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構建大數據健康發展的安全生態環境

構建大數據健康發展的安全生態環境

大數據等顛覆性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大數據安全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尖銳。5月26日至28日在貴州貴陽舉辦的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大數據安全成為業界熱議的焦點話題。專家認為,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與創新必須直面數據安全的嚴峻挑戰,急需打造和構建一個促進大數據健康發展的安全生態環境。

1

辨識、管控大數據風險成為國家安全「晴雨表」

在數字經濟時代,無論從事哪行哪業,都需要通過對數據資源的收集、整理、挖掘來提升效率。大數據將成為未來最有價值的資源。「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繼土地、能源之後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說。

為保障大數據安全,中央網信辦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指揮協調與落地部署工作。在頂層設計方面,中央網信辦協同相關單位,在網路安全、信息化發展和大數據應用等方面,共同促進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增補完善和相應國家戰略政策的落地出台;在安全審查方面,進一步防範信息安全產品與技術應用領域的潛在隱患和安全風險,為國家信息主權和數據主權的保護提供切實支撐。

「短短几年裡,大數據戰略已經從全面總體布局,向各大行業、細分領域擴展延伸。一系列戰略規劃的大布局體現了大數據發展驅動效應日趨凸現。」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期間舉辦的大數據安全高層論壇上,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黃殿中表示,辨識和管控大數據風險成為監控國家安全能力的試金石,也是體現國家安全的「晴雨表」。

「我國大數據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大數據深刻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主任朱勝濤也認為,大數據時代的安全威脅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置身事外。

2

大數據風險隱患多

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王梅坦言,2016年共有超過十億數據被竊取,其中95%屬於科技、金融等行業;數據欺詐行為也凸顯非接觸性和隱蔽性,欺詐方式更加智能化、專業化,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尤其金融欺詐越來越呈集團化、職業化態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過去傳統的安全在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方面,基本都是技術因素,也有一套比較完整的測評體系,但對於網路安全、大數據安全顯然不夠。「網路安全很重要的一點是強調可控性。」倪光南說。

「網路安全威脅無處不在。漏洞是絕對存在的,沒有攻不破的網路。」奇虎360公司副總裁石曉虹表示,除了基礎設施安全,還包括系統漏洞和後門、外部攻擊和竊密、數據資產泄露、內部非授權訪問、違規交易等。此外,風險還存在於大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應用等整個生命周期中。

「與保護靜態文件或資料庫等傳統安全相比,『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安全』具有特殊性。」阿里巴巴技術副總裁、首席安全專家杜躍進也認為,在萬物互聯的環境下,用戶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數據,用戶隱私、自身權益和安全如何保障成為面臨的新問題。此外,大量網站或應用的安全防護水平不高,導致不法分子可以從中大量竊取數據,令人防不勝防。

3

期待建立統一數據平台和共享機制

「贏安全者贏未來。」在黃殿中看來,大數據安全成為推進全國安全建設的壓艙石,而大數據的開放是雙刃劍,只有做好準備才能不傷及自身,「對於涉及國家機密確又有利於大數據發展的,應該有利引導;對涉及大是大非問題的,必須堅守底線」。

黃殿中認為,在強化大數據安全治理問題上,要綜合運用政策法規、技術保障、人才培養和市場引領等施策手段,充分調動和發揮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優勢力量,切實加強大數據發展的安全治理與綜合施策。

「構築安全管理體系,才能應對各種漏洞,讓攻擊者進不去,進去了也拿不到東西,即便拿到了也看不懂、改不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提到,要開啟網路安全主動防禦時代,唯有主動免疫的可信計算才能解決大數據安全問題。

數據作為一項重要資產,也是下一代「石油」。中石化集團信息管理部主任李德芳常常這樣比喻。他認為,從應用層面看,應該通過利用大數據構建應用體系來打造產業競爭新優勢。「要建立統一的數據平台,實現數據資產的統籌管理和高效管控;做到管理和技術並重,做好態勢感知,實現協同共享,構建一個相對全面、安全、牢固的保障系統。」李德芳說。

「期待數據可以安全地流動、共享。」天空衛士CEO劉霖也表示,安全廠商不能故步自封,應打破壁壘,加強合作,形成數據共享模式,「不要把保障數據安全當成一種可有可無、錦上添花的技術,而是要根據業務需求與企業的管理真正整合起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鮮艷的蘑菇都是有毒的?
埃博拉病毒近期變得更具傳染性
柯潔三負AlphaGo 人工智慧未來將走向何方?
國人身高增速輸給日韓?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致力加快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國際化合作
安徽、湖北創造條件,讓農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當貝網路亮相中國電視開發者大會 全方位助力行業生態健康發展
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的生態治理體系
努力營造創新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聚焦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神州控股以大數據驅動健康醫療新發展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目標之一
王國慶:大氣污染防治和經濟發展、保障民生並不矛盾
順應全球經濟發展潮流 我國大健康產業提速發展
三大創新型技術推動網路安全發展
用更加健康的金融體系 支持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現代經濟體系構建與新興產業發展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健康中國與健康產業發展峰會舉行
國際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態勢 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
土壤健康——農業發展的基礎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國內新型抗體藥物研發現狀和發展趨勢
邯鄲臨漳建設產城教融合發展生態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