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龍昇:赴「唐」的日本女人

龍昇:赴「唐」的日本女人

導讀:江戶末期至明治時代的轉型期間,出現了幾批赴「唐」的日本女人,她們或是赴唐人居住之處,或是赴外國,比如唐人行、唐人阿吉、唐行桑。

作者:龍昇,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河北昌黎人,現居日本福岡,出版過長篇小說《血色煉獄》等。

唐宋元明清各朝來日的中國人,均被日本人稱作唐人。但在日本近世,唐人一詞先是包含進了朝鮮半島來的人,更在江戶時代將從南洋來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包括了進來,他們雖有公式的正式的的原稱,也有南蠻人或紅毛人的別稱或蔑稱,但最後還是被民間人編進了唐人一詞中,直到最後來的美國人。總之,那個時代的「唐」成了日本海外之國,「唐人」成了外國人的代名詞。而在江戶末期至明治時代的轉型期間,出現了幾批赴「唐」的日本女人,她們或是赴唐人居住之處,或是赴外國,比如唐人行、唐人阿吉、唐行桑。

(一)唐人行

日本江戶時代實行鎖國政策,經過幾次鎖國令下,長崎成了唯一的貿易港,允許來日貿易的國家也僅剩下大清和荷蘭兩國。開始大清之唐船、唐貨、唐商(也包括荷蘭船、貨、人)可在長崎港口和市內自由停泊入倉和居住。但隨著為防止走私和天主教傳播等需要,長崎官府建設了一座也稱唐館的「唐人屋敷」和一座「出島荷蘭商館」,將來日做貿易的兩國商人圈在了兩個大院子里,禁止他們與日本市民接觸。唐人屋敷1688年動工、1689年4月建成,延續使用近兩百年。其廣三萬平米,內有二十多棟二層長屋,同期可容數千人居住。其大門外牆上掛有告示板,上書「無特批之唐人不得外出、傾城以外之女子不得進入、出家山伏諸勸進之者並乞丐不得進入」的三條門禁。

唐人屋敷中的宴席

別的名詞不多加解釋,卻說那「傾城」乃是「遊女」、乃是長崎花街丸山的青樓女子,她們是可以進入唐人屋敷的。日本人很有意思,雖對唐商人、荷蘭商人的居住給予嚴格限制,但對他們解決「性」問題卻體貼入微,那條門禁實際是規定了傾城——遊女——青樓女子可以上門送去關懷,以防憋在館內兩三個月的唐人惹是生非。這種進入唐人屋敷的傾城,被稱作了「唐人行」,而能進入荷蘭商館的傾城則稱作了「荷蘭行」(阿蘭陀行),當然為日本人服務的傾城稱作「日本行」。 唐人行最初可在唐人屋敷內逗留一至三日,後來延長到一住數月,直到唐商唐船返航,她們實際是當了唐商和船員的一夜妻數夜妻數月妻,她們會像家庭主婦一樣料理唐人的飲食起居,她們既是蕩婦又是賢妻。

唐人行可憑據在唐人屋敷中逗留天數的證明,到長崎官府領取白砂糖、布匹、雜貨和洋玩藝兒,再轉手賣得金銀。唐人行還可將唐商及船員贈送的珍貴物品,裹進里三層外三層的和服中偷偷帶出唐人屋敷,因此日子過的比一般人好的多。值得一贊的是那些多才多藝的唐人行們,不僅教會唐商日語和日本說唱文學,還從多是文人的唐商、船長、高級船員那裡,學到了明清樂及各種戲劇表演,帶出大院,形成了至今尚存的唐人踴、看看踴,配合著九連環、茉莉花等曲調載歌載舞。

(二)唐人阿吉

江戶時代末期的1853年,海軍准將佩里率領的美國東印度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今神奈川縣橫須賀市)海面,迫使日本幕府開放國門,並於次年簽下《日美和親條約》,隨後在下田(今靜岡縣下田市)建立了相當於今之大使館的美國領事館,派來了相當於大使的首任駐日領事,首任領事名叫哈里斯。

