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六歲騎行絲路——陳守忠一家的親子壯遊夢

六歲騎行絲路——陳守忠一家的親子壯遊夢

如今的萱萱已經14歲了,照面一看,很難想像她6歲的時候就曾橫穿絲路2100公里,在兩個半月時間裡從西安一路騎行到達吐魯番。新書發布會上的小姑娘看上去皮膚黑黑的,很健康;我好奇地特意觀察了她的小腿,倒也沒發現什麼奇特的地方。談吐之間,陳萱表露出了青春期的內向和羞澀。如果不是爸爸催促著,她很少主動談論自己的經歷。


然而,父親陳守忠驕傲地向我說,她在去年又已完成了單車環遊世界的壯遊。途中還經過了險些政變的土耳其。兩年前,她和父親又在乞力馬扎羅山一帶完成騎行。還在上國中的陳萱,親身到過的城市和地區恐怕超過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群。

六歲騎行絲路——陳守忠一家的親子壯遊夢


陳萱(中)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中國台灣網 韓靜 攝)


當然,這一切離不開她熱愛探險的父親陳守忠和一心支持的母親吳秀華。陳守忠在1998-1999年間曾經完成了單車環球探險兩萬公里,如今任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的理事長。有這樣的家庭傳統,陳萱如今的經歷就容易理解多了。您可能會認為,做出這樣的選擇,家中一定產業頗豐。其實,陳守忠一家不過是普通的中產家庭,平常也是以開咖啡館為業。如果不是有這樣「驚人」的嗜好,恐怕很容易就被貼上「小確幸」的標籤。


西遊記引出的旅途

當年陳萱不滿六歲的時候,對西遊記,特別是其中的孫悟空特別感興趣。陳守忠此時也在籌劃著,為女兒小學前的這個假期設計一個特別的旅途。此前,一家三口已經去過雲南、廣西、香港、越南等地,但這些略顯程式化的傳統旅行令陳守忠覺得,這樣的行程,沒有足夠的意義感。


考慮到陳萱的體力與經驗還有路途上的安全問題,陳守忠為一家三口選擇了絲路之中中國境內的西安到吐魯番一段。在前期準備上,除了細緻的行程規劃,陳守忠也為家裡購置了平價的捷安特腳踏車,父母各一輛約4000人民幣的GJ1,為陳萱選擇了一輛約1500人民幣的綠色變速童車。萱萱將它取名為「小烏龜」。由於成年人和兒童間不可避免的騎行速度差異,陳守忠在網上購買了500多元的親子拖車棒。

六歲騎行絲路——陳守忠一家的親子壯遊夢



陳萱在爸爸的帶領下騎行

對於陳守忠而言,這趟旅行也並不一般。儘管他騎行探險的經驗十分豐富,帶著自己一家三口的旅途,這還是第一次。他決定保持「游」的心態,不再一味地追求速度,一切以萱萱的狀態為準。原本自己可以一天趕100多公里的陳爸爸,和萱萱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騎行著,每天一般也只騎50多公里。路上媽媽吳秀華也記錄下了許多寶貴的瞬間。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趟旅行中,陳爸爸常常「拖行」著萱萱的「小烏龜」,而大部分的行李,也是吳媽媽在後面的自行車上帶著。這一趟旅行,對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是一種挑戰。在後來萱萱和爸爸的騎行挑戰中,吳媽媽就轉戰到大巴或是騎車中,繼續扮演著記錄者的角色。

六歲騎行絲路——陳守忠一家的親子壯遊夢



這趟旅行,不僅記錄了萱萱的童心,比如把兵馬俑當做「冰馬俑」,將莫高窟稱為「高大壁畫」,又把敦煌玉門關和雅丹地質公園稱為「吐司蛋糕」,也見證了一名六歲兒童的成長。她有著每晚挑選住處的權利,但同時她也履行著團隊一員的職責。每天洗水果、幫爸爸按摩、參與討論第二天的行程。

整個過程中,萱萱磨練了自己的耐力、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脾氣也變得好多了。當然,她也有著孩子氣的一面,比如從頭到尾都守著從家帶來的芭比娃娃,但是以六歲的孩子計,她的成長,可以算是驚人的。與旅途上的陌生人交談、和同齡小朋友玩耍,沿途的風物,比如黃河邊上的羊皮筏、新疆的馬奶子葡萄,都成了她不可磨滅的記憶。


歷史上的壯遊


在這次旅途後,陳守忠發現,單車壯遊也有自己獨特的樂趣,和完全的探險相比,各有風味。他也創建了自己的單車環球壯遊聯盟。壯遊被譯為「Grand Tour」,常指16世紀末,英國貴族男子完成學業後,帶上貼身男僕或家庭教師,周遊歐洲大城市,比如巴黎、羅馬、佛羅倫薩等等,離開家庭,欣賞各國文化。現代則逐步發展為歐美大學生流行的「間隔年」(Gap Year):在上大學或出國前,將壯遊作為自己的成人禮。


