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大事記 老歷史
點擊藍色文字關注我們
清代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
夏,蝗蟲為害。
秋,大雨成災。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
夏,旱災。
秋,澇災。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春,海溢。
夏,雨澇。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
知縣陳文英親募資金興修書院,夏竣工,題名「將陵書院」。
年景大歉,農民食不果腹,漕米征斂繁重,更使農民不堪忍受。趙家糖坊趙連修率眾抗交,清政府將其逮捕,斬於市,激起公憤。其女率近村民眾數千名,攻進官府,搗毀三班六房,燒毀「紅簿」,清政府被迫免徵漕米。
1852年(清咸豐二年)7月(農曆六月),颶風大作,海溢。
秋,疫病流行。
1855年(咸豐五年)
夏,蝗生,雨澇,黃河銅瓦廂決口,入大清河,漫溢,侵及沾境。
1856~1857年(咸豐六至七年)
徒駭河連年水溢。
1862年(清同治元年)
7月(農曆六月),癧疫盛行。
1867年(同治六年)
黃河漫溢,沾境為患。
1868年(同治七年)
5月(農曆四月),西捻軍張宗禹部,在天津一帶與清軍作戰失敗,轉戰武定府各州縣經海豐城入沾境,四攻縣城不下,在縣境活動兩月余,因官兵追剿,8月(七月),去利津縣境。
1871~1872(同治十年至十一年)
秋,淫雨害稼。
1874年(同治十三年)
6月4日(農曆四月二十日),地震。
夏,旱災。
1876年(清光緒二年)
清軍綠營派騎兵50人駐守縣城。1887年(光緒十三年),縣衙設縣隊,馬步兵36名。1900年3月(光緒二十六年二月),綠營改為巡防營,並設巡防局。
1877年(光緒三年)
旱,年景荒歉。
1882~1887年(光緒八年至十三年)
黃河連續6年漫溢,殃及縣境,年景大歉。
1888年(光緒十四年)
6月13日(農曆五月初四),地震。
秋,大澇。
1889年(光緒十五年)
秋,黃河水漫溢,境內村舍多傾塌,年景荒歉
1890年(光緒十六年)
夏,黃河漫溢,侵入沾境。
1891年(光緒十七年)
重修《沾化縣誌》,刻本,全書16卷,首1卷,今存。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
8月(農曆七月),鼠疫流行。
是年,清政府為控制海豐(今無棣縣)、陽信、沾化3縣鹽務,於流鐘口設鹽務警隊,駐兵10名。
1892~1896年(光緒十八年至二十二年)
黃河屢次於白龍灣潰決,沾境連受其害,尤以1896年最重。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
基督教從惠民南關傳入沾化。1902年在打磨李建堂(1900年先在縣城建堂),為沾化縣基督教總堂口,由地方鄉紳鮑鳳閣主持。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
4月(農曆三月),為反清滅洋,義和團在沾化、濱州等地興起。沾邑大師兄趙玉慶與濱州大師兄勒盛然在流鐘口設沾化、濱州、陽信、利津、蒲台五縣總拳場。8月(七月),新任山東巡撫袁世凱遣其先鋒隊後路左營管帶張勳來沾彈壓,雙方經過激戰,因官兵勢大,義和團戰敗逃散。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
「將陵書院」改為新式學校--沾化縣初等小學堂。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
縣城城隍廟內修建戲樓一座,1934年該廟為第一鄉農學校校址。建國初拆除。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
建立「沾化縣高等小學堂」。1933年易名「文峰小學」。
奉行維新教育,創設勸學所,管理全縣教育事宜。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黃河在利津薄家莊決口,洪水橫溢,將徒駭河下游孔家莊至海口一段河道淤淀,洚河碼頭遂衰。
創辦沾化縣初等女子小學堂。
1911年(清宣統三年)
11月3日(農曆九月十三日),山東宣布獨立,表示擁護辛亥革命,24日(十月初四)又取消獨立。武定府各縣同盟會人士12月10日(十月二十日)夜在濱州城西牡丹台成立10縣聯合會,決定繼續進行反清鬥爭。王見南村王炳為聯合會沾化代表。
沾化縣議事會、參事會成立。1914年停辦。
丁家管庄丁偉堂(拔貢)在縣城首家開辦「大生堂」中藥鋪,經營34年。


※真實存在的晚清武術奇人!僅憑一套絕學名震天下
※真實存在的民國版「華山論劍」 各個門派高手雲集
※為什麼秦檜會害死岳飛 一家之言!獵奇掌柜出品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實戰武術高手 有人說李小龍僅僅是個演員!
※中國UFO史上三大懸案之一:他被兩個外星人背負飛躍大半個中國
TAG:獵奇掌柜 |
※歷代鄉寧大事記
※煙台市大事記
※老百姓的事 小事也是大事
※遊戲史大事件
※一周音樂大事記
※一周影視產業大事記
※做大事
※南海撞機大事記
※嘉祥歷史大事——明初大移民
※一周海洋大事記回顧
※《鎮小二》老安仁大事記二
※紅軍東征大事記
※雕石紀事 治印敘史:愛好者手中的坦克大事記【現代】
※匈奴史(二)|匈奴大事記
※雕石紀事 治印敘史:愛好者手中的坦克大事記【二戰】
※內容行業一周大事記
※幣圈大事記匯總!
※視帝陳展鵬受訪坦言運滯麻煩事多多: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中國十大遊戲媒體」搞趣網大事記
※雕石紀事 治印敘史:愛好者手中的坦克大事記【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