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惠東文化及民間古迹,均藏於稔山鎮范和古村

惠東文化及民間古迹,均藏於稔山鎮范和古村

范和村位於稔平半島,是惠東縣五大漁港之一,也是粵語、客家、閩南語三大語交匯之地。該村距離惠東縣城25公里,屬惠東縣稔山鎮管轄,以客家、閩南語為主要語種。因地處港灣上游平原沖積地,坐擁優良天然港灣,海產資源豐富,加之陽光充足,農、漁、鹽業是該村的傳統經濟來源。范和村開始有確切文字記載的,始於明代,而它的歷史,則應該可以追溯到元代末季之前。

攝影/李贊強(稔山鎮黨政辦)

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范和村所處位置,是個自古豐饒的地方,狀似飯籮的風水布局,枕山面海的地理優勢,造就了登山可樵,出洋能漁,墾地農耕,攔潮曬鹽,富甲一方的村落,也因此吸引了從福建莆田、泉州一帶輾轉遷徙而來的各姓氏人口,另一部分則從粵東興梅山區一帶遷入落戶於此,安居樂業。民豐物阜,海陸便捷促進商貿興旺、古港千帆競發的盛況,造就了當代范和人敢為人先的致富風貌。回顧范和村的歷史,更有當時朝廷的內外管巡檢司、協標右營守備、平政司巡檢官等官備兵營先後選擇駐守於此,扼山海之險、聚丁財兩旺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融合,范和村形成了兼具客家、廣府、福佬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時至今日,優良傳統不曾斷絕,范和仍舊以其村大、民富而蜚聲惠州各邑,名望極高。

走進范和村,你會發現這是個古迹勝景繁多的地方。敬神樹廟,崇宗拜祠,族居建圍,功名立匾,逢水搭橋,湧泉砌井。數百年來,憑造化的恩賜,靠勤勞的雙手,為這一方土地增添了燦若繁星的祖居古迹。當提起這些歷史往事時,范和村裡的人臉上洋溢著引以為傲的笑意。

范和勝跡星羅棋布,城隍廟、媽前烈聖宮、溪壩鳳凰池媽宮、市場邊天后宮、大路街媽廟等點綴古村四周,城隍廟戲台、水仙爺戲台、媽前戲台三角分布,而規模最大、最著名的是羅岡圍、吉塘圍、尚德圍、長興圍四大圍屋,除尚德圍因滄桑巨變而遭毀壞僅剩一座民居遺存外,其他圍屋至今仍保存完好,成為范和村最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古建築遺產。

領略范和古村的靜好歲月

羅岡圍「四十八座屋,十條巷,一百四十八間房」顯露「村中有圍,圍中有村」的宏偉格局;陳氏祖祠「詒遠堂」牌匾右觀「金玉滿堂」、左看「蘭桂騰芳」的奇特技藝,還有那絕無僅有的南門瓮城、呈祥石狗、御賜匾額、鞏寧橋、英雅書室、將軍廟、雷公山等一大批古迹。

陳氏祖祠建在羅岡圍內,堂號「詒遠堂」,堂中懸掛的一塊木質牌匾,採用在匾內嵌入豎排薄木片,木片兩側分別書寫文字的方法,營造出不同觀看角度顯示不同文字的效果。正面看是「詒遠堂」三個字,從左側看是「蘭桂騰芳」四個字,從右側看則變成「金玉滿堂」四字。

如今祠堂內的脊飾壁畫、石柱匾額都保留著原樣,梁木則被重新上漆,令建築看起來新簇鮮艷。陳氏族人在修葺時,除了在屋頂裝上了一盞吊燈,以及在祠內牆面新鋪現代的白色瓷片外,並沒有破壞原來的牆體結構,所以整個祠堂基本保持初建時的模樣。

在范和村眾民居中,有一座黃牆尖頂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它位於羅岡圍外的不遠處,教堂雖是2005年新建的,但聽說這個天主教堂卻擁有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在清朝道光十七年(1836年),傳教士羊神父自香港渡海來到范和傳教,而相關地方史書記載,「天主教傳入惠東,始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范和的天主教會活動實際遠比文字記載提前了38年,天主教從此在范和佔有一席之地。

教會當時在范和村大路街購地修建了一座簡易的老聖堂,隨著時間推移,教會信眾增多,空間有限,於是1925年重新建起一座西洋排樓式新教堂,名曰「聖母堂」,2005年教堂拆除重建,就是如今所見到的哥特式大教堂。

