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節日特刊 今日端午

節日特刊 今日端午

鏈接:與古為徒·2017年度《中國書法報》主題臨寫活動·都侯之印丨主講:杜延平

通知:關於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自行訂閱《中國書法報》的通知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值此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之際,《中國書法報》恭祝廣大讀者朋友端午節安康!

名稱由來

端陽節——《荊楚歲時記》載:「按月令,仲夏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台榭。鄭玄以為順陽在上也。」五月正是仲夏,五月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日子,故稱為「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農曆五月五日又名「重五節」或「重午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初五時,太陽重入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齊白石《端午美味圖》

浴蘭節——漢代《大戴記》云:「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古人端午吃粽子時,有比較每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載:「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歸寧簪以榴花,曰『女兒節』。」

當五汛——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

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

齊白石《五日吉祥圖》

習俗各異

端午節在我國各地、各民族的習俗不同。民間認為,五月是毒月,初五是毒日,有五毒。此月多災多難,必須採取各種方法和預防手段來避五毒之害。由此衍生出佩戴香囊、穿五毒囊肚、在額上用雄黃酒畫「王」字、門插艾等習俗。

艾草可招百福,是一種治病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菖蒲因生長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形,插在門上可以辟邪,風俗引申為「蒲劍」。艾草、菖蒲、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瑞」,相傳可與五毒相剋。

滿族在五月端午這天會在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還講究到郊外踏露水,據說用這天的露水洗臉、頭和衣服,可以避免生瘡癤、鬧眼病。

端午節清晨,我國納西族家家要吃糖棗糯米飯,喝雄黃酒,門插白蒿、三根菖蒲及兩根大麥穗。長輩要給十五歲以下的孩子繞扎五色棉線,稱「續命線」,戴到農曆六月二十七日火把節最後一天才解下燒掉。婦女們則綉織小香包、小錢包、布娃娃、扇套、筆套等手工藝品。

陳半丁《天中五瑞圖》

傣族民間稱端午節為粽包節。這天,未婚青年男女著盛裝在樹下對唱情歌,小夥子把粽包擲給自己看中的姑娘,若姑娘有意,就拾起粽包,結情歡心。

五月五的採花節是藏族傳統節日,流行於甘肅與四川交界的博峪一帶,節期兩天,又叫「女兒節」。俗傳很久以前,當地荒蕪一片,是一位蓮芝姑娘教會人們種地農作、採花治病。後來,蓮芝姑娘在五月初五上山採花時失足摔死,人們為了紀念她,就逐漸形成了採花節。這天早晨,人們搶泉水洗身、飲用,俗說可以得到吉祥、祛除疾病。接著,青年男女著盛裝、攜佳肴,去山上採花。到達採花坪,姑娘採花,小伙砍柴、搭棚、支鍋,傍晚開始歌舞,直到半夜方休。

程十發《端午即景》

彝語把「端」讀作「都」,所以將端陽節叫做「都陽節」。在這一天,青年男女包好粽子,帶上酒肉,到山間草坪進行摔跤、跑馬、鬥牛、跳舞等活動。

農曆五月初五是普米族的傳統節日「轉山會」,又稱「繞岩洞」。節日當天,人們身著盛裝,攜帶食物,聚集在滬沽河畔的獅子山下,唱歌跳舞,騎馬射箭,互相祝願。婦女們祈求山神,希望多子多孫。老人們在山洞中燃燒樹枝,熏走鬼邪。人們去瀑布洗澡,祈求四季平安、萬事如意。

水族的端午節有吃素的習俗。傳說水族的遠祖從江西遷到貴州三都地區,在此開荒種地,創家立業。某一年的秋後,遠祖的四個兒子來探望,遠祖上樓取肉款待他們時,不慎失足墜樓身亡。自此以後,水族從端午節前夕開始,只准吃素,這樣直至端午節結束後才能吃葷。