不過早在唐朝,我國也早有這樣的傳統。壯遊一詞就出於杜甫晚年的自敘長詩《壯遊》。其中「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常被認為是杜甫年少時欲訪日本的證據。而李白的「一生好入名山游」,王維青年時在邊塞的遊歷,都是盛唐壯遊傳統的證明。其中,李太白當年曾訪八十餘座山,途徑我國如今的十八省地界。

六歲騎行絲路——陳守忠一家的親子壯遊夢



2012年,陳萱在馬來西亞,成功登頂比玉山還高的神山。


不過唐以後隨著國力興衰轉變,青年時以此為趣的壯遊者漸漸消失。我們大眾的歷史記憶中,恐怕也只能記起明代萬曆年間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了,不過徐霞客癮頭更大,而史書也將他從小想要邊訪名川大山的志向稱為「奇癖」。


我國近代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希望續寫壯遊傳統的志士。人類歷史上徒步環遊地球的第一人,就是浙江湖州的潘德明。自1930年起,潘德明秉著「雪東亞病夫恥」的信念,耗時八年,或徒步,或騎自行車,歷經艱辛,於1937年7月返滬。完成環遊地球。期間不僅見到了泰戈爾、甘地、尼赫魯、羅斯福等名人,也曾和希特勒交流了兩日。不過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也消失在了歷史的煙塵中。


如今相對和平年代中的驢友壯遊,恐怕滋味完全不同。但是歷史上的壯遊,也不可不記。


爸爸去哪兒?


拋去從台北到西安的來回機票,一家三口的行程花費了約4萬人民幣。從西安到甘肅(蘭州、嘉峪關、敦煌)再最終途徑新疆火焰山到達吐魯番,這76天的旅程,從經濟成本上來講,一個中產家庭還是可以承受的。一趟歐洲旅行加起來,恐怕也要這個數字。但是一趟絲路騎行背後的時間成本和經驗儲備,卻不是一般家庭能夠隨隨便便積累下來的。

六歲騎行絲路——陳守忠一家的親子壯遊夢



在絲路途中,陳萱騎累了,就在路邊躺下來休息


這樣一趟旅行背後反映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也並不是一般傳統中產家庭所願意付出的。畢竟,小學一年級前的暑假,對於如今的家長和孩子來說,恐怕也充斥著學前班和輸在起跑線上的壓力。一般的家長也很難拿出兩個多月的假期。這樣的行程,對於現代城市家庭而言,是極其奢侈的。


然而,如今高節奏的城市生活,能否為這種壯遊的方式提供空間呢?在台灣,選擇壯遊的人群,除了年輕的大學生,也有退休後重新追夢的中老年人。萱萱當然是個幸運的個體。但是在國內的戶外旅遊和驢友文化方興未艾之時,家庭是否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呢?旅遊,或者說壯遊,也可以成為親子教育的一部分。陳守忠和萱萱共同書寫的這本書,就是對這種嘗試的註解。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朝鮮這六年:核武威脅逼近臨界點?
中國功夫,在何處?
據說全世界每兩秒就有一瓶香檳被打開:關於食物的冷知識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愛我中華行,民族一家親,沙甸夫妻環遊中國騎行二三事!
一路跟著主人騎行旅遊的哈士奇,網友:全網唯一沒拆過家的二哈
石家莊周邊這幾條經典騎行路線走起嘍!
牛家莊莊主:騎行,在揚州的三月里
摩托車騎行返鄉:歸家騎士,百里馳援
攜三五好友花海騎行,沉醉不知歸路
拳王梅威瑟再秀國王生活!海邊騎行,遛老虎,女友鴿子蛋鑽戒搶眼
愛上一座城 騎行在人生路上
陽春三月最美騎行路線,動「騎」來!
不負春光騎行去!陽江七大騎行路線讓你滿載而歸
雅迪E3的騎行生活 女神騎它帶閨蜜去逛街
印度窮小子騎行五個月去見瑞典貴族妻子:好萊塢和寶萊塢都在搶的版權動人在哪裡?
養馬島騎行回憶
美國女子隻身一人,帶著狗狗騎行6千里,橫穿北美
騎行最遠的百歲老人
孫子外出工作,八旬爺爺因太想念,帶著蘋果騎行三天卻遭迷路!
陝北榆林一後生摩旅騎行進藏之稻城(四)遠行,也是一場修行
黔龍戶外:騎行在路上,用車輪丈量我們的青春之路!
小北歐神話 卷五——女武神的騎行
騎行北溪河,親身體驗古老山村部落的殺豬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