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七次改變命運的轉機
一個天賦不錯,很有潛力的年輕朋友,最近半年來一直在糾結一件事,他給我發來了求助提問:
現在工作單位的同事,有不少是關係戶子女,我憑自己的實力和踏實的性格,站穩了腳跟,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利用閑暇時間,我嘗試做新媒體,也逐漸憑藉自己的專業能力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幾個月前,兄弟單位向我伸出了橄欖枝,比現在單位更高一級的平台。
我原本很希望去那裡發展,就回家和父母說了。他們擔心我離開家太遠,捨不得我。
我自己也很猶豫,下不定決心,有點捨不得現在的工作,對未來的發展又有點吃不準。看到父母逐漸年邁,我如果不能經常回家,心裡也很放不下。
這個過程特別消耗我的心力,搞得我猶豫不定,心神疲憊。
這個真實案例中的朋友,可不是十五六歲的少年,而是已經是過了二十五歲,身高六尺的男兒。他所描述的新的工作機會,距離家差不多兩三百公里左右,三個小時左右高鐵火車的路程。
我從自身的定位,夢想的意義,時機的把握等角度,和他深入談了幾次。
有幾次,在深夜裡,當我寫完書稿,備完課,檢查第二天的事項單,在「需要定期關注的朋友「專欄里,發現上次發給他的留言後,他回復說:」還在努力說服(父母)中」,就忍不住又發去幾條語氣嚴厲的敦促。
平日里,和朋友、學生的交往,大家覺得我性格溫和,隨和淡泊。我骨子裡,也有最不能容忍的幾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徒勞浪費自己的天賦和寶貴的機會。
苦於無法趕過去當面質問這個年輕的朋友,我輾轉了好幾天,思考是否應該就這個有點代表性的疑惑,專門寫篇文章。
我想當面問問這個朋友:
是不是你的理想的份量不夠,還不足夠督促你從死水微瀾的現狀里抓住機遇脫身出來;
是不是你往日里平凡瑣碎的生活太過長久,讓你產生了不想改變的慣性;
是不是在你童年的記憶里,父母給予你的鼓勵和肯定太少,讓你無視自己已經被眾人肯定的獨到天賦?
是不是你前世里夙孽深重,拖累你難以奮力揮斬自己舊日的瓜葛,奔向無限可能的未來?
在真正的末日來臨前,我們都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自己人生的轉機,如同坐在即將被洪水淹沒的屋頂的難民,我們充滿希望地等待死亡的降臨。
一個暢銷書作家曾經形象地比喻:人的一生中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只有七次。
可以用什麼樣的比喻來形容機遇和時間的寶貴?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晚期癌症患者做的勵志演講。
在患病前,他曾是一個雅皮士,過著輕度放縱的生活。直到他經歷過反覆的疾病抗爭,得知自己時日無多,他打算把自己人生的教訓,當作範本,用來警示那些總以為時間和機會足夠的年輕人。
在演講的結尾,他青筋暴突,皮包骨頭,神情亢奮。他突然面向台下的年輕聽眾,伸出瘦骨嶙峋的雙臂,好像在索取什麼。
他大聲呼喊: 把你們的時間分給我一點!哪怕每個人就分給我幾分鐘。
他的手臂停留在半空,似乎在等待奇蹟的發生。
有那麼一瞬間,我以為他的這種亢奮和力度,似乎預示著他的生命發生了奇蹟,他也許會有康復的機會。
但,他是對的。他沒有時間了。
如果從對時空維度的深入體悟來看,所有人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很快忘卻了他人的教訓和絕望;
另一種人,是見識過他人的絕望後,時刻把這份絕望烙刻在自己靈魂里。後者,是人群種族中的極少數人。但他們保留了人類最精華也是最焦慮的精神基因。
這個年輕朋友的困擾很有代表性,自己有天賦,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卻總是在內心感到不敢肯定。
是因為考慮到需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嗎?父母雖然身體逐漸虛弱,但尚且還可以生活自理,打理家務。
是因為猶豫新的工作環境里無法預知的困難嗎?只要年輕,尚有試錯的時間和機會成本。
是擔心自己的實力不夠,配不上這份機遇嗎?
