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種想法的人,只會越過越窮
看過別人分享的一個真實故事:
小時候她家裡很窮,有一次跟著媽媽去菜市場買菜,看到攤位邊上放了一筐芒果。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這種顏色鮮艷的熱帶水果,就好奇地輕輕觸碰了一下。
攤主看到了,叫她不要摸。她媽媽立刻條件反射似的狠狠甩了小女孩一巴掌,然後帶著嚎啕大哭的她走了。
回家的路上,媽媽跟她說,她怕如果不這樣做,攤主就會說芒果給摸壞了,非要她買下來。那可是一大筆錢,可以買很多青菜了。打了她,攤主就不會好意思開口了。
這種貧窮的經歷,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甚至當她長大成人,看到芒果也會遠遠躲開,皮膚一沾上芒果汁就會發紅。
貧窮對一個人的影響,真是的非常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有的人究其一生也無法擺脫貧困。
人究竟是怎樣越過越窮的?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裡面,兩位作者深入考察了貧窮國家的窮人生活以及他們相對應的選擇,看完我總算得到了一點啟發。
1、窮人信息來源匱乏,容易相信錯誤知識
很多人以為,食物的短缺才是造成窮人效率低下、生活貧困的重要原因。
住在印尼的帕克,年過40,大多數體力活都幹不了,也沒有足夠的學識和經驗去勝任技術含量高的工作。
他和妻子有13個孩子,為了生存,妻子只能到外地掙錢,而長子雖然成績不錯,但也只能輟學到建築工地上當學徒。
而帕克本人,靠著政府的救濟生活,一周有四天每天吃兩頓飯,剩下的三天每天只吃一頓。
帕克將自己的貧窮歸結於沒有足夠的食物。由於吃不飽,他整個人都虛弱無力、無法幹活,而沮喪的情緒也一點點削弱他的意志,使他不再去想該如何解決問題。
那麼假設,窮人有足夠的錢去買食物,那麼是否就能吃得更多、提高生產能力,擺脫貧困?
作者在中國的兩個地區,隨機選定了一些飯都吃不飽的貧困家庭做實驗。
而實驗結果表明,那些貧困家庭,即使有足夠的補貼讓他們去購買食物,他們也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購買。
窮人沒有基本的營養學知識,他們在選擇食物時,主要考慮的不是價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無營養價值,而是好不好吃。
貧困家庭只需少購買一點昂貴的甜食、加工食品,多買一點葉類蔬菜及粗糧,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從而提高幹活的效率,還能有錢剩餘。然而,他們並沒有這樣做。
在健康方面亦是如此。很多窮人都堅信將藥物直接輸送到血液才能讓病情好起來,因此他們都很願意打針、輸液。
而抗生素、類固醇的濫用,不但會使人的面容老化,還會造成壽命縮短。
我們能從中得到的啟示便是:知識的匱乏、信息的閉塞,往往會讓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2、窮人目光短淺、拒絕計劃,只注重當前的娛樂
印度克延比都的菜市場里生活著一群貧窮的小商販。
每天清晨,他們會向富人借1000盧比,然後去進貨,賣完可賺到1100盧比,而晚上,他們要還給富人1050盧比。也就是說,他們一天的收入是50盧比。
其實,只要小販不把這50盧比全花掉,每天剩下5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由於複利效應,他們只需要50天,就不用再去借這1000盧比的本錢,他們的收入就會節節攀升。
但是,沒有一個小商販會這樣做,他們就天天重複著借錢還錢的動作。
窮人通常目光短淺、精神短視,恐懼未知、拒絕改變,因此重複做著錯誤的選擇。
作者在摩洛哥的一個偏遠山區,遇見了一個叫歐查·姆巴克的窮人。
作者問他,如果有更多的錢,他會用來做什麼。
他說,會用來買更多的食物。
作者又接著問,如果有更多更多的錢,會用來買什麼。
他回答,會用來買更多好吃的食物。
然而,當作者探訪他的家庭時,發現他的家裡並非一貧如洗,而是有一台電視機。他笑著說:「電視機比食物更重要。」
窮人寧可飯都吃不飽,也要攢錢買電視機,並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只是想讓自己的生活少一點乏味。
不僅如此,越是貧困的地區,越會花大筆錢置辦婚禮、嫁妝、葬禮等活動。印度的母親會提前10年或更長的時間,開始攢錢為自己8歲大的女兒準備婚禮;而在南非,有的家庭寧可讓孩子輟學,也要辦一場隆重的葬禮。
為什麼他們不把那些錢攢下來,投入到真正能使他們得到更多收入、過得更好的地方?
