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王守崑:「直接把技術扔給客戶是不行的」

王守崑:「直接把技術扔給客戶是不行的」

Xtecher【錯別字基金】溫馨提示:如果您在閱讀過程中發現錯別字,請在文章底部留下說明+聯繫方式,我們會立刻發給您5-88元隨機紅包一個,同樣的紅包會發給文末留言點贊最高者。

王守崑看好「對話機器人」的前景。他期待愛因互動未來10年到20年,能成長為一家大公司,並能做出具有影響力的產品,一個真正對企業、對個人都有幫助的產品。

作者|Dude

編輯|小魚

微信公眾號ID|Xtecher

王守崑關注對話機器人超過十年了。

十年之間,浪潮一波來了,一波去了,而對話機器人始終是技術從業者所關注的巨大命題,從Alexa、Siri、圖靈、小i……王守崑看著這個領域技術的進步以及產品的更迭。

直到2016年,也就是對話技術發展了將近20年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一個能夠把對話技術應用到商業層面的節點,於是他決定成立愛因互動,深耕Chatbot(對話機器人),並專註於金融領域——這是愛因互動CEO王守崑在接受Xtecher獨家專訪時,袒露其創業的初心。

在投身創業之前,王守崑有著華麗的履歷。他曾在豆瓣工作 8年,擔任首席科學家兼副總裁,執掌豆瓣的整體演算法架構設計和實施。後來參與創立了在線教育公司微學明日,擔任CEO兼CTO。

這位有著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學習背景的高才生,是中國最早的「個性化推薦系統」的科學家和實踐者之一。

那麼,從科學家到創業者,王守崑帶著他對「對話」的思考,投身人工智慧的創業領域。他是如何一步步地踐行從想法到實踐?

思考:「對話」的本質

Chatbot的風頭正勁。

先是微軟引發熱議的Tay,接著是扎克伯格在F8上宣布Facebook Messenger平台,「Siri」之父發布「超級大腦」VIV,後續谷歌跟著在I/O大會上力推Google Assistant。

王守崑認為此時專註Chatbot領域恰逢其時。

「語言是文明的基礎,也是人類最自然的交互方式。」盤點國際巨頭的方向,Siri、Alexa等產品的橫空出現,表明了以語言對話為核心的交互代表著未來交互的方向。

的確,翻開技術的流變史,人們一直在追求更好、更自由的和機器的溝通方式。現如今,觸屏已滿足不了人們對於使用便利的需求,因此,和巨頭們的嗅覺一致,他同樣認為對話機器人將是下一代人和機器之間更便利、更自然的交互方式。

但拋開以上共性的原因,王守崑對於投身Chatbot領域,有著深層次的思考。首先,在此領域技術上有一定的突破但是「還沒有最終突破」,他覺得這個是有機會的。另外,他覺得,對話這個事情如果機器能做到將「是個很酷的事情」。

如何理解Chatbot?

王守崑的答案是:「我更願意把Chatbot看作一個交互界面的改變,它是對話式的界面。」

Chatbot的核心是AI嗎?

王守崑認為,Chatbot不一定需要AI也能完成。雖然,AI的成熟直接催生了對話機器人的誕生,但王守崑卻認為,從本質上講,如果有別的技術能替代AI,能把Chatbot做好,也未嘗不可。比如某些辦公的場合,員工需要查詢某項規章制度,完全可以用對話的方式來操作,並不需要AI,只需要檢索式的模型,簡單的知識推理就能夠完成。

他舉例佐證自己的觀點。「以機器人為例,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機器人已經在工廠里大規模應用了,尤其是機械臂在機械製造和汽車生產領域的廣泛使用——即使機械臂沒有AI,但依舊能夠完成解放人力的目的。」

王守崑向Xtecher進一步解釋Chatbot的本質:「Chatbot作為一個界面,最主要的、本質的是能夠和用戶進行深度的、個性化的、一對一的溝通,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未來,Chatbot將作為新的界面深入到大家的日常溝通或者生活之中。」

