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利濕、抗病毒,隨處可見的這棵小草藥用價值這麼多!
蒲公英
為菊科植物蒲公英、鹼地蒲公英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全草。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夏至秋季花初開時採挖,除去雜質,洗凈,切段,晒乾。鮮用或生用。
【藥性】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
【應用】
1、 癰腫癤毒,乳癰內癰
本品苦寒,既能清解火熱毒邪,又能泄降滯氣,故為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佳品,主治內外熱毒瘡癰諸證,兼能疏郁通乳,故為治療乳癰之要葯。用治乳癰腫痛,可單用本品濃煎內服,或以鮮品搗汁內服,渣敷患處,也可與全瓜蔞、金銀花、牛蒡子等葯同用;用治療毒腫痛,常與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銀花等葯同用,如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用治腸癰腹痛,常與大黃、牡丹皮、桃仁等同用;用治肺癰吐膿,常與魚腥草、冬瓜仁、蘆根等同用。本品解毒消腫散結,與板藍根、玄參等配伍,還可用治咽喉腫痛;鮮品外敷還可用治毒蛇咬傷。
2、 熱淋澀痛,溫熱黃疸
本品苦、甘而寒,能清利濕熱,利尿通淋,對濕熱引起的淋證、黃疸等有較好的療效。用治熱淋澀痛,常與白茅根、金錢草、車前子等同用,以加強利尿通淋的效果;治療濕熱黃疸,常與茵陳、梔子、大黃等同用。此外,本品還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可單用取汁點眼,或濃煎內服;亦可與菊花、夏枯草、黃芩等配伍使用b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使用注意】用量過大可致緩瀉。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2、《本草備要》:「專治癰腫、療毒,亦為通淋妙品。」
【現代研究】
1、 化學成分
本品含蒲公英固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肌醇和萵苣醇、蒲公英賽醇、咖啡酸及樹脂等。
2、 藥理作用
1) 本品煎劑或浸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及鉤端螺旋體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TMP(磺胺增效劑)之間有增效作用。
2) 尚有利膽、保肝、抗內毒素及利尿作用,其利膽效果較茵陳煎劑更為顯著。蒲公英地上部分水提取物能活化巨噬細胞,有抗腫瘤作用。
3) 體外實驗提示本品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
【編者按語】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葯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從今天開始美伶營養將給大家介紹葯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學養生。下期給大家介紹清熱解毒藥類食材——紫花地丁。


※貫眾能解毒,但也要防中毒
※每天按按這裡,30天後眼睛會變得更加明亮
※足太陽膀胱經的保養和相關疾病,你了解嗎?
※耳聾耳鳴,按按聽宮
※青黛除了點眉外,原來還有這麼多的中醫藥療效
TAG:美伶營養 |
※別看這小草低賤,全身都是寶,即可食用又有藥用價值,有止瀉,明目,清熱解毒的的功效
※治痘痘、嗓子疼、跌打損傷,都少不了這把可愛的小草
※這個清新口氣、養肝、清咽利喉的小草藥,植物殺手也能把它養活!
※瓦房上的「小草」,被稱為「無根草」,植株不僅頑強,還有用處!
※小小草藥,竟是濕疹剋星,一洗就好
※這種不起眼的小草,農民用它喂牛,卻不知它是良藥「雞眼草」
※瓦房上的「小草」,被稱為「無根草」,植株不僅頑強,還有用處
※蘭花被養成了小小草,那是少了關鍵的菌
※這黃色小草別浪費,它比蟲草還珍貴,煲湯是一絕,人稱「不老草」
※乳腺癌還有一顆救命的「小草」!
※這個小草不起眼,它卻能通奶,價值極為珍貴
※金錢草怎麼泡水喝?被你忽視的路邊小草,還能清熱利濕、排石解毒!
※它是長在岩石縫裡的小草,也是城裡人的最愛,治療肝癌有奇效
※這種小草名字隨了女人,有活血調經的作用,很多女人都喜歡它!
※三伏天經常吃野菠菜,清熱解毒、穩定三高,別把它當小草了
※在鄉下看到這種不起眼的小草,別踩,它是祛濕高手,用它泡腳暖宮
※紫色小草花,還能治「蛇咬」去風濕,掐一根就爆盆,觀賞性極強
※這裡的鯽魚餓的太瘦了,釣上來的時候,還以為是釣了條小草魚呢!
※蘭花小草弱草和壯草是可以混養的,看看我的經驗吧
※蘭花盆裡小草叢生,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