因為窮人不相信自己的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也不肯花時間去制定複雜的改變計劃。因此他們只關注當下的娛樂,儘可能將讓當前的日子不再那麼乏味。
反觀我們自身,有多少人會把輕鬆的事情留給今天的自己,把困難的事情留給明天?對於窮人來說更是如此。
3、窮人不喜歡防範於未然,缺乏保險意識
窮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風險,一場不好的突變很可能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當窮人自己或者親人得病的時候,窮人就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從而失去收入來源。因為窮人不像富人,有自己的賺錢系統,當富人停止工作,並不會因此失去收入,窮人卻很可能因此傾家蕩產。
然而,窮人卻很少有預防的意識。
在健康方面,窮人常常把錢花在昂貴的治療上,而不是廉價的預防上。
明明有錢可以買一支疫苗打,窮人卻會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患上疾病為止。
從疫苗到一些有益於健康的食品、醫生開的口服補液,都是一些低成本卻可以挽救生命的預防措施,但窮人卻看不到其中的重要性。
在保險方面,窮人首先對保險的概念並不很了解;其次,保險需要預先支付一定費用,為將來生活購買保障,然而,窮人往往耐心不夠、不喜歡未雨綢繆。
當窮人因遭遇風險而失去全部財產、甚至走上借高利貸的路後,會失去希望,感到沒有出路,這會大大降低度過難關所需的自控力。而壓力又會使窮人產生抑鬱情緒、更難集中注意力,降低效率,簡直就是惡性循環。
李嘉誠曾經說:「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了充足的保險。」
一個人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來自與現在擁有的滿足,而來自於對未知風險的預知和把控。
4、窮人不重視教育,養兒只為防老
窮人對教育不夠重視,他們覺得教育真正的好處並不多。
有許多有錢人家的孩子,即使沒有任何天賦,也可以受到更多的教育,而天資聰穎的窮人家孩子,則很有可能會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
生育和教育,對於窮人來說變成了抵禦未來風險的辦法。
作者探訪了一個叫帕克·蘇打諾的窮人,他有一個由九個孩子構成的大家庭。之所以有這麼多孩子,並非是由於缺乏自控力而造成的,而是他不知道九個人中誰會有能力給他養老。
他將教育看成一種彩票,而不是安全的投資。同時他認為,撫養這九個孩子導致了他的貧窮。
窮人的教育觀是扭曲的。上學要麼被貶得一無是處,要麼被當成改變命運的救命稻草。這種教育觀念扭曲了大多數孩子不成熟的心智,使得許多孩子選擇了逃避,過早走上謀生的道路。
由於短視,窮人看不到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那些輟學的孩子,多數都在從事著最卑微、薪水最低的工作,直到貧窮成為命運,一生難以逆襲。
5、總結
這個社會對窮人真的太不友好了。
窮人在生活中肩負著太多的重任,承受著無比的壓力,而且,一些服務於窮人的市場正在逐漸消失。
信息渠道的閉塞讓窮人失去擺脫貧困的機會,而對基礎教育的忽視、讓孩子過早輟學,促使下一代人也陷入貧窮的漩渦。
而自控力的低下、毫無計劃性的短視使得貧窮成為窮人生活的常態。
貧窮,既是貧窮的原因,又是貧窮的結果。
希望你我能從這4點貧窮的本質中獲得啟發,學會跳出局限性、用長遠的目光看待問題;積極拓寬獲取知識的途徑,明確自己的目標;克服拖延和懶惰,學會自控。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越過越窮。
參考書籍:阿比吉特·班納吉、埃斯特·迪弗洛《貧窮的本質》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須活得swag一點。
↓怎樣加速成長,掌控人生?


※越懂得花錢的人,越快樂
※但凡得不到,總是最珍貴
※朋友圈這樣評論別人的,最後都被拉黑了
※匪我思存深刻又虐心的9本小說,匪徒必讀
※影響數千萬讀者:30歲前你一定要讀的9本心靈成長小說
TAG:精讀 |
※這種麵食可以說是最臭的一種了,不過很多人都吃過它
※這種小吃很多人都沒有吃過,很多人看著會覺得噁心
※越南這種傳統米糕,會這種傳統手藝的人不多,你們有見過嗎
※我們對付癌症的方法越來越多,但窮人能享受到這種好處嗎?
※家裡萬萬不要掛這種幾畫,有錢人從不這麼做,難怪越住越窮!
※家裡再有錢也別掛這種窗帘,聰明人一看便知,暗喻越住越貧窮
※你以為脫髮都是病嗎?有這種想法的人都錯了!
※感情中,越是無能的男人,越愛說這4句話,這種男人趁早甩了也好
※越來越多人家裡不弔頂了,流行用這種,耐看還不過時!
※窗帘不要再裝這種桿了,過時又不好看,有錢人都用這種
※很多中國人都不懂這種美食該怎麼吃,你們有沒有吃過
※女人越在乎男人,越會有這種表現!
※看過那麼多的二哈,會帶小孩的這種,你見過沒有?
※有錢人家裡從不掛這種畫,老師傅一看,難怪越住越有錢
※家裡萬萬不要掛這種幾畫,有錢人都懂避開,難怪你家越住越窮!
※為什麼有些人,一看就很討厭?遇到這種人,就要重視了
※家裡萬萬不要掛這種畫,難怪家裡越住越窮,聰明人都懂得避開
※家裡要是有這種畫,趕緊扔了吧,暗喻越住越窮
※會掙錢的人,都有這種能力!
※越來越多人家裡不裝晾衣桿了,有錢人都裝這種,用了才知好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