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庭教育獨生子女的六大迷思 , 教育獨生子女做好這幾點!

家庭教育獨生子女的六大迷思 , 教育獨生子女做好這幾點!

如何讓獨生子女得到「多生子女」家庭一樣的機會教育,如何讓獨生子女懂事貼心、自動自發、樂於學習又勇於溝通,相信是千千萬萬爸爸、媽媽心中的期盼。獨生子女很難教嗎?

以下提供三則供大家參考。

問題之一,「我家女孩自尊心極強,力求完美,但又不敢面對挫折,受不了失敗,我該如何幫她克服?」

問題之二,「我家孩子虛榮心很強,總愛爭強好勝,愛炫耀,愛爭第一,這是好現象嗎?家長應該怎麼辦?支持他嗎?」

問題之三,「我的兒子很貪玩、很懶惰,我很煩惱,不知道怎樣安?排他?」

類似這些提到「自尊心極強」「不敢面對挫折」「虛榮心強」「愛炫耀」「愛爭第一」「貪玩」「懶惰」……似乎點出了這個時代里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和行為表現。

在談到如何解決獨生子女所帶給爸爸媽媽的困擾之前,其實應該先了解獨生子女是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氛圍,還有,可能大人有了那些對獨生子女的迷思,以致掉入了「剪不斷,理還亂」的親子糾結。

迷思之一

錯誤: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做伴,好可憐喲!

正確:獨生子女如果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關係良好,一樣可以享受到團隊做伴的互動。

這是有些獨生子女為什麼在進入幼兒園、進入學校後,常讓父母師長頭痛的起源。因為當周邊大人常帶著同情憐憫的眼神或口吻看著小娃,然後說:「你好可憐喲!怎麼都沒有人陪你玩?」

久而久之,孩子會自憐自怨起來,當帶到校門口之前,他們緊摟著大人就是不肯進教室;當看到心愛的玩具,哭著要買就是要買,孩子的心裡已經起了變化,那種感覺就是:「我很可憐,你們應該補償我。」

想想看,在這樣成長的過程中,這些獨生子女怎麼不會越要越多、越吵越大聲呢?也就是這樣,他們會養成了「不敢面對挫折」「虛榮心強」或「依賴性極重」等個性特質。

我建議大人們要改掉「可憐」獨生子女的心態,換一個正面「平常心」的感覺來和他們互動。越是一般性地教導孩子,越是正常化地建立遊戲規則,獨生子女在「一視同仁」的感覺中,反而更有自律性、更有自我期許,才不會覺得爸爸媽媽對他(她)有所虧欠。

迷思之二

錯誤:獨生子女比較任性。

正確:只要父母在教養獨生子女的過程中,不要毫無原則地「讓步」,獨生子女一樣可以學到「尊重」和「分享」。

一般而言,孩子的任性行為,為人父母也要負起大部分的責任,有時候就是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特別寶貝,以致孩子有恃無恐、為所欲為。等到孩子的偏差行為出現了,才懊悔莫及啊!

為了避免孩子任性,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加團體活動,例如:在公園的遊樂區、在書店的閱覽區、在同事聚餐的家裡、在幼兒園的教室里等等,讓孩子學會和別的小朋友一塊兒玩,學到分享的方法和經驗,那麼,孩子的熱忱、開朗、積極、創意、合群……各種優良的個性特質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了。

迷思之三

錯誤:獨生子女吃不了苦。

正確:父母不要為子女做太多,獨生子女一樣可以得到磨練的機會。

至於獨生子女的爸媽如何做到不要依賴子女,當然,你要練習自我成長,要有自己的生活圈,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標。當你和孩子的關係是親密又獨立的時候,孩子才能勇往直前、迎向人生、不怕吃苦了。

迷思之四

錯誤:獨生子女逆反心理特別大。

正確:大人若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又有正確的溝通技巧,獨生子女就不會用「頂嘴」或「不理不睬」的方式響應。

有的父母習慣用教訓的口吻、用負面的語詞來責怪孩子,當孩子有極深的挫折感時,終將忍不住地想解釋、想爭辯,結果這樣的行為一出現,父母又認為孩子不聽話、孩子頂嘴了。

然而,這個時代的孩子自主性特強,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尤其他們不喜歡被當做小娃娃般地照顧,這也就是為什麼當父母一再叮嚀時,子女在不耐煩之餘立刻出言不遜或不理不睬,結果就讓父母難堪失望了。

在這種情況下,為人父母多少要接觸一下網路世界,多少要理解子女的興趣,這樣,在有共同話題、共同學習的前提下,孩子不至於因為被批判、被指責而和爸媽關係緊張。

迷思之五

錯誤:獨生子女「三千寵愛集一身」,要什麼有什麼。

正確:不勞而獲,往往讓孩子失去「自力更生」的動力;父母給得慢、給得少,掌握「夠就好了」的原則,孩子就會有力爭上遊,凡事靠自己的認知。

因為長期習慣享受的獨生子女,當有一天資源不足的時候,當必須獨當一面完全靠自己的時候,他們難免會怨怪爸爸媽媽給得太少,或者怨怪周遭一切對不起他(她)。

所以,建議掌握「夠就好了」的原則,讓孩子學到「延遲享樂」的習慣,讓孩子得到「感恩惜福」的學習,這樣爸爸媽媽創造的基業才能留得到,獨生子女也不至於予取予求了。

迷思之六

錯誤:獨生子女問題特別多。

正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成長環境,孩子會有不同需要面對的?「挑戰」。?

關注多了,要求多了,看起來就顯得「獨生子女的問題特別多」。其實,每個時代、每個階段,本來就會有各種不同的孩子教育問題、身體調養問題、生活環境問題等等。爸爸媽媽需要有「個人成長」「夫妻成長」「親子成長」和「家庭成長」諸如此類的成長意識,才能快速修正過去不合時宜的教養觀念和方法,同時「接受」所有從親子互動所衍生的「問題」,這些看似「問題」,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應該視為幫助全家更和諧相處,更能共同成長的「挑戰」。

每一個家庭都有著無形的互動模式,如果能透過深入的覺察,可以讓我們找到家人相處的盲點。好比疏遠的關係需要回歸親密的引導;過分緊密的關係需要獨立自主的空間。只有「有點黏又不太黏」才是最舒服的家人關係,因為在需要支持的時候,家人必定會靠近鼓勵,而需要各自發展的時候,彼此雖然分離,但心靈仍相屬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獨生子女的痛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
獨生子女和二胎家庭哪個更好?兩種孩子未來的人生,差別真的很大
獨生子女的悲哀
中國家庭︱兩代育兒:從獨生子女父母到獨生子女成為父母
獨生子女必須要生二胎
獨生子女的愛情裹腳
孩子,你是獨生子
獨生子女說成長的孤獨時,二胎子女在經歷什麼?
生活中的獨生子女,家長如何培養團隊精神!
獨生子女老人的生與死
最後的獨生子女們
獨生子女媽媽的暢想
朝鮮家庭有幾個孩子很正常,獨生子女會孤單
獨生子女,先甜後苦,多給孩子生一個伴!
我是獨生子女,父母讓二胎生的孩子隨我姓,這樣合適嗎?
獨生子女養老難題如何解決?你也是獨生子女嗎?
一個獨生子的獨白
獨生子女,養不起老的,不敢生小的!被這張「獨生子」戳痛了!
處理孩子關係成獨生子女父母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