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安倍想在G7峰會搞小動作,但別忽視了大環境

安倍想在G7峰會搞小動作,但別忽視了大環境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洋】

當地時間5月26-27日,七國集團(G7)峰會在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陶爾米納(Taormina)舉行。與去年在日本三重縣伊勢志摩召開的G7峰會不同,今年參加會議的首腦中有一半以上是新面孔,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義大利總理真蒂洛尼,均是第一次參加G7峰會。鑒於特朗普總統上台後,在自由貿易、全球氣候等問題上與G7歐洲成員國分歧顯著,所以日本媒體對於此次G7峰會普遍持不安態度,憂慮G7還能否繼續團結地共同應對世界性課題。

由於安倍在2016年5月的G7峰會中擔任輪值主席,且至今出席次數僅次於德國總理默克爾(安倍為6次,默克爾為12次),所以圍繞此次的G7義大利峰會,安倍從年初開始就積極將自己定位為特朗普總統與其他成員國首腦溝通橋樑的角色,並積極展開外交活動,以此提升日本外交的存在感。

在當老大這件事情上,特朗普可不覺得自己是個新人@視覺中國

比如,在本次G7峰會召開前的3月下旬和4月下旬,安倍晉三相繼對德國、法國、歐盟總部、義大利以及英國進行了訪問。這樣的舉動一方面是為了推動日本與歐盟經濟夥伴協議(EPA)的談判。因為中國目前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所以日歐經濟夥伴協議的儘早實施,將有助於提升日本在歐洲國家的經貿影響力,以此抗衡中國。另一方面,安倍也是藉助於訪歐來了解G7歐洲成員國領導人在自由貿易、氣候變暖等問題上的態度,畢竟特朗普總統更加傾向於雙邊貿易,並還曾威脅要退出《巴黎協定》等。因此,安倍在與德、法、意、英首腦會談期間,經貿與氣候議題貫穿始終。

除了提前訪問歐洲外,安倍晉三在出發前的5月25日還在赫芬頓郵報日本版上,發表了題為《歡迎新朋友,增加團結力》的文章。安倍在文章中主要談論了兩個議題,一個是「安全保障」,一個是「自由貿易」。在「安全保障」部分中,安倍用了較大的篇幅來強調朝鮮問題對於周邊地區的威脅——「儘管國際社會予以強烈警告,但朝鮮依然不停止核武器與導彈的開發」。在「自由貿易」部分,安倍則強調自由且公正的貿易環境對於國際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文章最後,安倍還表示「沒有和平安全,經濟無法繁榮。通過引導世界,面對諸多難題,擁有普世價值觀的G7領導人們的團結,對於引領世界前進發展是必需的。歡迎新朋友,獲取新觀念,我希望(G7領導人們)展現出超越以往的團結。為了這一目標,我將竭盡全力。」這篇文章可以說充分表露出了安倍晉三志願作為美歐溝通中間人的意願。

鑒於特朗普總統與G7歐洲成員國之間存在的分歧,安倍晉三提前對歐洲成員國進行訪問,能夠起到「對對錶」的作用,而且也能夠將這些想法通過外交管道轉達給特朗普總統,進而提升兩人良好的私人關係。但是,筆者認為受地理位置、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制約,使得日本無法對美歐之間的矛盾進行徹底的協調,日本難以扮演和事佬的角色。

在G7義大利峰會舉行前夕,安倍還與特朗普總統在5月26日上午舉行第二次日美首腦會談。筆者注意到,本次的日美首腦會談期間有一個小細節被日本媒體反覆渲染報道,即特朗普總統在會談開頭稱讚「安倍首相是我的朋友」(安倍則說「唯一的遺憾是不能打高爾夫球」)。或許是因為在稍早前的北約峰會期間,特朗普先是霸氣地一手推開黑山總理,後又當著歐盟領袖面炮轟德國人「壞,非常壞」,所以此時稱讚安倍晉三是「朋友」,對日本媒體而言,不僅表明兩人關係的親密,也意味著日美兩國的緊密。