欣賞原汁原味的惠東漁歌

除了古迹、勝景,范和村還是一個文化聚集地,漁歌、白字戲、潮戲等傳統文化在當地都能看得到,而這其中以漁歌傳承最為有序,最為原汁原味。惠東漁歌是廣東省傳統民間藝術之一,據《惠州府志》和宋朝《太平環宇記》等史書記載,惠東漁歌在宋朝時期從福建沿海一帶隨漁民傳入,流行於惠東平海、稔山、鹽洲、巽寮等沿海地區。早期的惠東漁民(疍民)社會地位卑微,疍民之間形成了相對獨立和封閉的社會群體,長期過著艱難的海上漂泊生活,「出海三分命,上岸低頭行」就是他們生存境況的真實描繪。面對大海、藍天,他們用一些古老本土曲調來寄託情感,以歌自樂、以歌解憂。經過歲月的積澱,逐漸形成了疍家獨特的曲調、風格和演唱形式,都是無伴奏的清唱,旋律優美、婉轉且帶有一點淡淡的傷感,這與他們當時的社會地位密切相關。

圖片來源:南方網

由於「惠東漁歌」曲調品種多樣,旋律韻味獨特,還為音樂創作提供豐厚而珍貴的素材。許多詞曲作家先後來到惠東漁村採風,創作了大量漁歌題材的作品。但是,「洗腳上岸」的漁民們迎來了新的生活時代,以前耳熟能詳、人人會唱的漁歌漸漸被淡忘了,導致只有在漁村祭祀、節慶、婚喪等場合上,才可以聽到令人留戀的經典老漁歌的現狀。目前在整個惠東地區,會唱漁歌的人,僅僅剩下三四十人,基本都在五六十歲以上。

惠東漁歌表演者頭飾,由張老師提供

為了保存這門祖宗傳下來的藝術,民間的漁歌愛好者行動起來,收集歌詞、曲譜、改編搬上舞台。政府也大力扶持,把惠東漁歌改拍影視劇,把漁歌搬上舞台表演,讓漁歌在保持原生態的同時好看、好聽;向國家申報「惠東漁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在2008年時成功獲得了第二批「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廣東省當時惟一入選的傳統音樂類項目。

惠東漁歌表演者:張老師

為了傳承漁歌,當地政府不遺餘力地在各種渠道去推廣這項「文化遺產」,在范和,每年村裡都會從當地小學挑選一些資質較好,並對漁歌有一定興趣的小學生,由村中的漁歌傳承人專門培養,務求把漁歌這項傳統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近年來,蘊含文化精髓的歷史建築與民俗文化正走向日漸湮滅的不歸路,古巷、古村、古居、古廟、古橋……點點滴滴,無一不是彌足珍貴的豐厚遺產。如何保護與傳承先輩留下的文化遺產,凸顯它的價值與絢麗,是每一個歷史文化古迹之地都面臨的一個問題與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粵同行 的精彩文章:

TAG:大粵同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山村的寶藏(民間故事)
復活的遠古記憶——徽縣銀杏樹鎮民間文化藝術掠影
漢中民間文化彙集地,巴山漢水間秦巴民俗村,四季如春,絢麗多彩
水冶古鎮-民間典故:北河坡傳說
山西老鄉,你知道的特色民間古堡
集盆景、書法,根藝為一身的蒙古族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寶泉
古風猶存的文化古村,當地民間工匠正加緊搶修古屋,留住美麗鄉愁
陝西民間文化藝術——陝西刺繡
東方歷史沙龍黃河邊的民間藝術和歷史記憶
民間人士收藏十萬古籍 含漢代木簡及華佗《華氏中藏經》
內蒙古民間藝術大師:於和平和她的契丹刺繡傳承路
民間故事:鎮山寺為何改為依山寺
古錢幣與民間文化習俗
倉央嘉措詩歌,西藏民間評語。從東邊的山上
山東文登下韓村農民收集的民間老餐具
美麗的皇冠:閩南屋頂的民間藝術——剪瓷雕
蘇州地區獨有的漢族民間藝術——核雕
八卦村與民間最大祠堂——安徽徽州呈坎村與羅東舒祠
湖北隨州隨縣均川鎮紅石亞民間傳承百年的古民居正在漸漸消失
藏古書於民間很荒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