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後人為何屢出讀書人,只因范仲淹曾經幹了一件善事,澤被後世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范仲淹竟然這樣看待風水堪輿術
北宋名臣范仲淹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不但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豪邁千古的話,還有許多絕妙好詞傳世,其中既不乏「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婉約名篇,也有「羌笛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開豪放派先聲的邊塞詞。
范仲淹生活的北宋年間,正是堪輿風水學興盛的時期。
范仲淹墓園位於號稱蘇州「鎮山」的天平山,山位於城西二十里處,山頂正平,最初名為「望湖台」,是眺望碧波萬頃煙波浩渺太湖勝景的最佳地。
因為有范仲淹的墓園在此間,蘇州人也稱天平山為「范墳山」。為什麼范仲淹會葬在這裡,有一則流傳至今的傳奇故事。
甲乙二人是兒女親家,甲的壽穴在天平山,乙相中了;而乙的壽穴在甲眼中看來也是塊風水寶地。一天兩人喝酒,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這個事情,你情我願之下商量妥了互換壽穴。
乙換了壽穴後,又請風水先生來相度。
風水先生看過之後大驚失色,原來,那裡確是風水寶地,但四周有錐形巨石呈環狀包圍壽穴,這種格局在風水學名為「萬劍穿心」,乃是大凶之兆。
乙一聽,心生悔意,於是找到甲要求換回去。甲聽了一口回絕,大家都是成年人好伐,你這麼做事情不是扯犢子嗎?他妻子已經葬到那裡入土為安了,換來換去還得折騰死人。
甲乙二人言語不合,鬧得不可開交就經了官府,官司自然是乙輸。乙輸了官司不肯善罷甘休,三番五次的去甲家中無理取鬧,親家變成了冤家。
恰在此時范仲淹回鄉省親,乙聽說後主動登門請他主持公道。
范仲淹也覺事情棘手,斟酌再三道:事情全是因為風水引起的,我是不信這些的。這樣好了,我在蘇州也有壽穴,明天你隨我去看看,如果願意,我和你交換如何?
乙看過後,很是滿意,於是欣然同意交換。
據說,就在立券簽字畫押的當天晚上,天平山上電閃雷鳴、風雨大作。
第二天人們去看,發現壽穴周圍的錐形巨石全都矗立起來,由「萬箭穿心」變成了「萬笏朝天」的絕佳風水寶地。據說,范仲淹後世子孫昌盛,與他換壽穴有關。
范仲淹不在意自己的壽穴,但對宗祠不敢馬虎。
范仲淹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因范仲淹母親為庶妻)帶著他被迫改嫁朱家(范仲淹未進士及第前名為朱說)。范仲淹發憤讀書,貴顯之後認祖歸宗,以德報怨,用薪俸購置良田以為義莊,周恤范氏宗族貧寒之人,並修建范氏宗祠。為建宗祠,范仲淹請來了風水先生擇地。風水先生堪測了一塊地後,告訴他:這是一塊極佳之地,如果建宗祠,子孫後代都出讀書人,而且可以出將入相。
范仲淹一聽,這麼好的地方,怎麼可以讓范姓一族人用呢。於是為宗祠另外擇地修建,在這塊地上修建了一座學堂。
這座學堂就是著名的范氏義學,培養出了無數的青史知名人物,其中助滿清定鼎中原的范文程就是范仲淹子孫。


※隋朝太子楊勇一孫子,整天煉丹想成仙,終於有一天一大神登門拜訪
TAG:唐風宋月 |
※朱元璋最敬佩此人,曾經一句話救活了無數的讀書人,後世尊稱她為
※此人是讀書人心中的偶像,卻因這句話被朱元璋痛罵,將其趕出孔廟
※讀書人是如何處世的,這一點女人都應該知道
※他是讓袁世凱頭疼的讀書人,不能打不能罵,被囚後一個月花銷特多
※那個勸岳飛後人造反的讀書人,後來怎麼樣了?
※作為一個讀書人,如果不知道這兩句詩的出處,可就貽笑大方了
※後來才知道,我們終究只是說書人娓娓道來的故事裡,愛而不得的無可奈何
※千萬善待屢試不中的讀書人,因為他們發起狠來皇帝也怕
※此人本可以效法漢武帝,卻殺一個讀書人被人罵?董卓是他手下敗將
※康雍乾三帝,每一個都被史家稱讚,但對讀書人的態度卻讓人意外?
※大學還在,讀書人沒有了,先生也沒有了
※這身穿搭厲害了,褲子破到沒法縫,蔡依林卻自稱俏皮讀書人
※青年節還在,讀書人卻沒有了!
※古代窮人為何讀不起書?看完嚇到我了,現代讀書人真幸福!
※讀書人的錢都貪,事發後官員翻遍角落未果,自爆2千萬白銀都在這裡
※李白有多狂?他曾寫下一首詩,嘲諷天下讀書人不如一個不識字的人
※古代為什麼富人更喜歡和讀書人結婚,原因竟然是這樣,不知道還真不能隨便說
※他是大漢最後一位忠臣,卻因錯殺一位讀書人,青史永留罵名
※他是清代著名詩人,卻寫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道盡讀書人的辛酸
※此人是最悲劇的讀書人,剛剛考中狀元,就被皇帝下聖旨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