沒有人有資格和足夠的肯定,來回答這個問題: 當我們選擇了新的機會,我們的人生是否會變得更好。
可以回答這個困惑的,是我們如何看待時間的價值,如何看待我們自己無限的可能,如何清晰看待我們天賦和持續努力的價值。
我童年的記憶里,留存著很多有趣童話的記憶。而有一則北歐神話,則總帶給我一絲憂傷。
這則神話主要內容是說:一個天賦迥異的大力士,生來體力強悍,心懷濟世的雄心,他一直在等待建功立業的機會。他走了很多地方,詢問領主是否需要他的幫助,結果得到的答覆,不是協助農夫修築水庫,就是幫扶獵人追逐狐狸這類的小事。出生在太平盛世的大力士,帶著一份生不逢時的遺憾,回到了自己的樹洞,打算邊休息邊等待良主到來,等待偉大征戰的召喚。
幾十年過去了,一百年過去了,始終沒有人來找他。
直到有一天,天下大亂,人們依據傳說,來到了巨人大力士棲息的樹洞,試圖喚醒他——卻發現: 樹洞里只留下一句巨大的殘骸,保留著擁眠等待的姿勢。
每次回憶起這則神話,除了遺憾,內心裡總有一份不安和恐懼:如果我們不好好發揮自己的天賦,上天會帶給我們怎樣的處罰呢?
美好的天賦,恰當的機遇,如果不在最好的年紀和時節向世界展現,供大家分享,讓自己的天賦得以彰顯,上天終有一天會討還自己曾經賜予的天賦,甚至會追討他曾經給予我們的恩賜。
我曾經讀到一位傳記作者對二泉映月改編者瞎子阿炳的評述文章,歷史中的阿炳不是音樂教材里那個憤世嫉俗的音樂天才,而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真實存在過的人。他晚年的潦倒和他蓬勃的藝術創造天賦之間,也有著微妙的聯繫。
如果我們心存足夠的敬畏,如果我們堅信除了世俗所能安排的榮譽之外,還有另一份跨越時空的使命,如果我們在某個時空,因自己的執著努力和偶然的天賦,感知到了可遇不可求的那種極致的體驗,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珍惜機遇。
上面是從一個較為宏觀的生命使命的維度,我們再降一個維度,來看看中觀的維度,就是我們內在的能量等級的維度。
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在面臨機遇和挑戰時,其實在身體和個人能力上,已經達到了發展的臨界點,但在心智上,似乎總有種不難么確定的感覺。
束縛我們充分發揮自己潛力的這種潛意識的枷鎖,很可能指向這樣一種心態:心理斷奶。
前幾日,我和剛回國的小師妹一起共進晚餐,聊敘她在國外緊張充實的生活。
小師妹聰慧伶俐,相貌清麗,身材高挑,尤其在語言上很有天賦。
我能感到她應對高壓力學習,孤身一人在海外生活的那種心理壓力。
從外形看,她已然是一個成年人了。我也能感覺到,除了她外在的這份自信,內心還隱隱藏著一個柔弱的小女孩,似乎不忍心和父母脫離,不忍心離家太遠。這份不確定和擔憂,更多不是擔心離開父母的實際距離,而是心理距離。
感覺很熟悉,我也曾經有過。
藉助「跳出舒適區」這個說法,可以比較形象地來說明如何應對這個困擾。
當我們總圍繞在自己的舒適區,我們看似遊刃有餘,本質上,我們逐步喪失了拓展的可能能力;當環境發生改變時,我們固化的能力和思維模式讓我們難以應對改變的環境,比如體制轉改後,原先體制內拒絕改變的一些人,不是能力不夠,本質上是思維方式難以承受改變帶來的激蕩。
在根本性跨越到新的發展階段和維持現狀之間,還有一個中間地帶,就是「跳出舒適區」的過渡狀態,這裡有一個可進可退的區域空間。
一開始,挑戰區的空間大約只有很小的比例,一旦現實發生可能的重大損失,我們還可以隨時退回來(事實上,在和平的社會環境中,這種損失要遠比我們預計得小很多)。
隨著我們能力和信心的增強,我們會逐步擴大和提升自己對於挑戰區的駕馭能力,最終從舒適區、過渡區進化到更高一個層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病毒的變異和我們人類的基因變異進化,雖然自然進化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選擇是定向的。人類最強大的能力,就是藉助主觀的能動作用,將微小的動能累積為勢不可當的勢能。
心理斷奶的陣痛,有點類似我們遺傳自祖先基因中的所謂恐懼基因,但實際上,我們身上還肩負著變異的基因。恐懼是與生俱來的,但唯有高等智慧的生物才能意識到如何駕馭自己的恐懼,如何藉助時間的積累,最終超越昔日孱弱的自己。
愛情電影《月色撩人》中,女人主公第一次見到自己未來的愛人,他是一個帥氣的麵包師,因為一次偶然的事故失去了一隻手,年紀輕輕卻滿口自憐自艾,憤世嫉俗的口吻。
自強堅韌又口無遮然的女人主人公冒著對方會生氣的風險,打斷了對方的牢騷,並告訴對方:「那是因為你必然要脫離原來生活軌跡的代價。你必將獲得自由,但如同一隻被枷鎖套住的野狼,你只能咬掉自己被困住的一隻爪子,才能掙脫出原來的生活軌跡。這是自由的代價。」正是這句話,激起了男主人公自尊的憤怒,愛情的火花也因此被點燃。
