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詞歌賦中覓粽香 文學作品中的端午節

詩詞歌賦中覓粽香 文學作品中的端午節

摘要:節日是人對於時間的特殊想像而造成的,文學也是通過藝術想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二者具有天然的聯繫。

作者:陳連山

用文學作品來描述端午節,來想像端午節。端午節有很多的習俗,有些習俗只是展示一個象徵的東西,比如五毒。端午節有一個說法,說端午節之所是一個惡日,是一個充滿邪氣的日子,是因為這個時候有五種毒蟲危害人類。蠍子、蜈蚣、蛤蟆、壁虎、蛇,這五種毒蟲會危害人類,所以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給孩子做一個兜肚,上面綉上五種毒蟲的樣子,掛在小孩的脖子上護住肚子;或者剪一個有五毒窗花,用針扎在窗戶上,我們表示用針把五毒都殺掉了,或者再剪一隻公雞站在旁邊吃五毒;北京有一個習慣,要做五毒餅,其實就類似於月餅,上面印上五毒的形狀,吃五毒餅就等於把五毒消滅了。可是五毒怎麼危害人,我們平時看不到,怎麼辦呢?通過文學作品來想像,比如我們要了解過去的端午節,通常是通過古代的民俗學文獻。古人會有一些叫「碎時記」的書,記錄這個地區一年都有哪些節日,每個節日會怎麼過。但是它只是客觀描述,但它背後的那些故事沒法展示,而通過文學作品,可以很詳細地把民俗裡面暗含的那些內容都展示出來。我舉幾部傳統戲劇給大家展示一下。

《白蛇傳》

明清時代過端午節,不光是吃粽子、雞蛋、五毒餅,也不光是纏五色線、穿菖蒲鞋,或者喝雄黃酒等,還有一個重要活動是唱戲,而且是唱端午節專用的戲,這種戲劇叫「節令戲」。清朝的端午節「節令戲」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白蛇傳》。

峨眉山上有一條千年白蛇修鍊得道,化成美麗漂亮的姑娘白素貞,然後和杭州城的許仙彼此相愛,結為夫婦。雖然白素貞已經變成人了,但是她畢竟是一條蛇,人和蛇是屬於不同的動物種類,他們結合在一起,在普通人看來是有危險的。老和尚法海一眼看穿了白素貞,這個美麗的女人實際上是一條蛇變的。他就告訴許仙,說你趕緊把這個老婆休掉,她可是蛇。當然,許仙不信,法海就出了個主意,讓許仙在端午節跟白素貞一起喝雄黃酒,許仙同意了。端午節來了,白素貞喝了雄黃酒之後馬上現出原形,一下把許仙嚇昏迷了。她最後上昆崙山盜仙草,把許仙重新救活,這是後話。

通過《白蛇傳》的戲,我們可以看到老百姓是相信端午節喝雄黃酒有功效的,雄黃酒太厲害了,能讓有千年道行的白素貞都現出原形。它通過這個情節來論證了,端午節喝雄黃酒是能夠避邪的,是能夠保護人類的。所以,這個戲劇就強化了人們對於端午節喝雄黃酒這個習俗的信任,會加強人們繼續傳承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慣。不過現代醫學認為,雄黃酒是有一定毒性的,雄黃不能內服,但毒性不是很強,所以不要喝。

《白蛇傳》里這個描寫雄黃酒讓白素貞現原形的情節,是展示端午節習俗的重要情節。所以《白蛇傳》這個戲劇,就成了端午戲的必演劇目。也因為如此,在端午節看《白蛇傳》是最合適的,它能提醒我們過端午節是多麼重要,它通過文學的方法告訴我們,喝雄黃酒是有奇蹟的。

《嫁妹》

還有一個戲劇叫《嫁妹》(《鍾馗嫁妹》),我舉的是清朝的《嫁妹》劇本,這個劇本我整理過,保存在恭王府里。大家可能要問,鍾馗嫁妹跟端午節怎麼會有關係?這裡有一點背景需要大家了解。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習俗要掛很多神像,其中之一是掛張天師像,另外一個就是掛鐘馗像。鍾馗是什麼人?一般大家了解的是春節貼門神,鍾馗可以做門神。那麼,現在鍾馗怎麼跑到端午節里來了?在中國古代傳說里,鍾馗死後變成了鬼的首領,管理天下所有的大鬼小鬼,如何管呢?管理他們不許危害人類,誰要敢危害人類,他就直接把那個鬼怪吃掉,所以鬼都很怕鍾馗。因此,過去的人們在過端午節的時候,都會在家裡或院子掛一個鍾馗像,他是捉鬼的,鬼怪、妖魔都怕他,有鍾馗像保佑,大家心理覺得就可以保平安。

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鍾馗戲」也是常演劇目之一。那麼《嫁妹》是講什麼故事呢?《嫁妹》是講,鍾馗當年考中狀元,可是因為長得難看,被唐玄宗取消了狀元資格,一下子把他氣死了。他死後,因為家人不在身邊,有一個叫杜大郎的人很同情他,就替他收殮了屍體。鍾馗死後了之後,上帝很同情他,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叫驅邪斬祟將軍,驅除邪氣、斬除邪祟的將軍,就是管理鬼怪的神。

