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天引來近十萬人跟帖,周老師的文章把學生害苦了……

一天引來近十萬人跟帖,周老師的文章把學生害苦了……

5月19日,《向標準答案說不——試卷中的周國平》一書在北京八一學校舉行了首發式。第二天,網上有篇文章《作者本人答不對語文閱讀題……》短短一天引來近十萬人跟帖,熱議語文試卷中閱讀理解題帶來的困惑。

究竟是什麼事情呢?我們看看周國平老師怎麼說。

我的文章常被收進中學語文課本,更多被用於中學語文測試,這給我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對中學語文教學有了一點近距離的觀察。

首先要感謝語文教學界,承蒙其厚愛,我在中學生里有了許多讀者。經常有人告訴我,說自己從中學開始就讀我的作品了,我心知這主要緣於語文課。一個作家的作品能夠由課堂這個最直接的途徑,進入一代代少年人的視界乃至心田,這是怎樣的福氣,我感恩。在學生的心目中,進入課本也許就意味著進入歷史,以至於有一回和某中學的學生見面,一個男生站起來說:「周老師您還活著啊,我以為您是民國人物哩。」我愉快又慚愧地為我還活著向他道歉。

然而,我也常聽見有中學生髮出抱怨,說我的文章把他們害苦了。這大約有兩種情況。一是文章難懂,對此我要檢討自己,我的有些文章有概念化的毛病,品質不高,本不該被選中的。二是試題難答,這就不能全怪我了,有必要檢討測試的方式。有一回,一個初三女生拿給我一份試卷,是以我的《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為文本的測試,她讓我自己做一下,然後按照標準答案打分,我得了69分。她十分得意,因為我比她分低,她還得了71分呢。當然不能說作者一定很理解自己的作品,但是,如果標準答案是作者自己也不容易猜中的,我們就有理由問:所謂標準答案的根據是什麼?這種有標準答案的測試方式能否測出真實的理解能力?

現行測試方式對語文有一個似乎不言而喻的定位,即語文是一門知識。按照這個定位,理解一個文本,就是要把這個文本所包含的知識找出來,予以牢固的掌握。語文誠然包含知識,比如語法規則和修辭手法之類,但語文課的目的是培養閱讀和寫作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其實與是否牢記這類知識沒有什麼關係。這類知識是默會和實踐性質的,沒有人是因為牢記這類知識而成為一個好的文學鑒賞者或者一個好的作家的。本書中多有這樣的試題,問某個句子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我看了答案才知道,竟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正反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等這麼繁多的名目,而我寫這些句子的時候哪裡想得到。

按照語文是知識的定位,文本的內容也被歸結為若干知識要點,無非是中心論點(主題思想)、段落大意以及文中某些關鍵語句的含義,而能夠按照標準答案回答出這些要點就算是理解了文本。這是現行語文測試的一個基本模式,我認為它不但把理解簡單化了,而且阻礙了真正的理解。我要鄭重強調一個觀點:語文絕不只是知識。這有兩層意思。其一,即使你在邏輯上正確地歸納了文本的中心論點和段落大意(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知識),也不等於理解了文本,因為好的文本的意義遠遠大於這一點兒知識。其二,知識有標準答案,文本的意義則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好的文本的意義一定是開放的,因此真正的理解也一定是積極的而不是被動的。可是,標準答案的存在卻逼迫學生只能做被動的理解,把注意力放在揣摩可能的答案上面,阻塞了主動的積極的理解過程。

真實的理解過程是怎樣的?我們與一個文本相遇,它借文字元號表達了某種意義,在理解之前,這個意義是不明確的,唯有在理解中才會明確起來。所謂明確起來,並不是文本中有一個純粹客觀的東西,我們把它捕捉到了。一方面,文學作品傳達的是作者的感受和思考,其意義是複雜而非單一的,從不同角度去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接受者面對一個文本的時候,心靈不是一片空白,他在以往的經歷和閱讀中也積累了感受和思考,一定會把他的積累帶進理解之中。這個情況既不可避免,也十分必要,實在是理解的前提,因為倘若心靈一片空白,他是不可能讀懂任何文本的。

根據這兩個方面,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提出了一個概念,叫作視域融合。理解發生的時候,存在著兩個不同的視域,一是文本的涵義,二是接受者的心靈積累,而理解的結果是這兩個視域的融合。最後得出的東西,必定為文本和接受者所共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間的界限事實上無法明確區分。

換一個說法,理解是接受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而成功的理解就是有效的對話。一方面,文本是好的文本,有豐富的內涵,有充分的開放性。另一方面,接受者是好的接受者,有豐富的心靈積累,有充分的理解力。因此,二者之間能夠最充分地相互作用,實現最大限度的視域融合。經由這樣高品質的理解,文本的意義和接受者的心靈積累都在增長。縱觀人類的精神歷程,優秀書籍的傳播和優秀心靈的成長的確是同行並進的。