哈里斯經長途跋涉,又遇水土不服,一到下田便病趴下了。這讓幕府官員誠恐誠惶,便威逼利誘地令當地已有婚約的藝妓齋藤吉(斎藤きち),去給哈里斯當看護士,其實是做了小妾。所謂威逼利誘,是官員令她為國家做出犧牲,保證了給她的戀人鶴松一個好前程。齋藤吉含淚去了美國領事館,給哈里斯當看護兼小妾。開始周圍日本人很同情她的遭遇,但隨著看到她能大手大腳地使用金錢、著衣逐漸華麗,人們又對她產生了嫉妒和蔑視,便把平時對她的愛稱阿吉改成了唐人阿吉(唐人お吉)。哈里斯雖是美國人,但也列在「唐人」之中,當時日人對初見的美國人是又怕又恨又蔑視的,所以唐人阿吉是個蔑視詞。

唐人阿吉

唐人阿吉只當了三個月的小妾,因為那時哈里病已痊癒,把她給解僱了。人們對阿吉更加冷淡,因為她被洋鬼子睡過了。此後的唐人阿吉遭遇凄慘、結局悲慘,先是重操舊業做藝妓,與原戀人鶴松同棲又離異、開結髮店(為女人盤結頭髮的店)因遭冷眼而不順、開小飯館又沉淪在酒中而酒精中毒,經數年乞討度日的生活後,最終於1890年投水自盡……即使已死,唐人阿吉的遺體也被人視為骯髒,齋藤本家的菩提寺拒絕埋葬她,出於憐憫而埋葬了她的另一座寺院的住持,怕遭人迫害而不得不逃離出下田……可見當時日人對「唐人」——外國人的偏見。

關於唐人阿吉給哈里斯當小妾的民間傳說有多種版本,有說阿吉是以看護士身份進入美國領事館,而哈里斯病癒後才離去的,有說阿吉是幕府官員派進領事館的密探,被哈里斯識破而推辭出來的。很多年後,有人說哈里斯是虔誠的聖公會信徒,是日本官員自以為是的討好激怒了他,才將送來當妾的阿吉給趕了出來。以哪種傳說為準都不好說,但唐人阿吉原籍、生辰的1841年12月22日、自盡的地點及卒日的1890年3月27日,進出美國領事館日子,出領事館後的遭遇都有紀錄,她開設的結髮店和小飯館等都有實物和遺迹可證。就是說故事是真實的,只是加了些虛構和描繪。唐人阿吉的故事,因小說家十一谷義三郎於1928年發表的小說《唐人阿吉》而廣為人知,後又被拍成電影,但那種偏見仍舊存在多年。

時過境遷,人們的價值觀有了變化。今日的唐人阿吉,成了既可憐也可愛還可敬的女人。她的生卒之地遺物遺迹都被保護起來,成了觀光和懷舊之處。更有人考證出小說和歌劇《蝴蝶夫人》的原型便是唐人阿吉。

(三)唐行桑

唐行桑是我的硬譯,有人譯為唐行小姐,它的日文原文是「唐行きさん」或「からゆきさん」,讀音kalayoukisang,意味赴唐之女人,而那「唐」不僅指中國,還指東亞、東南亞等國及地區,而那些女人是娼妓。

文革終、改革興的七十年代末期,中國進口了不少日美電影,日本的有《追捕》《人證》《望鄉》等,五十歲往上年齡的人應是對它們印象深刻、記憶猶新的。其中的《望鄉》劇情及主人公的名字阿崎婆、也廣為人知,這裡僅對稍年輕的人做個簡介。《望鄉》全名是《山打根八番娼館望鄉》,說的是由名演員栗原小卷扮演的女性史研究家,在熊本縣天草邂逅由大明星田中絹代扮演的窮老太太阿崎婆的故事。女性史研究家通過對阿崎婆婉轉耐心的採訪、以及親赴北婆羅洲的山打根(今屬馬來西亞沙巴州)做現地採訪,展現了包括阿崎婆在內的一批少女從天草被騙去南洋為娼的悲慘故事。那批少女因家貧,為還家中債務、蓋房、給兄弟娶媳婦等迫不得已的原因,不得不去了南洋,受盡侮辱後將幾經盤剝剩下的一點點錢稍回了家中。最後死在南洋的面背日本而葬,回到日本的又遭親人和鄰居冷眼相待。

