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向丨當年看這些語文課本中的插圖時,我還不知愁滋味
當時只道是尋常
當
年,我們領到未染塵埃的新課本時,第一件事,瀟洒簽名,第二件事,翻書看插圖,第三件事,包書皮。
當年,閏土還是閏土,王司徒仍是王司徒,杜甫也還不會尬舞。
我們聽到
「
菊花殘,滿地傷
」
也不會感到任何異樣,我們盪起雙槳不靠浪。
《讓我們盪起雙槳》插圖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顧那些
「
想當年」
的語文課本插圖,看萬水千山,看世事變遷
。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豐碑》,雖然是一篇主旋律課文,但悲壯如斯,尤其是配上有著強烈電影感的插圖,使得這篇文章給當時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豐碑》插圖
另一篇我一提你就會想起的,可能就是這篇《月光曲》了,夜空下的音樂,穿越百年,成就經典。
《月光曲》插圖
還有一篇文章,可就不止勾起一代人的回憶了,而是數代人——《十里長街送總理》。
《十里長街送總理》插圖
再者,是《挑山工》,當時只敬佩他體力卓著,後來才知人間疾苦。
《挑山工》插圖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
《少年閏土》插圖
萬惡之源啊萬惡之源,可能是這些年我們的傑寶被黑得太慘,結果他用了一場尬rap回應了群嘲的世人。
當然,還有我們「多智而近妖」的諸葛村夫,他與王司徒之間的世紀罵戰綿延至今,生命力依然強得不像話,鬼畜區則更像是他們的天下。
不過,我們最早接觸到的諸葛亮形象之一,仍是課本中學過的《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插圖
人生天地忽如遠行
從前,我很討厭「人到了一定年紀,就......」這樣的句式,說好的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呢?說好的鮮衣怒馬逐夢天涯呢?
深夜的酒杯碰到一起,怎麼就是夢碎的聲音呢?生活暴錘你幾下,怎麼就認了呢?
後來,我也終於一路輾轉,深夜無眠,開始漸漸體會到人生無以言說的況味。
那不是講幾句「看透生活之後依然熱愛生活」之類的名人名言,就可以繼續若無其事地生活的,也非以毒攻毒,用「喪」將自己保護起來,就可以痛快度日的。
實在覺得自己過不去的時候,回過頭來,到記憶中探尋一些不常想起卻從未忘記的光芒——
不失為一種有料的人生方法論。
E
n
j
o
y
Y
o
u
r
L
i
f
e.
童年的盪鞦韆,隨記憶一直晃到現在??
- S
e
e
Y
a
-


※共享單車我能理解,但共享馬桶、共享床位就過分了啊......
※嗑藥美食家,裸體吐槽帝,紋身帥大廚:酷炫老男人安東尼的狂放一生
※盤點那些瘋狂的巨頭公司,十中有九在跟天貓玩創新
※一個智能垃圾桶的自我修養:高顏值,能吸金,還可玩遊戲
TAG:有料 |
※都知道辛棄疾「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實他最經典寫愁宋詞是這一首
※偶爾想念童年時光,不知愁滋味,不知人間苦累
※孩子不識愁滋味,春運途中快樂吃喝,與父母在一起就是全世界
※少年初識愁滋味:爸爸,我看到了你的秘密
※不識中年愁滋味
※辛棄疾讓人發「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GIF 搞笑段子:年少不知愁滋味,長大才知路難走
※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兒童也可能患上抑鬱症
※曾經不知愁滋味 待到懂時兩行淚
※沒有什麼是來日方長——少年不識愁滋味
※寫作:少年也有愁滋味
※一碗飄香的年豬飯,解不開的鄉愁滋味
※李子璇少不更事,認為活到四十歲就夠了,黃磊:少年不識愁滋味
※少年不知愁滋味,聊聊《紅樓夢》里的貧家子金榮
※亞洲最不知「愁滋味」的國家,網友:原來心大也是一個好處啊!
※誰知中年愁滋味(深度好文)
※少年不識愁滋味,回首滄桑成淚人
※「少年已識愁滋味,道只道無懼無畏」
※大年初一開始,3生肖有財源廣進,事業如日中天,不知愁滋味兒
※不識愁滋味,托雷斯孩子:爸爸退役後可以去度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