神話傳說

有人說端午節的由來與伍子胥有關。伍子胥的父兄均被楚王所殺,他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吳王死後,其子夫差即位,吳軍士氣高昂,與越國交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不顧子胥的反對而許之。吳國太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死前他對身邊的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郡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江中。所以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明·陸治 《端陽即景圖》

另有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曹娥是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年僅十四歲的曹娥,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入江中,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其弟子邯鄲淳作辭頌揚。

還有傳說端午節是古時百越族人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相關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以幾何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專家推斷該遺存的族屬為一個崇拜龍的圖騰部落——百越族。在數千年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

在這關於端午節由來的眾多神話傳說中,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是紀念屈原說。

清·任頤繪《端午圖》

屈原與端午節

根據《史記》中記載,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倡導舉賢授能,力主聯齊抗秦,後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中寫下《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篇章,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心如刀絞,寫下絕筆之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自盡。百姓紛紛到江邊憑弔。南朝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相傳東漢建武年間,長沙有個人叫區曲,大白天忽然看見一個士人,自稱三閭大夫。他對區曲說:「得知你正要來此祭奠一番,很好,但這些年大家所送來的東西,全被蛟龍偷去吃了。今天你如果有什麼東西要送的話,可以塞些楝樹葉,再用五綵線纏上。這兩樣東西是蛟龍最害怕的啊!」「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中的魚蝦吃掉,於是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一位老醫師則將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大夫。以後,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端午節又稱「詩人節」。

清·郎世寧《午瑞圖》

「粽」字本作「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集韻·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粽。」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是被稱為粽子了。

在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粽子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代韋巨源《食譜》。其特點是只用糯米,無餡,煮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白糖腌桂花醬。最大的粽子——大肉粽,產於廣西南寧,每個重約兩斤,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甘潤、軟糯、膏腴不膩。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寸許,形如枕,火腿為餡,小巧清鮮。

清·王振鵬《龍池競渡圖卷》

清·王振鵬《龍池競渡圖卷》(局部)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關於粽子的記載,那時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葉包裹黍米成四角形,因草木灰呈鹼性,故煮出來的粽米十分軟糯,這就是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記載。詩人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糉,香粳白玉團。」粽子發展到宋代時出現了「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揚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成時尚。元、明時期,包粽子的材料已從菰葉變為箬葉,後來又出現蘆葦葉,內餡也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仁、胡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如今粽子更是千品萬種,璀璨紛呈。

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辣粽,等等。

明·文徵明小楷《離騷經並九歌》冊

歡迎訂閱2017年《中國書法報》

1.郵局訂閱:

全國郵局均可訂閱

郵發代號:1-237

每期定價:3.00元

全年定價:150.00元

2.郵購訂閱:

郵購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0號《中國書法報》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陳英嘉朱化傑

聯繫電話:

銀行匯款戶名:《中國書法報》社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團結湖支行

賬號:0200 2068 0900 0012 936

3.微店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一書一畫一世界」——張緯東、李偉書畫展在廣州舉行
水凝而成露——劉水露書法藝術管窺
關於中國書法家協會入會申報的聲明

TAG:中國書法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傳統節日 端午節
山の日之日本節日新鮮事
今日殊勝日:大日如來節日
日本傳統節日有哪些?日本節日大全
日本傳統節日-夏日祭之夏季煙火節
今日殊勝日:釋迦牟尼佛節日,日偏食
傳統節日:端午節粽飄香
日本的幾個傳統節日
今日月全食,阿彌陀佛節日
夏天的節日——父親節端午節
傳統節日故事「小艾的端午節」
一個節日讀首詩?元日
一個節日讀首詩?人日
一個節日讀首詩?除日
今天是你的節日
7月17日是什麼節日?世界表情符號日
節日?美國獨立日
外國三月有什麼節日,3月份國際節日
「重大節日」今天是10月27日(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日本情人節——巧克力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