電影《望鄉》中的阿崎婆(田中絹代飾)和女性史研究家(栗原小卷飾)

這批成千上萬的女人便是唐行桑。她們赴的「唐」不僅是山打根,更是中國、香港、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露西亞,少數的還遠赴到了北美、非洲。唐行桑盛於日本明治時代,經大正時代延續到昭和初期,那時日本經濟基礎並不好。唐行桑赴「唐」,明面上雖有叫做「女衒」商人做中介,背後卻是個掙取外匯的政府行為。唐行桑興盛時被稱作「娘子軍」,沒落時成了「日本的恥辱」。二戰之後這個「日本的恥辱」被有意無意地掩蓋,成了忘卻的歷史。

直到女性史研究家山崎朋子,於1972年發表了《山打根八番娼館》的紀實報道,唐行桑的悲慘歷史才被再次浮出水面,或者說被揭露出來。那紀實報道是以山崎朋子採訪九州地區還生存的唐行桑的手記寫成的。次年,那篇報道曾以紀實作品而獲獎,再次年的1974年,以《山打根八番娼館》為腳本的電影《山打根八番娼館望鄉》拍攝完工並上演,裡面的女性史研究家原型便是山崎朋子,阿崎婆的原型便是尚生存在熊本縣天草的一位唐行桑。

在南洋的唐行桑

唐行桑多出自熊本縣的天草和長崎縣的島原半島,兩地只隔了很窄的海面,而唐行桑赴「唐」的出發港是島原半島一端的津之口。九十年代時常去天草看望我父親的一位朋友——中國醫生,歸途會經過島原半島。當時我也在天草尋訪過唐行桑,但未找到過,因為事過百年怕是沒有健存的了。倒是在島原市稅務局附近的理性院大師堂,見到一座藏有佛像的天如塔,塔由兩三百根石柱形成的圍牆圍攏,每根石柱上均刻有捐款建塔人的姓名、居住地和款額,我辨出了捐款人大多數是身在海外的唐行桑時,不禁百感交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聶建松:你們搞科研的人,為什麼「不說人話」
閆紅:有一種懶得對抗的人生態度叫做「高級喪」
順手牽猴:十九世紀女藝術家的兇險處境
有一種人生態度叫做「懶得對抗」
西閃:「個人主義」是怎樣興起的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老照片:日本女人
日本網友熱議:日本人眼中的中國!
日本軍隊的強大,與日本女人下南洋有什麼關係?
日本網民:在白人眼裡,日本人中國人韓國人都一樣的吧?
日本專家稱:帝王嬴政是日本的祖宗,北大教授的回應打臉日本人
劉邦後裔,為何是日本「原田」貴族?日本人以劉邦為豪
沖繩被華人佔領?日本藝人:沖繩本來就是中國的
日本網民吐槽:日本女演員佐野日向子與中國大富豪王思聰約會
中國男人為何愛娶日本女人
這個中國人帶著族人東渡日本,後代娶日本天皇為妻
揭秘日本女武士:白天殺人,晚上陪睡
日本專家:日本人是澳大利亞土著的後代,是中國古籍記載的蝦夷人
日本網民評論:日本女演員佐野日向子與中國大富豪王思聰約會
日本高僧岩田隆造:為日本人贖罪,來中國跪拜十幾年
最偉大的日本女人:為新中國的建立奮鬥50年……
日本軍隊的強大,與40萬日本女人下南洋,有什麼關係?
宋代的建盞,讓日本人奉為「國寶」,稱奇千年!
張學良有多喜歡日本:自述不恨日本人,崇拜製造旅順大屠殺的日本軍人
那些年袁世凱和日本人玩的遊戲
日本「火山雪崩」齊上陣!自衛隊6名軍人被埋,悲劇的日本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