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不管他吃飯、說話、走路,做什麼都看不慣,這可能也是源於前世的因緣吧。特別提醒大眾在修行過程中,當自己遭受違緣時,應該轉為道用;當別人遭受違緣時,應該觀悲愍心,千萬不要幸災樂禍,這一念心會給自己將來修行接下新的違緣。在生活中學佛者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先人後己的慈悲心腸。這樣就會得到眾生良好感情,友好情誼。佛典有個故事: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近中午時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佛陀見不遠處有塊瓜田,就請阿難尊者去化緣西瓜讓大家解渴。
阿難尊者聽從佛陀的指示來到瓜田,見到田裡有位年輕女子在看守西瓜,於是阿難上前和女子商量布施個西瓜,阿難尊者話未說完,那位女子便惱怒地拒絕了阿難的請求,並惡言惡語地要阿難趕快離開瓜田。
尊者失望地回到樹下,佛陀一點不驚訝,且微笑著對迦葉尊者說:「迦葉,換你去化緣!」阿難心想,那女子都已經不肯布施,迦葉尊者又怎能化緣到西瓜呢﹖迦葉尊者聽到阿難尊者化緣不成的消息,自己心裡也沒多大把握,但因受了佛陀的囑咐,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著甚深意涵,便起身前往瓜田。沒想到,瓜田中的女子一見到迦葉尊者,就很高興的站起來向尊者頂禮,並頻頻詢問尊者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是否需要食物以供充饑?迦葉尊者還未開口化緣,女子即主動挑了一顆最好最大的西瓜,供養尊者。阿難見迦葉抱著大西瓜回來,心中正感到納悶的時候,佛陀即為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說明兩人過去生的因緣。
數萬大劫以前,迦葉與阿難同為出家眾時,兩人經常結伴去行腳參訪。一天,阿難走在前,迦葉在後,行經的道路上正好有隻死貓,由於時值盛夏,死貓的屍體已出現腐臭的味道,且身上滿是蟲蟻,正在嚙食著死貓身上的腐肉。阿難一見到這隻死貓,立刻摀住鼻子,匆忙地離開;爾後,迦葉看到死貓,即慈悲的為它三皈依,並在路旁挖了個坑洞,將貓埋葬,祝願它能早日超生善道。
說完過去生的因緣,佛陀便對兩位尊者開示道:「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過去的死貓投胎轉世而來,因為當時迦葉為其皈依祝願的關係,所以得為人身,因此她一見到迦葉就心生歡喜。而阿難因為一念嫌惡的心,所以不但化緣不到瓜,反而還遭受辱罵。」聽完佛陀的開示,兩位尊者更對因緣果報的道理深信不疑。
佛法中常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想擁有光明順遂的前途,就要靠平時廣結善緣,具足善因善緣,則作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就。


※走人少的路,離成功更近
※願力變事實-往生者的託夢
※人生在世 眼明心卻盲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呢?
※生死一念間
TAG:聚焦實事 |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大安法師: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當你未成佛的時候,先得結人緣、幫助別人
※逞英雄這種事,成了得道成佛,沒成服輸背鍋。
※人人都會成佛,卻不是人人都能成佛
※石成佛像,人成佛
※他也是悟空,禪緣善心,死後肉身成佛的奇人!
※無論你是「成仙」,還是「成佛」,都必須先把「這條脈道」給打通了再說!
※成佛,是約束自己,成魔,是抱怨別人!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在其他五道成佛,而是降生在人間成道?
※六道中,除了「人」之外,也都可以成佛嗎?
※殺豬不成,屠夫成佛
※先成佛,再談佛系
※先悟道後成佛,他目不識丁,卻創作了比肩釋迦佛祖佛說的佛經
※佛為何到最後才講「人人都可以成佛」
※魯智深憑啥成佛?因為一項獨有的氣質,那是成佛慧根,其他人均無
※人人皆可成佛
※孫悟空成佛後,猴哥結局如何?
※孫悟空的4個師父,害他成妖,教他成聖,度他成佛,此人坑他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