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養臟之法 主要在於「存想」

養臟之法 主要在於「存想」

養臟之法 主要在於「存想」

中醫認為,目屬肝、鼻屬肺、耳屬腎、口屬脾、舌屬心,因此強化人體內部五臟,可達到治病防病的療效。否則,只在人體表面下功夫,僅能收一時之效,不久,疾病又會捲土重來,使人忙於疲命,應付得沒完沒了。

道 教 醫 學 的 「 養 五 臟法」,是值得推薦給大家的一種功法,而此法原出《道藏》,其妙之處,即在於五臟氣旺之時,養而取之,五臟氣衰時,養而補之。原文指出,春季養脾、秋季養肝、夏季養肺、冬季養心,也就是一年四季,均能做到不失養生之道。養 臟 之 法 , 主 要 在 於「存想」,那麼什麼叫存想呢?所謂「存想」,原本是道家早期修鍊方術之一,又稱存思、存神、觀想等,也就是存想身神以固形體。

《 天 隱 子 》 解 釋 「 存想」之義說:「 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閉目即見自己之目,收心即見自己之心。心與目皆不離我身,不傷我神,則存想之漸也。」以養腎為例,可澄心靜慮,閉目靜養,存想火輪起于丹田,是為氣生而養之有法。養肺則閉目靜心,正身端坐,存想三味真火炎火在金鼎之中,是為陰生而養之有時。其餘內臟之養法,可照此類推。簡言之,鍊形之法在於「起火」,還丹之道在於「聚氣」。

道教認為人身五臟百脈,皆有神人主守,與元氣相應,直觀五臟之神,可以延壽。直接地說,五臟有五神主之,不可怠慢。存想之法,首先必須摒除外緣,不得浮思外念,否則,心想欲事,惡邪大起,煉功失效。

五臟壯盛,不易患病,通常病患先是內臟趨衰,而導致人體疲勞不堪,無精打采,接而失掉一切興趣,不思振作。強人或治療內臟,是醫學治本之法,歷來為醫家所重視。道教醫學是中華醫學的一個大寶庫,而醫道同源,許多道教著名人物,都是精通醫學的名醫,如孫思邈、陶弘景、葛洪等皆是。

王貞虎 / 文 陳海 / 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養生保健報 的精彩文章:

如何避免心理因素導致血壓升高
整天面對電腦當心 5 種病
辦公室午睡有講究
出現心悸應做啥檢查
6 種情況需拔智齒

TAG:醫藥養生保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脾要苦養,心要靜養,腎要懶養,肝要樂養……你會養臟腑嗎?
如何認定為腎虛?以臟養臟,吃啥補啥?中醫科專家告訴你真相
真人養臟湯的配伍
紅棗的四種常見食療方法 紅棗可以調養臟器
養生先養脾胃,化生五穀精微,滋養臟腑運轉
改善氣色從調養臟腑開始,常按1個穴位,有效調理肝臟代謝!
小小1物,睡前聞一聞,益氣養神、滋養臟腑,治療失眠還緩解疲勞
孫思邈長壽的秘訣,六字調息養臟腑
11.14養生精華全在腳:健腦、養臟腑、調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