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茶的歷史 中國人與茶之間的淵源已久

茶的歷史 中國人與茶之間的淵源已久

一道茶網 茶學院】根據文獻記載,中國人飲茶起源於公無前3000左右的神農氏時代,陸羽的《茶經》寫遭:「茶之為飲,發於神農氏,聞於魯周公……」

茶的歷史 中國人與茶之間的淵源已久


神農氏發現茶樹的傳說有兩種:一種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卜二毒,得荼而解之」。另一種則說,有一天神農氏在用鼎鑊煮水之時,恰好有幾片葉子飆到了水中,煮好的水呈微黃色,味道苦澀而帶甘甜,人口後生津解渴,提神醒腦。神農氏根據以往嘗百草的經驗,認為這是一種葯。陸羽《茶經》中關於神農時就已經發現茶樹的說法是以推測的口吻說的,表明神農氏發現茶樹的傳說並不可靠。不過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發現茶樹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國西南的青藏高原東緣的川滇一帶是茶樹的原產地,這一點已經得到證實,並且很多高達兩三丈的野生大茶樹就生長在這一地區。


據《華陽國志》記載,約在公元前1000年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一帶的諸侯就將所出產的茶葉作為貢品進獻。這是茶作為貢品的首次記載。


到丫兩周之時,在經典巾出現了「荼」這個字。《詩經·谷風》中寫道:「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違伊爾,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而《神農本草經》寫:「茶色白可供藥用,嫩苗可肖蔬菜」,可見荼是種苦藥,也是苦菜,其功效與茶很類似。不過當時並沒有「茶」這個字,而「茶」這個字是直到唐代陸羽著《茶經》才普遍流行開來的。


春秋時期,晏嬰輔佐齊景公時有「食脫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茗荼而已」,這是茶葉作為菜肴湯料供人食用的記載。「荼」、「茶」二字的轉變 在(九經)中並沒有「茶」這個字,而且在後來的(班馬宇類)中也並沒有收進」茶」字,在別的很多典籍上也均沒有」茶「字。由此可見,在古時一直都沒有「茶」這個字,但是,在當時卻是有茶的,用以替代「荼」的就是」荼」字。一直到了唐代才但是,在當時卻是有茶的,用以替代「荼」的就是」荼」字。一直到了唐代才將「荼」宇減掉一畫,變成茶字,而「荼」之讀音也發生了變化。到了唐朝時的「茶聖」陸羽在其所著的(茶經)中,才用到了「茶」這個宇,但是唐岱嶽觀王圓題名碑上,還是兩次提到「荼」字,這就看出,在唐時,「茶」字也並未普及。「茶」字的讀音一直到粱才發生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南北朝時期茶葉的發展之路
什麼是花草茶 花草茶的保健功效怎麼樣
花草茶怎麼存放 花草茶完美保存方法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悠久的羽扇
韓國人的歷史觀中除了太陽不是韓國的,剩下都是韓國的,已笑噴
非洲的美女國,歷史悠久
普洱茶和香港的歷史淵源
那些和中國撞名的越南城市,與中國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淵源?
歷史長河中的孟子和中國的未來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國——南越王國的千古之謎
在外國歷史書中,你的祖先可能是韓國人、越南人或土耳其人!
跟中國一樣歷史傳承悠久的國家,世界上教眾最多的聖城,神秘古老
歷史的今天;愛國詩人 陸遊逝世
中國四大名錦誰的歷史最為悠久
歷史悠久的茶杯:斗笠杯
中華歷史上的五大悲劇,崖山之後無中國,漢人永不磨滅的記憶
中國十大名茶,歷史來源
元朝滅亡之後的蒙古帝國是怎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的?
他是英國歷史上最長時間的王儲,還是英國最成功的畫家之一
華夏之子、中華之魂,中國歷史上稱的上偉人的三個「領路人」
中國歷史上難以抹去的爭議人物,體味謀國者的雄才與悲哀
蔡志良、廖園園:「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論歷史記憶的喚起與青少年政治認同的培育
木造像,中國歷史上最直抵人心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