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一日之跡‖了悟徹聲聞,花拈妙諦

一日之跡‖了悟徹聲聞,花拈妙諦

一日之跡‖了悟徹聲聞,花拈妙諦




一日之跡‖了悟徹聲聞,花拈妙諦







一日之跡‖了悟徹聲聞,花拈妙諦



/// 清 八大山人 花鳥冊頁


萬善殿


///前人

了悟徹聲聞,花拈妙諦;


凈因空色相,月印明心。


[簡注] 萬善殿:在北京中南海。了悟:明白領悟。佛教禪宗認為,認識到每個人內心都有佛叫了悟。徹:透徹。聲聞:指聲聞乘,佛教三乘之一。悟、集、滅、道四諦之真理而得道者,稱聲聞乘。花拈:即拈花。相傳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破顏微笑。後因以拈花微笑比喻心心相心。諦,佛家語。即真言、真理意。凈因:清凈無垢自為因果。空:佛教指超乎色相現實的境界為空。色相:佛教主萬物皆空,以無相為歸。人或物之一時呈現於外的形式,稱為色相。色,佛教稱事物如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聲香味觸等足以引起變礙者為色。相,形貌。佛教指宇宙一切事物的形象,即法相。「月印」句:指心心相印意。聯語全用佛教語串組而成,旨在突出「萬善」之義。一個「善」字,也須悟徹之後,方能心領神會而付之於行動。


打開2017最新版書藝公社APP

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appbyme.app20477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沈尹默‖談執筆
李剛田‖江湖意冷
經典‖八大山人藝術的孤獨精神,是中國傳統藝術最為閃光的部分
扒一扒《人民的名義》中的字畫:反貪局侯局長家一幅畫「價值百萬」
啟功‖題籤展

TAG:書藝公社 |

您可能感興趣

三位篆刻大師刻的「一日之跡」,你更喜歡哪一方?
讀印:篆刻大師鄧石如的「一日之跡」
印章鑒賞《一日之跡》——圓的力量
特朗普地位堪憂,恐有被彈劾之跡,美民眾歡呼!
靈之跡—人在江湖,真的身不由己?
晚清真實老照片:貧富差距明顯,實乃王朝末世之跡象
山水畫大師賈又福:學師可染的創新之心,又遠離乃師的創作之跡
信心不定,故有屢信屢退,屢修屢造之跡
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彌留之跡對父親說:我想往生
日軍在宛平城牆邊所立「盧溝橋奪取部隊突擊之跡」碑
清·雍正書法 王者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