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止痛藥存在安全隱患
1887年,德國藥理學家Joseph Von Mering確定一種叫做對乙醯氨基酚的煤焦油衍生物具有潛在的危險,因為它能夠導致血紅素改變使組織缺氧。
接下來的60多年裡對乙醯氨基酚一直在製藥領域內「流亡」,直到20世紀50年代,進一步的研究顯示對乙醯氨基酚能夠減輕疼痛且副作用很小。
而最初Mering之所以給出了錯誤的結論,可能是由於當時此藥物的來源遭到污染所致。
平反之後的對乙醯氨基酚在非處方止痛藥領域因其安全性而享有空前美譽,時至今日依然是世界上最常用的藥物之一。
然而,關於這種藥物風險的證據也在日漸增多。
最重要的問題是肝毒性。
1977年已知其對肝臟有毒性,近年研究發現,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對乙醯氨基酚是導致肝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
1998年至2003年,FDA諮詢委員會收到證據:對乙醯氨基酚導致嚴重的肝臟衰竭,其中一半病例是由於病人自主的過量服藥。諮詢委員會執行主席,毒理學家Lewis Nelson說:對乙醯氨基酚不是糖果而是藥物,在用法正確得當的情況下,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委員會建議FDA落實對乙醯氨基酚使用的十個限制,其中大部分涉及減小包裝尺寸和劑量。這一規定自1998年就在英國實施,包括要求對乙醯氨基酚OTC包裝不得超過16片,藥物累計最大不得超過8g等。然而,這些只是針對減少肝毒性的問題。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哮喘病研究人員Mart Perzanowski說:即便這個藥物已有百年歷史,但是仍有很多機制尚不完全明晰。
他的研究發現:胎兒接觸大於建議量的對乙醯氨基酚會大大增加兒童期患呼吸問題的幾率。
另有研究表明:對乙醯氨基酚可能增加出生缺陷的風險,當然這些結果仍存在爭議。
而在捷克開展的一個研究則顯示,對乙醯氨基酚用於治療嬰幼兒接種疫苗後的高燒,削弱了孩子們對這些疫苗的免疫反應。
參考文獻:Nature Medicine 2010;16:10


※綠化對心理健康有益!
※年輕時吸食大麻會影響智商
※從醫藥史看葯太少的痛苦
※從西方醫藥史看葯太少的痛苦
※暴增!止痛藥買賣越做越大
TAG:生命新知 |
※「基因剪刀」CRISPR或存安全隱患;吃橙子可降低患眼疾風險
※3D列印藥物很美 但也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CDC發疫情報告:戶外野遊存在安全隱患
※孩子用藥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Zen CPU存在13處安全隱患,AMD就此進行了回復
※NASA顧問認為SpaceX的火箭技術存在安全隱患
※EOS主網映射被爆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但用戶無需過度擔心
※ASP在網路安全上的優點及安全隱患
※CRISPR編輯技術面臨新的安全隱患
※NASA顧問:SpaceX火箭技術存安全隱患
※Intel處理器再出新漏洞:為提升CPU性能留下安全隱患
※蘋果承認部分MacBook存在安全隱患,現已禁止帶上飛機
※狗狗護食可是存在很大安全隱患的
※燃氣熱水器存在安全隱患,卡薩帝主動消除安全0隱患
※AI「面相測試」科學計算命運?生物信息泄露存安全隱患!
※新房成「漏屋」 安全存隱患
※拜騰CEO畢福康:全面屏無隱患,用戶數據很安全
※可重複使用的金屬吸管存在安全隱患
※禁止燃放鞭炮,消除安全隱患
※TFBOYS五周年演唱會存在安全隱患?為此粉絲讓公司統一發放應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