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傅璇琮重要著述年表

傅璇琮重要著述年表

1964年 編《楊萬里范成大資料彙編》(中華書局)


1978年 編《黃庭堅和江西詩派資料彙編》(中華書局)


1980年 著《唐代詩人叢考》(中華書局)

1982年 著《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中華書局,合著)


1984年 著《李德裕年譜》(齊魯書社。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修訂。中華書局2013年再修訂)


1986年 著《唐代科舉與文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修訂)


1987年 著《宋人絕句選》(齊魯書社,合著);主編《唐才子傳校箋》(中華書局1987—1995年)

1988年 主編《唐代文學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2006年)


1991年 主編《唐代文學研究年鑒》(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2004年)


1992年 著《河嶽英靈集研究》(中華書局,合著);著《唐詩論學叢稿》(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修訂。京華出版社1999年再修訂)


1996年 著《唐人選唐詩新編》(陝西人民出版社,合著。中華書局2014年增訂);主編《唐詩研究集成叢書》(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 著《濡沫集》(湖南人民出版社。京華出版社2013年增訂);主編《中國古典文學史料研究叢書》(中華書局1997年陸續出版)

1998年 著《當代學者自選文庫·傅璇琮卷》(安徽教育出版社);著《唐五代文學編年史》(遼海出版社,合著,2013年修訂);主編《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齊,合作主編)


1999年 主編《中國詩學大辭典》(浙江教育出版社,合作主編)


2000年 著《李德裕文集校箋》(河北教育出版社,合著)


2001年 主編《中國藏書通史》(寧波出版社)


2002年 主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齊,合作主編)

2003年 著《翰學三書》(遼寧教育出版社,合著);主編《全宋筆記》(大象出版社2003年起陸續出版,合作主編)


2004年 著《唐宋文學史論叢及其他》(大象出版社);主編《唐代文學研究論著集成》(三秦出版社,合作主編);主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出版社,合作主編);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遼寧人民出版社,合作主編)


2005年 著《唐翰林學士論傳(盛中唐卷)》(遼海出版社);主編《書林清話文庫》(河北教育出版社,合作主編);主編《二十世紀中國人文學科學術研究史叢書》(福建人民出版社,合作主編)


2007年 著《唐翰林學士論傳(晚唐卷)》(遼海出版社)

2008年 著《書林漫筆》(北方文藝出版社);著《學林清話》(大象出版社)


2009年 主編《宋登科記考》(江蘇教育出版社);主編《中國古代詩文名著提要》(河北教育出版社);主編《寧波通史》(寧波出版社);主編《中國古籍總目》(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012年)


2010年 著《治學清歷》(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著《當代名家學術思想文庫·傅璇琮卷》(萬卷出版公司);主編《王應麟著作集成》(中華書局2010年陸續出版)


2011年 主編《宋才子傳箋證》(遼海出版社)


2014年 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016年,合作主編)


2015年 著《中國當代名家學術精品文庫·傅璇琮卷》(東北大學出版社);著《書林清話》(大象出版社)


2016年 主編《國家圖書館藏地方志珍本叢刊》(天津古籍出版社,合作主編)


(本年表由清華大學「傅璇琮文庫」供圖製成)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04日 1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梅葆玖逝世周年紀念展舉辦
涉嫌損害歐盟領導人形象的波蘭名譽領事被停職
羅清啟:空調業正迎來史上最大危機

TAG:光明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楊良志︱《白石老人自述》的著述出版:八十多年的艱辛與不易
宋春舫和他的論劇著述出版
王輝斌:陸羽著述考實
著述豐贍 包羅萬象!南懷瑾先生已出書目大全
方起英及其著述
也談陳寅恪著述中的「西典」
修造著述功圓滿之筆耕不輟著萬言
刪述六經——孔子對文獻的整理與著述
讀懂彝族,林耀華著述堪稱奠基之作
郭璞著述的葬經原文與凌通老師的白話釋義(上篇)
郭璞著述的葬經原文與凌通先生的白話釋義(上篇)
王陽明:著述愈多,失真愈遠(圖)
展覽預告:回陝十年——韋賓畫學著述暨繪畫作品展
印光法師:當熟看凈土十要,此凈土著述之菁華也
《岩窟藏鏡》及其他著述
錢穆潛心著述
回陝十年——韋賓畫學著述暨繪畫作品展
關於耶穌兄弟的異教著述
修造著述功圓滿之年已耄耋猶不歇
老子為什麼著述《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