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沒學會針灸的人,看完就會明白很多

沒學會針灸的人,看完就會明白很多

古稱「氣至」,近又稱「針感」。是指毫針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提插捻轉等行針手法,使得針刺部位獲得經氣感應。

一、得氣的表現:

患者:針刺部位有酸、麻、脹、痛等自覺反應,有時候還出現熱、涼、癢、痛、抽搐、蟻行等感覺,或呈現著一定的方向和部位傳導和擴散的現象;少數還會出現循經性肌膚響動、震顫等反應,有時還可見到針刺腧穴部位的循經性皮疹、帶或紅、白線狀帶現象。

醫者:刺手亦能體會到針下沉緊、澀滯或針體顫動等準備。如魚咬鉤。正如《標幽賦》中所說:「氣之至,如魚吞釣餌之浮沉;氣未至,如閉處幽堂之深邃。」

二、得氣中的「酸」:

針下反應多種多樣,尤以針灸得氣中「酸」「漲」感覺最容易出現,但不同反應的出現與疾病性質是有很大關係的。李梴在《醫學入門》中有提到:「如針下沉重緊濇者為氣已至,若患人覺痛則為實、覺痠則為虛。」即凡是實熱證,針下反應往往是脹、痛、或觸電感;而虛寒證,又多為麻、酸或癢感。而針下反應的涼或熱在《內經》中早已提及到:「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此被後世概括為「燒山火」,「透天涼」。所謂燒山火是針下有熱感的補法;透天涼是針下有涼感的泄法。故若行針時發現針下多是酸、麻等感應的,可以考慮搭配有溫補作用的灸法,效果也許比單用針更顯著。

三、如何解除酸感?

同時正因為針灸時出現的酸感為得氣的反應,針拔出後酸感即可消失;若拔針後酸感仍未消失,有可能是因為行針時患者緊張導致肌肉緊繃,進而加強了針感刺激所引起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針灸的原理是什麼?經常扎針灸的人,會不會越來越虛,看明白了!
養生就是吃枸杞?做針灸?很多人都錯了!
針灸有神效,可用蜜蜂做針卻死了人,到底什麼是活蜂針灸
貓咪跑到仙人球盆里睡覺,看得都很疼呀,貓:我是在做針灸!
眼睛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古代人不近視,是因為針灸哦
看了就會用的「針灸處方」,了解一下
針灸和按摩,對糖尿病到底有沒有幫助?看完你就懂了
針灸在美國真的這麼火?好萊塢明星也會選擇針灸嗎?小編肉身帶你去看看
什麼是針灸?它的這三大作用,很多人因不了解而錯過!
零基礎學針灸,1個月輕鬆學會扎針取穴技法,你不能錯過的課!
每個自學針灸的人都要先看看這篇文章
腎陰虛的患者,要是早知道這幾個針灸的穴位就好了!
什麼病針灸最有效?看了這篇文章,您就全明白了
偶爾針灸一下,你的身體會收穫到這些好處,別錯過了!
說中醫是騙子,針灸是騙人的,下面這五點讓老外都不得不服!
一個針灸師學了那麼多年,出來還不如一個擦鞋的?
陰雨天不針灸?親,您的觀念該更新了
讓你哭笑不得的恐怖漫《針灸》,這扎壞了可還行
關於針灸留針不得不說的
針灸減肥?是否對每個人都有效?還是看看這些注意事項與懶人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