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各族愛國將領之二:蒙古族抗英將領裕謙

大清各族愛國將領之二:蒙古族抗英將領裕謙




大清各族愛國將領之二:蒙古族抗英將領裕謙

尹侖

裕謙(1793-1885年),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愛國主義者,也是近代蒙古族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裕謙原名裕泰,字魯山,號舒亭,蒙古鑲黃旗人,博爾濟吉特氏(博羅忒氏),一等公班第曾孫,察哈爾都統巴祿之孫,出身於將門世家。裕謙的曾祖班第,一等公,乾隆二十年(1755)任定邊將軍,西征准葛爾,後被叛兵包圍,自刎而死。裕謙是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的進士,選為庶吉士,先後任禮部主事、禮部員外郎。道光六年(1826年),任湖北荊州知府,後任武昌知府、荊州施道。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江蘇按察使;十九年(1839年),任布政使,又署江蘇巡撫,不久實授。

道光年間,英國商人向中國走私鴉片日益猖獗,毒害國人。裕謙把查禁鴉片當作為官的重要職責。他說:「方今最為民害者,惟鴉片煙一項……鴉片煙上干國憲,下病民生,數十年來銀出外洋,毒流中國,患甚於洪水猛獸。」道光十三年(1833年),裕謙在任荊宜施道時,共緝拿煙犯1000多名。道光十八年(1838年),時任江蘇按察使的裕謙堅決支持禁煙派,並通告江蘇各地嚴查密訪煙犯,嚴厲打擊煙販、煙民;在城鄉張貼布告,限期銷毀煙具,逾期從重懲罰;嚴查漕船在上海口岸和長江走私煙土。從上海口岸到各府、州、縣破獲走私販賣煙案數百起,繳獲煙土數以萬兩計,禁煙取得顯著成效。道光十九年(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江蘇巡撫裕謙大力配合查辦煙案,打擊包庇煙販的不法官吏,使江蘇成為僅次於廣東取得禁煙成果的省份。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鴉片戰爭爆發。六月,英軍攻陷定海,江、浙沿海告急。時任兩江總督伊里布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浙江,裕謙即以江蘇巡撫署兩江總督。與伊里布相反,裕謙在兩江總督任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筆。裕謙認真部署寶山、上海、崇明的海防,同時上疏朝廷要求出兵收復失地。他在奏摺中寫到:收復定海有四無可慮,六難緩待;英軍雖然船堅炮利,但其犯兵家之忌者有八,其敗可待;雖然在海上與英軍爭鋒不利,但一旦到了陸地上有時就在我們這邊。

十二月,沙角、大角炮台失守,他又上疏,奏劾琦善犯有「張皇欺飾」、「弛備損威」、「違例擅權」、「講究苟且」、「失體招釁」五大罪狀。裕謙的奏疏,影響廣泛,備受稱讚。林則徐也擬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親自謄錄了一遍,並作了密密麻麻的圈點。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裕謙為欽差大臣,督辦浙江戰事,不久實授兩江總督。他奏准朝廷改定海為直隸廳,增調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協助定海總兵葛雲飛,共守定海,並「手緘密諭,付臨陣啟視,退者立斬」。為了激勵鬥志,他將通敵的四名漢奸斬首示眾。裕謙常親臨駐軍,按營查驗,特別稱讚江南提督陳化成不分寒暑,與士卒同甘苦,治軍號令嚴明,訓練部屬演放炮位,皆能致遠有準。大戰之前,他先安排好家眷,跟幕僚說,「勝,為我草露布;敗,則代辦後事」。七月初十日,英軍攻佔廈門。裕謙即在關帝廟和天后廟對神宣誓:「勿以退守為辭,離城一步;亦勿以保全民命為辭,受洋人片紙。不用命者,明刑典刑,幽遭神殛」。八月,英軍兵船環繞崇明,居心叵測,裕謙督率鎮將埋伏兵勇,兵民同心協力,持械以待,毫無懈志。八月十二日,英國侵略軍3萬多人分乘29艘軍艦,大舉入侵定海。裕謙親自指揮三總兵,率5000兵勇與侵略軍浴血奮戰6晝夜,痛殲英軍一千數百人,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八月十七日,英軍對定海發動進攻,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三鎮總兵和多數兵勇壯烈殉國。

