經一個半月 眼袋消失了
※足陽明胃經NO.21梁門穴
※足陽明胃經NO.11 氣舍穴
※足陽明胃經NO.18 乳根穴
※卧式修鍊脾經胃經
※足陽明胃經NO.06 頰車穴
※足陽明胃經NO.17乳中穴
※足陽明胃經NO.23太乙穴
※經絡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NO.19 不容穴
※按摩清胃經,有效緩解喉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