帶著對Chatbot的本質的理解,王守崑挽起袖子,成立愛因互動,走向Chatbot的浪潮當中,趕在潮起之前。

王守崑演講照片

金融:一個值得深耕的行業

2011年,iPhone4S因添加了Siri,引發業內外人士的一片嘩然。但由於功能的不完善,網上調戲Siri的段子層出不窮,Siri幾乎已淪為被人們調戲玩樂的雞肋產品。

王守崑認為,Siri面臨的困境正是因為「口子」開太大,沒有特定的應用場景。

因此,愛因互動選擇了一個切口——金融行業。「金融這個行業非常有彈性。對話機器人的誕生無疑將會使銀行、保險業的客服營銷、訂單處理部門提高效率,推動行業的前進。」

首先,中國的金融行業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需求都正在被釋放。「最明顯的變化是理財需求的遞進式增長,保險的需求也伴隨性增加。在過去幾年,儘管證券市場指數經歷過山車版的起伏,但整個市場的資金湧入量,一直在上漲。」

其次,金融行業體量特別大,並且有足夠的縱深。「雖然有很多巨型的金融服務公司,但並未在業內形成壟斷;而且金融行業不需要線下功能和實體交付,從理論而言,是可以實現完全數據化的行業;金融行業也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的環節,用戶有可能缺乏相應的金融知識。從企業自身來看,對內部最大的影響也是在與客戶直接溝通的領域,包括銷售、市場、營銷三個職能版塊。」

基於整個市場狀況、行業的特點和企業自身的情況,王守崑將金融作為了愛因互動對話機器人的「口子」。

那麼,愛因互動是如何打通在金融領域的奇經八脈的呢?

金融體系是一個特別龐大的體系,為了更能最大化地適應市場,王守崑介紹:「目前愛因互動在研發相對通用的底層技術,另外一方面也在開發具有相對通用性的金融產品。」

「愛因互動選擇以B端用戶為市場切入點,實現Chatbot的對話技術更好地落地。」王守崑給出這麼做的理由,「無論在工業界還是學術界,對話技術尚未達到面向C端用戶的成熟度,選擇以B端用戶為『撬動的板子』,不僅因為B端用戶對技術的容忍程度更高,而且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比如工程化的方法,幫助用戶完成任務,提高效率。」

具體而言,愛因互動是通過後台的演算法模型和前端的交互和自然語言處理,變成可被機器理解和運算的語義表達,生成人類可理解的對話返還交互端。愛因互動的服務部署在雲平台上,提供SaaS化的服務,這樣對於客戶來說接入成本將會大大降低。

愛因互動的用戶溝通體系在前端提供接入,如網頁、IM、微信、APP、E-mail、其他的智能代理,可以提供調取服務;之後再進行人機交互,其一般分為知識的模型(知識圖譜)和機器學習平台兩類模型。知識的模型,進行知識的抽取以及推理;機器學習平台,解決語義表達、意圖識別、個性化推薦和對話生成等問題。這兩板塊還會跟愛因互動的用戶商業邏輯發生聯繫。

王守崑透露,目前宜信、網信、盈米都是愛因互動的客戶。此外,愛因互動也在和一些智能投顧、理財以及保險等公司有合作。

愛因互動早期團隊成員合影

觀點:產品落地,不僅僅依靠技術

在業界有這麼一種說法,面向B端用戶的Chatbot類產品,技術過硬是最重要的要求,Chatbot類的產品並不特別需要產品經理和設計師。

對此,王守崑認為這並不全面。

王守崑對此解釋:「對話類的產品要B端扎住根,技術只是基礎,產品和服務更為重要,甚至設計和服務決定了產品最終能不能落地。」

他認為,雖然Chatbot沒有圖形界面,但在早期階段,產品經理和設計師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能彌補技術的不足以及把產品真正落地。產品經理不僅在對話的設計上,甚至在『以對面作為界面』的整個事情上都是特別重要的,產品經理需要評價對話是否滿足用戶最終的需求,以及幫助技術員把需求抽象化成產品化的工作。

如何實現產品落地?