所以《嫁妹》這部戲劇里,鍾馗感恩於杜大郎,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杜大郎。因為鍾馗的父母都不在了,他這個哥哥就管妹妹的婚事,替妹妹找了個人家。整個戲劇里,就是鍾馗如何告訴他的妹妹要嫁給杜大郎,然後他帶著大鬼小鬼組成一個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把小妹送到了杜大郎家,跟杜大郎洞房花燭。這個故事娛樂性很強,其實就是全面地展現了,人們所想像的關於端午節能夠保佑人的鐘馗一段故事。這些戲劇,就通過它的情節,豐富了節日生活的內容,把一個平面的、不會動的神像變活了,讓他活在舞台上,為大家展示我們為什麼會崇拜鍾馗,為什麼會掛鐘馗像,他背後的故事是什麼。文學豐富了我們的節日生活,增加了節日的娛樂性,還解釋了老百姓為什麼會在端午節拜鍾馗。

《混元盒》

另外一部端午戲也是規模最大的端午戲,叫《混元盒》。這個戲有多大呢?它有八大部,好幾十折,在皇宮裡要連演十幾天。《混元盒》講的是什麼故事呢?其中一段故事是講一個蟒精,它會變成一個妖怪,到處危害人類,然後張天師就被請來消滅它。還有一段是講一個蠍子精,也是危害人類,最後被除掉了。還有一段是講蠍虎精,蠍虎是北方方言,不是蠍子,現在叫壁虎,壁虎從科學上講沒毒,但是古人一直相信壁虎有毒。尤其是壁虎遇到危險會斷尾求生,尾巴從壁虎身上脫離之後,還會神經性地痙攣,來回扭動,吸引追逐壁虎的人的注意力,以便於它逃走。大家還是很害怕壁虎的,所以古人一直認為壁虎會有毒,家長會禁止小孩玩壁虎。而且傳說壁虎的尾巴掉到小孩耳朵里會導致耳聾,所以孩子們一方面好奇,一方面又很害怕。所以在這個戲劇里,蠍虎精也是作怪。後邊還有蜈蚣精、蛤蟆精、青石精、白石怪等一系列的妖怪,或單獨作惡,或幾個合夥作惡,但是最後的結局都是被張天師消滅。

這部戲裡展示的核心其實是防止五毒,就是端午節所要防止的五毒——蠍子、蜈蚣、蛇、蛤蟆和壁虎。所以,《混元盒》這部戲就等於把端午節為什麼要防五毒、驅逐五毒,進行了一個藝術化的展示,是因為五毒會變成妖精,危害人類。

那麼,為什麼要請張天師來消滅五毒而不是其他人?張天師是中國道教崇拜的神靈,而且這個神靈雖然叫「天師」,但他不是天上的,而是人間道教教派的首領,老百姓相信這個首領具有降妖伏魔的超自然本領。張天師從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開始,然後在四川等地逐步發展起來,一代一代,世代相傳,一直傳到現代。所以,張天師是道教里的首領,被老百姓拜為神的神靈。因為張天師是一個現實中的人,他不可能全國各地跑,因此不同地區的人就會用艾草做一個「天師像」掛在自家門上,防止妖魔鬼怪的危害。這些行為都是基於崇拜張天師,相信張天師能夠降妖伏魔這種道教信仰。通過《混元盒》的戲劇,全面展示了人們所相信的神靈張天師如何降妖伏魔,如何消滅五毒,如何在端午節拯救人類,它也更加具體、生動的展示了端午節的內容,豐富了端午節期間人們的生活。

以上是我通過三個戲劇,來展示文學是怎麼描述端午節的。文學的想像,把端午節的內涵進行了更加全面、具體、生動的展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講家網 的精彩文章:

中原地區史前農耕文化的西漸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理性思考
《三言二拍》金錢觀的解讀——金錢的凱歌

TAG:宣講家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端午節廣告文案怎麼寫 粽香飄濃端午
「粽香飄 一家親」魯疆民漢共慶端午節、肉孜節
悠悠端午節,濃濃粽香情
4首描寫端午節的古詩,粽香千萬里,詩詞訴衷情
粽香巴中 市民端午爭先購買粽子
夢幻西遊手游:龍舟起航迎端午 千家萬家飄粽香 端午節活動來臨
莫曉霞:六月飄粽香 記憶河池·端午特稿
粽香深處的文化記憶
粽香寄鄉情 華僑華人這個端午節怎麼過?
粽香里的父愛
明媚的拼色五彩粽香包
「粽香糯粘送真情?端午節日現關愛」 縣三院黨支部開展包粽子送患者主題活動
美食推薦:醬汁雞腿,醬香炒雞翅,香辣蝦仁,粽香粉蒸排骨
五月初五端陽日,粽香飄來念親人
散文:又到鮮粽香飄時
家常菜:粽香罈子肉,肉餡釀豆腐,炒豬肝的做法
五月粽香 菖蒲在水
粽香情長 愛在教育中滋長
端午到!粽香飄,養生正當時!
有一種思念是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