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槐花|第 207天
槐花/huái huā
SOPHORAEFLOS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艾葉 | 第 206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的乾燥花及花蕾。
產地:
主產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等地。
採收加工:
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採收,及時乾燥,除去枝、梗及雜質。前者習稱「槐花」,後者習稱「槐米」。
性狀鑒別:
槐花
皺縮而捲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鍾狀,黃綠色,先端5淺裂;花瓣5,黃色或黃白色,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餘4片長圓形。雄蕊10,其中9個基部連合,花絲細長。雌蕊圓柱形,彎曲。體輕。氣微,味微苦。
槐米
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6mm,直徑約2mm。花萼下部有數條縱紋。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花梗細小。體輕,手捻即碎。氣微,味微苦澀。
性味歸經:
苦,微寒。歸肝、大腸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而微寒,質輕清泄,入肝與大腸經。既涼血止血,為治血熱出血之要葯,尤宜便血與痔瘡出血。又清肝明目,為治肝熱目赤頭痛之良藥。
功效:
涼血止血,清肝瀉火。
主治病證:
(1)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證,尤宜便血、痔瘡出血。
(2)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 -9g; 或入丸散。止血宜炒炭,瀉火宜生用。
使用注意
本品苦而微寒,有傷陽生寒之弊,故脾胃虛寒者慎服。
正在上傳...取消
槐花的故事
槐樹,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台,人家的閨女都來了,俺的閨女咋不來……」槐樹,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台,人家的閨女都來了,俺的閨女咋不來……」這是流傳在碭山一帶的童謠。
槐樹為仙樹,槐花仙子總是借槐花的裊裊香氣走出南天門,洞察人間的凡事。槐樹下搭台唱戲,有迎接仙女下凡之說。特別是「三月三」這一天,平時很少露面的大閨女小媳婦也都可以從娘家婆家走出來看戲。
庄有一大戶,清早就套車去接閨女,太陽丈高,沒見人影,於是又差大領前往看個究竟,大領正猴在樹上等著看戲,聽到吩咐,急忙下來,趕到地方一瞧,原來姑娘鼻子出血,家人正熬藥診治,啥法都試,就是不止。中見大領滿頭滿身沾的都是槐米,心想:槐為「鬼木」,也許此花可以治這邪症,於是吩咐家人在葯中加點槐,可姑娘服後,效果不佳。一家人嘰嘰喳喳相互埋怨,大領見狀,急忙說:「吵,吵,吵吧!吵到黑,就有好戲看了……」郎中一聽:「對呀!『凡血見黑則止』,槐米為何不炒焦再用呢?」於是又重新製劑,果然見效。領一看:呵,我來得還正是時候,趕快套車走人,說不定還能趕上看戲。
所以,童謠後面還有一段詞:「……說著說著來到了,穿著布鞋打箍拐……」因為血病初愈,不敢見風,姑娘穿戴整齊不說,走路還蹣蹣跚跚的。童謠末尾唱到:「……妮,妮,哭啥來?『攤個女婿不成才』……」原來,姑娘通過槐米之事相中了大領,至於後來如何?與中藥傳說無關,不再詳敘,但槐米炒焦使用,確實是大領無意中提醒的,直到現在還在延用。
猜
中
葯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身體就是藥房,穴位就是中藥!
※中國藥店管理學院中藥金品工程安徽首站起航
※中藥降糖快不可信,糖友警惕治療五大誤區
※傳承的不僅是治腰間盤突出的中藥炒制手藝, 更多是一種倔強
※美容師說:2元一包的中藥粉,每晚敷1次,30天排毒養顏還嫩膚抗皺淡斑
TAG:中藥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茜草|第588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蓽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花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款冬花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半夏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薤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鹿茸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薊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瓜蔞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白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赤芍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甘遂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虎杖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青黛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升麻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水蛭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川牛膝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黃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稻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