王守崑給出的答案是:「直接把技術扔給客戶是不行的,必須為特定的場景做設計,然後抽象出可通用化的部分,這樣才算是一個可落地應用的產品。」

他希望是Chatbot是由技術、產品雙向驅動,其實產品將是決定能否落地的關鍵,技術只負責支撐產品。同樣是演算法驅動型產品,CV(計算機視覺)有著明確的評價標準,如識別率、動態狀況下的識別率,光線不好的條件下的識別率等硬性的要求,但對話機器人的標準十分模糊。

「輪數沒有多大意義,儘管業界部分人士一直在強調對話的輪數達到20輪、30輪,但是20輪就一定比10輪好嗎?並不見得。再比如回答問題的召回率或者準確率,也未必是完全能衡量的,在不同的場合下有不一樣的要求。」王守崑介紹。

顯然,在未明朗的標準下,產品經理、設計師的發揮空間非常大。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能夠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引導技術方向,真正地讓技術落地。

因此,王守崑非常重視產品經理和產品設計師的作用,在愛因互動創立之初,只有十幾位員工的時候,愛因互動就設立了產品經理的崗位。

前傳:長江商學院,遇見阿北

在投身創業之前,前文已經提到,王守崑有著豐實的工作履歷。

早年在長江商學院當項目經理和RA(教研助理)時,王守崑潛心研究製造業和零售業的供應鏈建模,彼時,他常挽起袖子到業界進行實習的調研,也因此形成實幹的思想和踏實的作風。

王守崑在供應鏈研發以及應用領域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他介紹,供應鏈的優化是數量化的事情。比如製造企業的產品,通常涉及多個零部件,而供應鏈涉及渠道端、銷售端等方面。王守崑所參與的供應鏈包括推式供應鏈和拉式供應鏈:推式供應鏈從源頭開始定計劃、一層一層拆解;拉式供應鏈就是從市場出發,一層一層傳遞需求。由此涉及的面多且廣,他對供應鏈形成了深厚的了解。

「供應鏈建模,大部分用到的是優化的技術。」當時,美的和TCL找到了王守崑,希望他能夠提供供應鏈建模的技術和諮詢服務,供應鏈建模完成以後,幫助客戶節省了20%~30%的年物流成本。

正值他在供應鏈管理做得風生水起之際,2006年剛剛完成了一輪融資的豆瓣創始人阿北找到了王守崑,希望他能夠加盟豆瓣,做」個性化推薦」相關的事情。同時,阿北也給他帶來了兩篇關於亞馬遜關於個性化推薦的論文——正是這兩篇論文,徹底改變了王守崑的人生軌跡。

根據亞馬遜資料顯示,自從使用了個性化推薦以後,亞馬遜的銷售額增加了30%。彼時,個性化推薦還是一件新鮮的事,「當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個性化推薦呢」,王守崑笑稱。

最原始的個性化推薦的思想(也就是協同過濾)非常樸素——如果兩個人的口味相同,都喜歡看某一類的電影和書,對方都有可能看過的沒看過的、符合各自口味的電影或書籍。「這個簡單的思想,用數學的方式表達出來之後就顯得非常簡潔而且效果非常好。我覺得這個東西很有意思,並且,當時國內幾乎沒有做這方面研究和實踐的人。」

經過再三的考慮,他答應阿北,應邀到豆瓣任職首席科學家,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王守崑生活照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做個性化推薦

憑藉著一股對技術的好奇和憨氣,王守崑來到了彼時尚未壯大的豆瓣。放眼全球,個性化推薦的技術也只有亞馬遜運用得比較成熟,這個領域的應用在國內仍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王守崑決定拿下來。

八年的攻堅,王守崑對豆瓣在個性化推薦技術的迭代升級功不可沒。由於一開始完全不了解個性化推薦,王守崑一點一滴參照亞馬遜的論文,在零的基礎,憑藉著兩篇論文和一些其他學術資源的支撐,王守崑搭建和亞馬遜的一模一樣的個性化推薦框架。隨著對技術的不斷攝入和理解,在後續的八年時間裡,王守崑不斷對豆瓣的個性化推薦進行升級迭代。

