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學士圖》里的經典樣式——琴棋書畫
在中國畫的雅集圖中,文人們可雅緻得緊,在山水園林中飲酒賦詩、品評古玩,還有最能展現情思的琴棋書畫。
南宋 馬遠 春遊賦詩圖
明 仇英 人物故事圖之竹院品古
這種雅集圖裡有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十八學士。十八學士是誰?一切還得從李世民講起。7世紀的初唐,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揚眉吐氣的一段時光,唐太宗李世民被四夷推為「天可汗」,大唐的文治武功,無不達其極。
唐 閻立本 步輦圖
大唐的興盛固然有多種主觀與客觀上的原因,但有一點不可忽視,即在中國的歷代王朝中,唐代的知識分子極為優待寬鬆。
唐朝更大力推行科舉制度。士人不必再像漢代那樣求推舉,也不必再像南北朝那樣由門戶高低來決定一生的命運,士人的潛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揮,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昭陵六駿
當唐太宗站在金殿之上,看著新錄取的進士魚貫而入時,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實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就於宮城西開文學館,羅致四方文士,有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孔穎達、姚思廉、陸德明、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為十八學士。
唐 虞世南 摹蘭亭序
登基之後,李世民親命閻立本圖其狀貌,命褚亮為之像贊,號《十八學士寫真圖》。藏之內府,以彰禮賢之意,諸學士並給珍膳,分為三番,每直宿於閣下。當時天下士夫,無不以入選為無上榮光。名之曰「十八學士登瀛洲」。
有了這個典故,歷朝歷代都有名家
畫過十八學士的題材,直到清代乾隆時期,院畫家丁觀鵬等人,還奉旨合作此圖。
北宋 宋徽宗趙佶(傳) 十八學士圖
南宋 劉松年(傳) 十八學士圖
佚名 夜宴圖(取材於十八學士的典故)
明 仇英 十八學士登瀛圖軸
在眾多的《十八學士圖》中,「琴棋書畫」是反覆出現的元素。
南宋 劉松年(傳) 十八學士圖
最早將「琴棋書畫」並稱的是唐代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中描述辯才:「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
明 杜堇 十八學士圖屏之琴
明 杜堇 十八學士圖屏之棋
明 杜堇 十八學士圖屏之書
明 杜堇 十八學士圖屏之畫
史載宋高宗「陶冶聖性,恬養道真,所樂者,文章、琴、棋、書、畫而已。郭若虛於熙寧四年(1071)奉命接待遼國來使,遼使問:「南朝(北宋)諸君子頗有好畫者否」,郭答:「南朝士大夫自公之暇,固有琴棋書畫之樂」,由此可見這些元素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性。
佚名 十八學士圖之琴
佚名 十八學士圖之棋
佚名 十八學士圖之書
佚名 十八學士圖之畫
「琴棋書畫」成為學士們閑適生活的符號和象徵,這是後代繪畫者對十八學士的一種典型解讀。成為表現《十八學士圖》的其中一個模式。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點擊展開全文


※中國古代裝飾圖案,不看就錯過了
※魏晉遺韻:傅抱石《東山絲竹》
※文藝創作的高峰在於真善美
※潘天壽《東海歸帆圖》高清詳解
※史上最全的楷草對照書譜,習草者必備!
TAG:月雅書畫 |
※琴棋書畫的詩
※一代宗師:王大凡琴棋書畫四條屏瓷板畫
※琴棋書畫詩酒茶
※古代文人浪漫養心方式:隱於山中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
※中國傳統文化——琴棋書畫
※琴棋書畫詩花酒茶
※詩書禮樂琴棋畫《軒轅劍龍舞雲山》行當系統初探
※王大凡款琴棋書畫四條屏瓷板畫尋收藏家
※琴棋書畫之大韋先生的書法
※麗人攝影:琴棋書畫,古典女
※張藝謀小女兒出書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中國式優雅:名列「琴棋書畫」之首的古琴藝術
※琴棋書畫的中國意味
※教育部文件新解——琴棋書畫的復興!
※山水畫中的琴棋書畫欣賞
※於清江: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新中式別墅樣板房設計
※琴棋書畫中體驗傳統文化
※琴棋書畫詩酒茶,七首詩詞,人生的七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