用這個觀點來看語文課,無論課文閱讀,還是文本測試,都應該把重點放在調動和增加學生的心靈積累上,以此促進學生的心靈生長。為此第一必須選擇好的文本,不但要有值得去理解的內涵,而且要契合學生心靈積累的一般情況。務必杜絕假大空的文本,那種東西既沒有可供理解的內涵,在學生的真實經驗中又沒有對應物,只會麻痹和敗壞心靈。第二要改變教學和測試方式,總的精神是推動學生與文本對話。測試對文本的理解,我主張用兩種方式,一是寫評論或讀後感,二是設計出能夠激發獨立思考的試題,這樣的試題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在這兩種方式下,評判的標準都是看有無真實感受和獨立見解,能否言之成理。事實上,在自然的閱讀狀態中,學生哪裡會去關注主題思想、段落大意之類的東西,他如果讀得興趣盎然,內心必有一種共鳴或者抗爭,而這正是他的理解力得到了充分動員的表現。現行語文課的問題就在於違背了這種活潑的自然狀態,人為設計一套死板的方式。

語文課有兩項使命。一是母語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地讀、想、寫。二是人文素質的培養,亦即上文所說的心靈的生長。在實際的教學中,二者是不可分的。教材是基礎,應該既是優秀的母語範文,又有純正的人文內涵。無論母語的訓練,還是人文素質的培養,都是通過閱讀好作品受熏陶的過程。理解不是孤立的能力,它是在熏陶中不知不覺形成的,語文測試所測試的實際上就是熏陶的效果。

本書的主體部分是55份中學語文試卷,是一位有心的編輯替我搜集和彙編的。用作測試文本的我的文章,其中有相當一些,出題人做了刪節,本書皆保持原樣,不予復原。在每份試卷後面,我都寫了評註。有些試卷甚合吾意,有些明顯存在我所批評的弊病,我都如實寫了我的看法。我的評註皆對事不對人,為此在寫之前決不去看是哪個單位使用了這份試卷。我的看法不一定對,只是一種切磋,旨在探索合理的語文教學和測試體系。在這個探索中,我的文本只是方便的案例,用誰的文本都一樣,不會影響我的判斷。我期待本書能在語文教學界引起討論,也歡迎有切身體會的中學生髮表意見。

周國平

2016年12月31日

《對標準答案說不:試卷中的周國平》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4

朗讀者:高昂,網名go on,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全民悅讀全國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山西廣播電視台職業播音20餘年,專註於紀錄片解說。聽到他更多聲音,公眾號:全民悅讀太原閱讀會,ID:tyreade

我們也來看看讀者們是怎麼吐槽的:

是不是想起了被魯迅兩課棗樹支配的恐懼

說出你的故事

關於閱讀理解題,

你有什麼有趣的或是痛苦的經歷呢?

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GIF/9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男人多半是這樣的.....
人與人之間的重大區別之一
男人多半是這樣的……
是否願意經營,決定了婚姻的成敗
扎克伯格哈佛畢業震撼演講:人要有使命感!

TAG:周國平 |

您可能感興趣

狗狗老去之後,她的一篇文章,逼哭萬千網友...
人生,只有一輩子!這篇文章我看了十遍
這篇文章刷屏了!老人從流感到去世,只有29天!老年人健康要注意……
這篇一百年前的文章,今天讀來還是讓人後背發涼
這篇男默女淚的文章,據說很多人看到一半就哭了……
天下文章萬萬千,哪句不是聖人言?
人一生,只欠兩個人,這兩個人是誰呢?你值得了解這篇文章
人臨終前是個怎樣的過程?很多人後悔沒早點看到這篇文章,讓親人白白受苦!
人老了真好!獻給所有中老年朋友的一篇文章,值得一看!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這篇文章看哭無數人……
欠了釣友一個月的文章,我還給你啊!
五十歲以後最好的活法,原來這麼容易!看完這篇文章,頓悟人生!
年三十兒 幫你把壓歲錢花光的文章來了!
那個傷害過兒子的老師,希望你看到這篇文章
人老了真好!獻給所有中老年朋友的一篇文章,值得一看
千萬不能讓女朋友看到的一篇文章
35歲的她跟文章白百何是同學卻蒼老很多,原來是因為她有過抑鬱?
她紅極一時,卻栽在文章身上,沉寂4年後,才有男人敢接近她!
《牆角的父親》,一篇讓千萬人潸然淚下的文章~
馬伊俐素顏被拍,網友:男人都懷疑人生了,文章是咋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