王守崑在豆瓣時的工作照

如今的豆瓣個性化推薦頁面,仍保留著一些王守崑任職時期的痕迹。

他給Xtecher演示了最新的豆瓣頁面上的個性化推薦技術,在搜索欄輸入《光榮與夢想》,喜歡《光榮與夢想》的讀者,有可能也是《隱蔽的秩序》和《中國農民調查》、《第三帝國興亡》、《潛規則》的潛在讀者。

「雖然從效果上看,推薦的結果跟主題是相關度比較高,基本方法是『我們同時會喜歡同一樣東西,有可能也喜歡另外一個東西』,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非常多坑。」 王守崑向Xtecher透露,個性化推薦在技術層面操作起來並不簡單。

2007年,系統運行了一段時間之後,王守崑發現個性化推薦需要人與人之間建立強關聯。以電影為例,最熱的電影所有人都看,因此把所有人都聯繫在一起,但運算結果是無效的,以《金剛》為例,《金剛》的龐大觀眾群之間品位有可能完全不一樣,無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強關聯。

為了攻克以上難題,王守崑和豆瓣團隊,採用的是SVD分解——一種降維的方法,相當於把人和電影置換成一個一個的主題,收窄熱門電影的影響力,比如《金剛》是驚悚的主題,但是金剛的影響力只局限於驚悚的主題,不會擴散開來。

對於「個性化推薦」的技術的應用,王守崑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他介紹,在豆瓣期間,個性化推薦廣義的範圍,其實相當於是無監督學習,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要從海量的數據里發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後來,在做實際推薦的時候,王守崑也用到了很多監督的方法,比如根據用戶記錄並標註了用戶最喜愛的100部電影,把90部作為訓練集,10部作為測試集,更能做到精準推送。

在豆瓣期間,王守崑除了做書籍、電影的推薦以外,還做了另一個嘗試就是豆瓣FM 。王守崑認為豆瓣FM是一個演算法驅動的產品,豆瓣FM主打的功能之一就是音樂的個性化推薦,猜測用戶喜歡收聽什麼樣的歌曲,但音樂跟環境緊密相關,會發生動態變化的——不同於喜歡電影的明確傾向性以及穩定性,歌曲跟人的狀態和所在的環境緊密相關,比如用戶睡覺前喜歡柔和的音樂;熱鬧的時候喜歡熱情的音樂等。場景的變化增加了個性化推薦的複雜程度。

除此之外,王守崑當時還做了很多場景的建模,包括:用強化學習的方式獎勵反應比較快的演算法;後來還利用了豆瓣大量的評論、標籤、個人發表的各種帖子等等大量的、豐富的語料場景建立和自然語義相關的演算法。

這些對於個性化推薦的應用實戰經驗,亦成為了他後來轉型的積澱,比如如今他所從事的對話機器人技術,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推薦。這亦是他在豆瓣里在吃「螃蟹」的歷程當中所完成的技術積累。

對話:腳踏實地和星辰大海

眼前,除了要暢想「對話」領域的未來,王守崑更注重腳踏實地把自己的事業做好。

「人們探索科技,不斷革新技術,一直在突破技術的邊界」,王守崑希望能夠尋求到更好的人與機器溝通方式,甚至探索一種人機交互方式。

從Windows系統的滑鼠、鍵盤交互方式,變革到以屏幕觸摸為主的移動交互。技術的流變證明了自由和便利,一直是人類的終極需求。

而「對話」將是下一代有可能產生顛覆式影響的界面交互,王守崑和他的愛因互動一起奔赴,下一代更好、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奔赴未來的星辰大海。

Xtecher:做愛因互動和做豆瓣首席科學家,還有做微學明日等的體驗、難度感受會有什麼不一樣?

王守崑:這個事的挑戰肯定更大,因為自己創業而且又是在一個比較新鮮的技術領域,面臨的東西更複雜,不確定性更高,比如說做豆瓣這件事情確定性會比較高一些,你知道你今天的付出未來肯定會有回報的。

Xtecher:未知性太高了。

王守崑:對。比如我們比較兩種職業,農民和一個股票交易員這兩種職業,農民這個職業確定性非常高。但相對來說,春天種下種子,我知道秋天會有收穫,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我今天不努力明天一定沒收穫。但是股票交易員這個事我今天可能做了100筆交易,但有可能是虧的,我今天可能只做了一筆交易,但有可能是賺的。創業就是各種不確定性,你需要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去做決定,作為創始人來講,你要承擔這個決定的後果,就是這樣。

Xtecher:那目前它的發展符不符合你的預期?

