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丹竅系統(二)

道醫學堂丨丹竅系統(二)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丹竅系統(二)

編輯/中國道醫研究院







二、之脈線(雙螺旋脈線)




之脈線,是傳統修真理論中的名稱,全稱是「之字脈」。「之」字

的字形結構特點實際就是「似螺旋」,「之」字上面一點一橫為「二」、

為「雙」,下方的折曲為「旋」。用「之」字定名,是一種象形擬比

法。但是,如果用「雙螺旋」命名,則有利於現代人理解和掌握。修

真學為了與近代高科技研究接軌,有利於理論研究探討,將之字脈線

稱之為「雙螺旋脈線」。(彩圖)






螺旋結構特性現象,同直線一樣,廣泛存在於宇宙時空中,無論是顯態還是隱態,不論是宇觀、宏觀還是微觀、慧觀,可以說俯拾可見。螺旋結構是自然的重要本源結構之一,近代高科技的發展為這類研究拓寬了領域。高倍電子顯微鏡的出現,為微觀研究奠定了基礎。人們已經驚奇地發現,顯態科學越深入微觀之中,就越接近道家學說,越擴展放大研究領域,就越理解佛道學說。無怪乎兩方科學家中許多有識之士,掀起研究爾方傳統文化的熱潮。



例如,在蛋白質的微觀研究中,人們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模

式,是生命界的普遍結構。無論是最簡單的單細胞生命體,還是高級

生命萬物之靈的人類。都運用著氨基酸左旋雙螺旋形成蛋白質這一通

用普遍結構。這一微觀科研成果,從顯態上證明了道家、佛家的:「眾

生同源,先天平等,」「眾生皆具佛性」這一學說在顯態這一側面上的

科學性、真理性。可以說生命的生理組織結構是宇宙通用項的無限復

制,生命的生理三元是佛、道同根的無限雙向循環。



道的特性是「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組織結構同樣具備道的這

一特性。在浩茫的宇宙中,天文學家發現,盤狀星系大多存在著大尺

度的宏圖,並表現為燃旋結構,螺旋結構呈現為一個圖樣,遍及整個

星系盤,螺旋結構的起源和維持是天體物理學中引人注目的課題。人

們發現開放性的螺旋複合運行,在星繫結構中表現尤為明顯。



恩師們往修真實踐中早以從宇觀中、內觀中、微觀、慧觀中發現

雙螺旋組織結構。天、地、人三才一理,整體中有局部,局部中有整

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定,人體這一小宇宙中存在雙螺旋脈線組

織結構,已不再是天方夜譚。



之脈線在人體中的分布,是多結構層次的繞軸性分布,與外界大

宇宙雙螺旋場分布方向基本一致。之脈線的分布,與人體內十二經、

八脈道具有共相伴存的特點。由於十二經、八脈道大部分是垂直軸向

在人體內分布,之脈線的繞軸特性就相生與共,呈盤旋狀分布於全身

內外淺深各部分。但是這一繞軸特性有主有次,這就是脈為主,經為

次,特別是以沖脈為主。這一特點易於發現並成為修證重點。隨著修

煉層次的越來越高,內觀越清楚,之脈線雙螺旋組織就越完整和全面。


從上面的修真生理組織結構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佛家密宗三脈

九輪修持法的科學性。但是,從雙螺旋組織結構的整體性上,也不難

看出此方法的片面性。後天有為修持法,人為地將整體的雙螺旋生理

組織結構斷裂成九,人為地割裂而逐個修鍊,也就失之於自然,與佛

道拉開了距離,無疑會延俄修證時間。「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

觀。」「道法自然」真是洞若烈火,真知灼見。



從這一例方法的功理解析中,我相信大家不難悟出,學習、了解、

掌握、運用修真生理組織學的重要性,明理對修真的迫切性、必要性,

願大家能從中悟出更多。



之脈線這一雙螺旋修真生理組織結構,在人體內的分布具有局部

性和整體性,獨立性和集合性。修真者進入高層次後,可以經過恩師

「帶功」或者自行通過避視,實踐宇觀、宏觀天人合一修持法,這一

方法比用天文射電望遠鏡觀察更全面直接可靠,而且經濟實惠,還可

以隨身攜帶,願大家都能進入這一境地,共同探討沙河大宇宙,再造

渺小可憐身。



宇觀天人合一法,靈游物外,神臨其境,沙河世界,盡收眼底。

大中易察小,人天合一體,星系的多層雙螺旋組織結構,就是我自身

雙螺旋脈線組織結構的放大圖。以外證內理更明,內外合一質更高。



丹竅密訣:



放之彌六合,大千是我身;



縮之如芥子,宇我同此精;



開心蒼穹小,法性自然升;



合理身形大,內觀自然真;



悟得此訣者,丹竅不言明。



修證原則:



先有為,後無為;再有為,又無為;重無為,配有為。



形動意合,靈動形隨,神動形定。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夏天來啦~爽口的涼拌菜,5分鐘就能做好一道!




身上筋結散,體內百病除!筋長一寸,延壽十年!




男人的腎臟有「六怕」 這樣做讓你腎氣逼人




超實用的道醫望診精華圖解,一看就明白!




飯後喝點梨汁,竟有9大好處,還能排毒養陰!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w18901234567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由武當山道醫傳承基地、中國道醫研究院創辦,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道醫學堂負陰而抱陽!
大周天、小周天、通中脈、強脈輪,秘密全都在一個動作裡面
道醫學堂丨丹竅系統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脈道系統(二)
道醫學堂丨八脈系統的生理功能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醫學堂丨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二)
道醫學堂丨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三)
道醫學堂丨丹鼎與科學
道醫學堂丨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一)
道醫學堂丨陰陽二氣
道醫學堂丨羲黃文化
道醫學堂丨華佗與方士醫學
道醫學堂丨卷仙學修鍊經典之乾坤二用章
道醫學堂丨黃老學派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歷史地位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基本特點
道醫學堂丨論和諧
道醫學堂丨 道醫基本流派
道醫學堂丨方士
道醫學堂丨除三毒
道醫學堂丨關於《道德經》
道醫學堂丨道醫的定義
道醫學堂丨元氣
道醫學堂丨道醫的法道淵源
道醫學堂丨道醫與其他學科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