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圈子和朋友
1階層
階層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好似無處不在。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讓看似紛繁複雜的人世間變得涇渭分明、井井有序。
它讓人們之間看似透明的空氣,有了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某些場合下,國王也許會和一個平民親切握手交談,但他們的生活永遠沒有交集。
對此,許多人不承認,視而不見。好吧,這倒讓我想起一個多年久已不用的詞:出身。
想當年,這個詞對於家庭和個人,是多麼驚心動魄!它可以把人拋下人生的谷底,也可以使人站上榮耀的巔峰。真是令人幾家歡樂幾家愁,而操縱命運之手的,就是這個看似平凡的字眼,而如今不過換了個說法罷了。
階層的定義不獨以出身區分,且與財富區掛鉤。但是,即便是所謂有錢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改革開放之初,最開始的「萬元戶」、和「倒爺」,當時可謂那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受眾人艷慕。
但如今,早已不知湮沒到哪個角落去了。每臨社會動蕩和變革,那些階層的主角們,似被風吹雨打去,一時時,總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什麼最殘酷? 其實並非社會最低的階層,而是曾有機會位於較高階層,而今不可避免的沒落下來的家族。
如同剛扒上井沿看了一眼,緊接著就墜入深深的井洞里。那一瞥驚鴻,卻永遠只能在無盡的黑暗裡回味。這對於人,是一種精神絕症。
2圈子
圈子和階層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又絕不相同,他可以是因某一目的而組成,裡面有各色人等,背景不一。雖不至於似放在天平絕對平等,但大致分量基本總在一個檔次。如果階層相差太大,也不能在圈子了和諧共處。
《論語》里曾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能讓不同的人和諧共處,可見,圈子裡的人也算是君子之交了。但前提,大家相處時,皆是彼此真實意圖的表述,不矯情不作偽。這才能各取所需,雙贏乃至多贏。
曾經看過一本書《圈子圈套》,描述商戰的。內容非常精彩。但我對於它這個書名還是有點小小的不同看法,這其實並非生活里圈子的典型形態。
圈子往往從人的活動,或者興趣來。如讀書會,某地茶會、驢友。慢慢變成常常聯繫,常在一起活動。到了最後,沉澱下來幾個志趣相同的,生活里常常混在一起的,就是朋友。也有其他的小名,比如閨蜜。
3朋友
對於這個話題,並不打算深入,因為大家太熟悉。已經是百姓 日用而不知罷了。只能說,朋友可以幫你,也可以害你,其實完全取決於你自己。還是用聖人說過的話總結下,《論語 季氏篇》中曾說: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對此,我完全同意!最後,補充一點,在你動搖不定之時,因一己之私慫恿你做錯事,或者你通常決不會去做的事,是損友;而冒著可能得罪你,進逆耳忠言,讓你堅守原則的,是你的益友。
昨天,和朱哥喝酒,他嚴正向我指出了我文章里的某些問題,對此,我完全接受,並且已經做了修改。在此再次感謝朱哥!我想,這大概就是典型的友直罷。


TAG:謝二哥 |
※眼癌女童之死:以性別平等為幌子的階層區隔
※清朝末年各階層人物上色的老照片,裹著小腳的女子讓人心塞!
※三個階層的孩子,三種不同的人生
※階層社會裡的「芳華」
※你的房子,就是你的階層
※知識階層始終是社會的良心:別林斯基和他的時代
※數據與新的階層
※加密貨幣與階層穿越系列(二):傳統精英的鏈圈迷茫,或普通人的幣圈良機
※你孩子的玩具等級,就是你所在的階層
※實拍:在富士康不同階層員工的人生百態,孩子父母帶,還得加班干
※士紳階層的死亡
※「士」、「騎士」、「武士」,這三個同為貴族的階層有何異同?
※印度城市專拆窮人的房子,被指偏袒富人階層
※趙麗穎結婚:一場寒門出貴子的階層跨越
※別讓你讀的書,固化了你的階層
※張宇清:憑心相交友及對士階層的影響
※奉俊昊的階層質問
※這家用院子征服杭州塔尖階層的房企 要讓年輕人的「城西情結」得以安身
※比階層固化更可怕的:寒門養嬌子
※卿大夫階層及庶民階層的認可為宋襄公帶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