王守崑:我覺得大致還是符合的。因為我們現在還是驗證產品的價值,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因為我覺得對話這個事情是一個表現,背後其實我們期待的是一個能夠學習、能夠進化、能夠自我推理的一個機器,我們期待的是這個。

Xtecher:它能夠自我學習?

王守崑:對,它能夠學習,它能夠自我進化。我們是在往這個方向上走,往這個目標邁進。如果有一天我們在愛因這家公司把這個東西做出來對我來說就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Xtecher:一年多您有沒有特別感慨的事。或特別開心的事?

王守崑:開心當然有,有進步的時候就會開心。我覺得這一年焦慮的時候會更多一些,因為剛才說了,不確定性非常強。

Xtecher:那你現在創業的重心在哪裡?最關心的是什麼?

王守崑:資金,人才,技術,這三件事,在不同時間段,不同程度上、哪一個更重要?以上是我思考的重點。

第一個是錢,錢包括融資、找客戶,因為找客戶才能掙到錢;第二個是人,要找到合適的人才,以及內部人的培養、管理、協調,把這個東西理順;第三個是核心的技術,這一點他更為看重,他覺得這個行業甚至自己的公司發展的空間,其實主要在於技術能提升到什麼程度。

Xtecher:你有沒有期待過愛因互動10年、20年以後是什麼樣子?

王守崑:我當然期待它能長成一家大公司,這是基本的期待。從我個人的願望上來看,我期待它能做出有影響力的產品。最終它是什麼樣可能不是我能控制的,但是做一個真正對企業、對個人也好有幫助的產品,這是我能控制的。

我是XtecherDude,如果您有國內外科技行業新鮮資訊或獨到見解,歡迎與我聯繫。

(添加好友請註明公司、職位、事由)

━━━━━

封面設計:王思寧 排版:陳光 校對:米琪

━━━━━

Xtecher官網平台現開通認證作者,

(添加好友請註明公司、職位、事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techer 的精彩文章:

一季度共有34家AI創業公司被收購 谷歌、蘋果是大買家
試錯:這本應該是一個成功的創業故事(4)
試錯:這本應該是一個成功的創業故事(3)
馬雲貴陽數博會演講:大數據帶來換道超車動力

TAG:Xtecher |

您可能感興趣

送餐員抓走客戶的寵物鸚鵡被傳喚 網友:很可能是冤枉的
不懂西服的裁剪,如何抓住你的客戶!
打賭也真不是鬧著玩的哦,客戶打賭輸了,真賣電腦來信守承諾!
頂級銷售:讓客戶追著你成交的技巧!
客戶的內存條被壓在電腦下,商家:壞的不兼容,客戶:為何拆機?
張順:設計,不是把自己的思路強加給客戶!
左暉回應:客戶打官司,我卻不能給老婆買花
客戶用水把電腦洗壞了,打客服電話求救,客服代表神回復
不懂客戶的肢體語言,就算再勤奮,你也是成不了推銷高手的
華為一直是重要客戶!聯想:不打算做晶元和操作系統
如何有效地與正確的客戶進行接觸和對話?
掌握鬼谷子說話的收放自如,讓再冷漠的客戶,也會親切的認可你
寫給教練:應該給客戶想要的還是需要的?
新銷售看過來!讓你和客戶、領導溝通永遠不冷場,只需要兩招
銷售員培訓:引導客戶不斷地說「是」
統一石化CEO李嘉:「賦能經銷商與門店,就是幫他們留住客戶!」
「以客戶為中心」不是喊出來的
遇見奇葩的客戶哦,自己把電腦的屏摔壞了還理直氣壯說三年質保!
客戶需求一直都有,為什麼就是不買你的呢?
為何蘋果手機堅持不安裝北斗導航?庫克:不安裝我們也會有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