GIF/942K

比利時北約峰會,美國總統特朗普推開黑山共和國總理杜什科·馬爾科維奇後走到前面整理外套。BBC調侃稱「特朗普用行動證明誰才是北約的老大」

在此次日美首腦會談期間,筆者注意到安倍首相在議題設定上有所調整,即他將朝鮮問題作為主要議題,並與特朗普總統就加強對朝制裁、敦促中國發揮更大作用達成了一致。儘管安倍也提及了南海問題,但是與去年甚至前年G7峰會前夕高調宣稱要將「南海問題」寫入G7聯合宣言不同,安倍首相這次顯得較為低調,並且還特別表示「希望加強與中國的溝通」。筆者認為導致安倍首相此番表述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中美關係的穩定,二是本次G7義大利峰會的整體氛圍。

4月份的「習特會」結束後,中美兩國關係獲得了更近一步的發展。5月中旬,美國政府派遣特別代表團出席中國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合作論壇,突顯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而近期被美國媒體曝光的特朗普與菲律賓總統的通話內容中,特朗普向杜特爾特表示「我和習主席兩天就成了鐵哥們,請轉告他,他很偉大」,至少從側面表明了中美兩國領導人關係的緊密。因此,在外交上緊隨美國步伐的日本需要及時調整對華關係,以免被架空。

與此同時,在G7義大利峰會召開前夕,英國剛剛經歷了恐怖襲擊,而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也均曾遭遇過恐怖襲擊之苦。因此對於半數以上成員國為歐洲國家的G7而言,如何應對恐怖襲擊、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顯然是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倘若安倍首相在此期間仍固執地挑起南海議題的話,顯然會被國內外批評為「讀不懂空氣」。當然,朝鮮問題雖然並不屬於恐怖襲擊範疇,但同樣危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所以安倍首相此次減少談論南海議題,而主要提起朝鮮問題,至少符合本次G7峰會的總體宗旨。

最後,儘管距離上次G7峰會才不過1年的時間,但是G7各成員國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和法國經歷了總統大選,英國和義大利分別經歷了脫歐公投、修憲公投,保守化趨勢、民粹主義在世界諸多地區有所上揚。因此,如何維持成員國間的團結穩定顯然是本次G7峰會亟需優先解決的課題。但是,強調「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政權在自由貿易、氣候變暖等問題上與G7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又使得本次的峰會成為了近年來最為艱難的一次峰會。在這樣的背景下,預計G7最終發布的聯合宣言的篇幅將會較為有限,其產生的實際影響力也不會很大,畢竟G7成員國之間存在著的分歧還沒有被徹底解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肯亞「世紀工程」蒙內鐵路即將通車 當地僱員佔九成
中國裝備助力阿根廷鐵路改造 2963節車廂已抵阿
柯潔哭了,日本網友評論:能理解,向他致敬!
婦女頂半邊天!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遠超各國
尷尬!特朗普首次與馬克龍會面,「握手神功」就被破了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學生在這「三個環境」玩手機,不僅會近視,而且越長大越難看!
甄嬛傳:誰看懂了?一個人從小的成長環境,對性格影響有多大
島國大大們動漫創作環境曝光,火影是在這種環境創作出來的?
注意這5點,你也能拍好環境人像
歐聯杯正路會是大環境,爆冷指數只得一場
環境不僅影響你,甚至還會影響你的後代
這個城市號稱我國最年輕的省會,GDP才突破千億,而環境卻是超一流
即使家裡再窮,也不要讓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很可能影響性格
老人住的太過安靜,身體反而會出大問題!改變居室環境要做到這5點!
你眼裡的外國環境好,是因為中國過去被迫接收了他們的大量垃圾
對大部分人來說單位是一個比較敏感的環境,其中說話的技巧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電動滑板車對環境的影響比許多人想的要糟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更難集中注意力,原因卻一直被忽視
環境污染竟然會對動物造成這麼大的傷害,看完觸目驚心!
這就是兄弟想要的工作環境,站在那裡不捨得走
為小貓打造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的6大要點
只有在這種環境中,人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澳大利亞最近急了,他們的環境突然變差,怪中國不收垃圾了
貴州這些小眾景點遊人少,生態環境保持好,值得一游
並非聾啞人,交流卻只能靠手勢,這種環境下他一干就是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