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天員健康——航天任務的前提保障!

航天員健康——航天任務的前提保障!

天舟一號成功入軌並開展後繼任務,給關注航天的國人打了一針興奮劑。儘管小光還不知道天舟一號此次具體運載了什麼貨物,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未來的中國貨運飛船中,必然會攜帶一定數量的醫療器材和藥品。

在航天史上,出現死亡的事故都發生在航天器發射和再入大氣層的返回階段。而在進入外太空後,航天員相對比較安全。儘管如此,微重力環境和宇宙輻射,以及高強度工作,非同步軌道下頻繁的晝夜輪換難免造成生理心理的影響。

圖1比起短期的太空任務,駐守空間站的航天員要在長期與世隔絕的環境下生活。那絕對是空虛寂寞覺得冷,此時航天員健康不僅是個人問題,還是整個航天系統的問題。

航天員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是從醒來開始的。睡醒後,航天員要將自己從固定的床上解下,採集自身唾液放入分析設備。通過空間站電腦和地面控制中心,將獲得航天員免疫系統的實時檢測報告。

圖2目前我國的載人太空任務都是短期的,待到中國空間站建成,中國航天員就要面臨長期在軌駐留。

航天員適應太空環境後,往往會遭遇太空衰弱綜合症。主要癥狀是睡眠質量下降、精力散失、語言能力下降,工作失誤率也會大幅增長。通常空間站中本身就會有專職醫務航天員,他將與地面醫護團隊合作,對航天員的生理和心理進行介入治療,以保證其基本健康。

微重力環境也會造成航天員的骨骼肌肉弱化,為此空間站設有健身設施,包括彈簧拉力器、動感單車和微型跑道等,以加強航天員的腹背肌肉和四肢肌肉力量。而且健身也有利於改善航天員的心理狀態。

圖3國際空間站上的健身腳踏車,不過比地面上簡化了很多,只是一個腳踏結構的箱子。

當然,空間站還裝備有完善的遠程醫療監控系統。同時,地面控制中心也有包括航天醫學專家、心理學家甚至精神病理專家在內的醫療保障組。航天員健康萬一出現問題,他們會即刻進行診斷,進而制定治療方案,並實施相應的治療措施。長期在軌的航天員組中的醫生,其接受的培訓內容包括牙科和泌尿科等比較偏門的學科。而空間站必然攜帶為數不少的醫療器械。如此一來,在太空與地面的配合下,航天員基本健康是有保證的。

當然,萬事無絕對,航天員一旦出現危重症,也不會在太空中硬挺,而是返回地面接受更完善的治療。當然,航天任務也只有終結,畢竟生命是無價的。

Q

您希望在本欄目里看到更詳盡的解答嗎?

A

那就多多分享與關注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之光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科技之光中心 |

您可能感興趣

特殊營養丨航天員的健康守護者
航天員楊利偉職務晉陞
郝淳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英雄航天員楊利偉卸任
為什麼中國的航天員被稱為航天英雄?
航天員陳冬邀你加入航天員大家庭
航天員劉洋見證中國航天牽手安陽
我國女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私生活」如何保護?為航天設計師們點贊
航天科工二院舉辦「航天夢·航天頌」主題活動
中國航天日:中外航天員共話航天夢想
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何不再執行航天任務?看完讓人佩服
印度啟動首個載人航天任務 俄羅斯將幫助培訓宇航員
為什麼禁止未婚女航天員獨自駕駛航天飛船上天呢?
這個夏天,在NASA航空航天訓練營,變身飛行員和宇航員
人類造出光速飛船便能星際航行?執行航天任務的宇航員卻心存顧慮
航天日里築航天夢
巾幗建功在航天,向所有女性航天工作者致敬!
「時代楷模」航天員群體背後的航天科技工作者
為什麼國外叫「宇航員」,中國叫「航天員」?
航天冷知識:太空行走時航天員怎麼上廁所,女宇航員隱私怎麼辦?
嘿,航天員劉旺來昌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