 十月十日,英艦20餘艘攻鎮海。在猛烈的艦炮火力掩護下,英國步、炮、工兵及來複槍手共400餘人,以其裝備優勢,三路登陸與守軍展開激戰。裕謙親自上城擂鼓督戰,鼓舞士氣。但是,浙江提督餘步雲拒不執行裕謙「相機援應」的命令,二十六日凌晨,英軍數千人分路進犯鎮海的門戶金雞嶺和招寶山,裕謙「親援枹鼓」,督戰威遠城。當日自辰至午,金雞山官兵奮力抵抗,擊斃英軍數百人,戰鬥非常激烈。「時金雞山、招寶山前後及北城後海等處,炮聲齊發,彼此轟擊,煙火漫天。」貪生怕死的敗類餘步雲竟然臨陣不命令士兵開炮,甚至單騎上城,謁見裕謙,以「保全數百萬生靈」為詞,請派外委陳志剛前往英艦求和,以「暫事羈糜」。裕謙指責他「苟且旦夕,況有傷國體」。後來,餘步雲又登城向裕謙哀求:「以伊一人身死,分所宜然,但家中妻子兒女三十餘口,實屬可憐!」裕謙對他說:「兒女情長,英雄不免,但忠義事大,此志不可奪。」裕謙臨危不懼,召開官兵宣誓,兵士氣高昂。他登上招寶山督戰,誓死與鎮海共存亡。官兵奮勇抗敵,擊斃英軍數百人。裕謙在城頭一面指揮守軍向侵略者猛烈開炮,一面命令總兵謝朝恩集中兵力合擊。經過幾個回合的戰鬥,斃敵多人。這時,裕謙決定改分路迎敵為扼守合擊。英軍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從金雞山、招寶山背面的小港口強行登陸,從金雞山後佔領山樑,又從招寶山後繞到山前,配合艦隊炮擊,構成三面夾攻之勢。在英軍登上招寶山的緊急關頭,餘步雲不戰而逃,狼山鎮總兵謝朝恩戰死,招寶山、金雞山失守,英軍佔領威遠城,用大炮俯轟鎮海,掩護英軍攀梯登城。清軍終因寡不敵眾,全線潰散。此時,裕謙自感大勢已去,回天乏術,乃下城囑副將將欽差大臣印送巡撫劉韻柯,將預立遺囑交親兵送家屬,自詣文廟,整衣拜闋後,裕謙向西北朝廷叩頭謝罪,憤投泮池自盡,以身殉國,實踐其戰前與城池共存亡的誓言。裕謙投池不久,被一士兵發現救起,然已昏憊不省人事,輿送寧波,尚有微息,復由幕友護送乘船去餘姚,途中仰藥盡節,殮於杭州,是年49歲。

裕謙殉國後,咸豐帝為旌其忠烈,特撥銀為其修建墓地。道光帝贈裕謙太子太保,予騎都尉兼一等雲騎尉世職,附祀京師昭忠祠,於鎮海建立專祠,謚靖節。裕謙殉國後,舉國肅然。當時的文人徐繼畲在其《致趙盤文明經謝石珊孝廉書》中寫道:「八月中旬,重陷定海,定海百姓,兩年中兩遭大劫,可為悲痛!下旬陷鎮海……殉難者欽差大臣裕謙,此公豪傑之士,以滅賊自任,力竭而死,天下悲之!」後人評論裕謙在鴉片戰爭中的歷史地位,僅次於民族英雄林則徐。裕謙遺著有《勉益齋偶存稿》、《勉益齋續存稿》、《裕靖節公遺書》等,刊行於世。裕謙墓位於今天北京市順義區後沙峪鎮吉祥庄,原有享殿,石碑,石柱,望天吼,石羊等建築,今已無存。為紀念裕謙以身殉難的愛國精神,泮池已列為鎮海口海防歷史遺迹之一,加以保護,供人憑弔。




裕謙在民族危亡形勢下,堅決抗擊外國侵略者,保衛祖國海疆,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將領。

紀念兩江總督、太子太保、一等雲騎尉蒙古族抗英將領裕謙將軍

—— 尹侖

馬蹄聲踏過冰冷,殉國以身,

投泮池別過今生,來世再相等,

如何辨認,馬革裹屍不歸人,

留下最後的回聲:「勝,為我草露布;敗,則代辦後事」。

定海城夜色陰森,搖曳著馬燈,

招寶山一抹黃昏,風中的忠魂,

生死一輪,回眸今生,

聽風吹聲,聽你說,歷史封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貝勒府 的精彩文章:

盤點徐曉東說的過話,真是驚人!

TAG:福貝勒府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3大騎兵:愛國英雄、民族英雄、世界英雄
革命家、著名彝族抗日愛國將領黑虎將軍張沖
一代英豪班洪王:忠貞愛國抗擊英寇,率領部民為國守邊疆
張濤:弘揚五四愛國精神 擔當民族復興大任
夜讀丨中國古代九大愛國詩詞
戰鬥民族愛國 英警方希望本國球迷尊重俄英雄城市
十五首經典的愛國詩篇,傳達著中華民族的主旋律,千古流傳
他是國民黨高級將領,外號涪陵王,抗擊日軍最狠的愛國將領
珍藏版!我國古代愛國民族英雄都說過什麼豪情壯語呢?
蘇聯的匈牙利士兵:偉大愛國戰爭中最殘酷的納粹分子
帶你去旅遊之原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和愛國將領張學良的張氏帥府
「民族魂」的愛國詩篇
歷史傳說: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愛國英雄是誰?
民國富二代的生活:愛美酒、美食更愛國,大量古籍善本全部捐獻國家!
愛國將領蔣光鼎的八字解析
民國軍閥也愛國,此人收復外蒙古,卻被馮玉祥暗殺
「將門少爺」托爾斯泰:尚武和愛國,是他們家族的傳統
鄭律成小傳:為中國和朝鮮兩國譜寫軍歌,為音樂而生的愛國者
偉大愛國詩人文天祥的草書,清新脫俗豪邁俊逸
抗戰愛國英雄,珍貴的歷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