因為經常坐飛機出差,我通常會藉助飛機上的時光來寫作或閱讀,更寶貴的是,利用起飛和降落前的時間,來仔細觀察不同飛行高度,所看到的不同視野。
這是過去一百年,很多人一生都無法有的體驗,而現代人幾乎一年裡就會體驗好幾次。
大約從一萬米開始下降到五六千米,這個階段能看到地面上的城市布局,城區和郊區的明顯分野,整個城市的交通網路。
繼續下降,可以看到建築物群落的分布,鬧市區和非核心區的不同布局,主幹道的車流量;
再繼續下降,可以看到地標建築的整體輪廓,地面上車輛如同玩具一樣蜿蜒前行,還可以看到機場周邊的農田,如同編織細密的地毯,不同作物區域不同的質感,水塘粼粼反射的波光,農民附身勞作的身影。
繼續下降,可以看到機場盡頭的塔樓和工作間,地面上忙碌的引導車輛和奔跑的工作人員頭頂帶著的黃色安全小帽。
我們需要具備從一萬米高空到一百米乃至十米,甚至一米的俯視我們生命的戰略觀察能力,如果覺得自己暫時不夠,可以平時有意識地鍛煉。
在看待和自己未來發展有關的問題,越是看似急切需要幾天內做出決定的事情,越是要拉開來看,從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更廣闊的空間維度來審視權衡。
平時就要在看似閑暇或忙裡偷閒的時間裡,抽出走神的時間來思考自己未來五年十年的規劃和定位,不妨利用工作間隙,站立在辦公樓的頂層,或是佇立在凌晨空無一人的廣場,或是漫步在深夜靜謐的花園裡,思考自己的未來,和自己的內心對話。
這個時刻,我們不再局限於子女,配偶,父母,屬下,合伙人或是任何一種社會所賦予的角色,而是我們真正的自我。
當我們和自我面對時,我們會逐步走進內心深處的那個答案,不再給自己任何退避的借口。
面對轉機,我們難免會有彷徨,但我們不要忘記,在恐懼和猶豫不定的羈絆下,我們也是大自然優勝劣汰的冠軍後代,我們的身體里,蘊含著宇宙數次毀滅和新生的能量粒子,我們可能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能夠在仰望星空時,假想自己曾經來源於遙遠星球的生物。
我們擁有和宇宙的對話的能力,我們也擁有面對轉機,咬住機遇,藉助天賦和努力,發掘無限可能的能力。
配圖說明:璀璨的星空,躍動的雲海,高山仰止的雪山,我們需要時常在被瑣細擠占的日常時光里,給宏闊的風景留下瞻仰的空間,讓我們的靈魂可以眺望得更遠。
如果你對今天的話題,有任何觸動,歡迎給我們留言,也歡迎把你日常中時常縈繞心頭,牽記已久的困擾分享給我們。
黑天鵝工作室創辦者:
新宇老師: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管理學碩士,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博士。 2006年獲得國家心理諮詢師資質,並開始從事心理諮詢。
"黑天鵝」教練,跨學科心理研究者,外表纖細內心蠻野的心理諮詢師。每分鐘閱讀1500字的速讀法練習者,強勢記憶練習者,多語言研習者。年度深度閱讀量100本(概述原書的大綱條目及重點章節內容),瀏覽量3000餘冊。
著有:(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年版),噹噹,亞馬遜均有售.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TAG:黑天鵝的練習題 |
※改變命運,人的一生中有三次機會
※人,一輩子有四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每個人,一輩子都有四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運動改變一個人
※六月!最易出現轉機改變命運的3大生肖!
※運動改變了我的人生
※有一種力量足以顛覆你的人生 改變你的命運!
※勤,改變命運;善,改變人生
※火箭與爵士的第3戰 火箭的輪轉發生了變化 這變化將改變一人命運
※改變命運的竅門:改變了自己,就改變了命運
※一個改變命運的箱子《人生交換箱》,馬上變有錢
※勤,改變命運,善,改變人生
※女星短髮造型驚艷 甚至有改變了髮型就像改變人生
※四月中旬財運好轉,有望改變命運人生逆襲的三大生肖!
※改變人生未來命運的兩種方法!
※改變命運的條件
※這幾個改變命運的人生機會,你抓住了幾個?
※知識並不能改變人生的命運,機遇最重要!
※是什麼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長輩的一句話改變他們的人生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