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啃瓜果,這些常吃的熱帶水果竟然都跟佛教有關!
立夏
水果
今天是立夏節氣,
標誌著夏天正式開始啦!
夏天是個水果豐富的季節,
很多熱帶水果
和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
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據釋迦族一個傳說記載:印度太古時代有一個稱為瞿曇大仙的仙人,擅長巫術。 《大日經疏》第十六卷說,瞿曇仙人在虛空中行欲,帶有二滯之污,落在地面上就生出甘蔗,經日光炙烤,生出了兩個孩子,其中一個便是釋迦王,因此,甘蔗也被稱為釋種。
據《維摩詰經·法供養品》記載,三千大千世界,廣大無邊,釋尊如來充滿世界各處,就如同甘蔗、竹、稻、麻、叢林等無處不有一樣。
南傳佛教有過午不食戒律,但喝果汁是允許的,甘蔗汁便是其中之一。
根據《雜阿含經》卷十記載,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佣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鋒,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維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
佛經中還用芭蕉的偽莖來比喻構成身心虛幻不實的「五陰」。 如安世高譯《五陰譬喻經》:「沫聚喻於色,痛如水中泡,想譬熱時炎,行為若芭蕉。」佛經中多引芭蕉喻「空」。
檳榔在佛教中,一般做供養使用。《三藏傳》記載,玄奘大師剛剛到中印度那爛陀寺學習的時候,每天可受檳榔子20顆、步羅果120顆,龍腦香一兩,豆蔻20顆,大米一升等物的供養。
《文殊師利所問經》中,檳榔是35種大供養之一。「燃燈、燒香、塗身、塗地、香末香、袈裟及傘,若龍子幡並諸餘幡,螺鼓、大鼓、鈴盤、舞歌以卧具,或三節鼓、腰鼓、節鼓並及截鼓。曼陀羅花持地、灑地、貫花懸繒,飯水漿飲可食可啖。及以可味香和檳榔楊枝浴香,並及澡豆,此謂大供養。」
木瓜梵文音譯是優樓頻螺。《大智度論》卷三十四記載,釋迦牟尼佛曾住在優樓頻螺樹林里,每天吃一麻一米。此文描述的便是佛陀在成道前,在木瓜樹林中修行的場景。
。
。
。
因緣和合
還有
它們
憑長相而跟佛教有關
釋迦又名番荔枝,因外形類似佛像頭部而得名。主要產自台東等地,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亦有種植,每年秋季至次年開春都有出產。釋迦果肉乳白色,富含維生素A、B、C及蛋白質、鐵、鈣、磷等,促進消化。也可切塊做成各種冰飲。
佛手,顧名思義其形狀如佛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很多人的喜愛,並且被認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珍貴植物。
佛由心生,一草一木皆有佛性。
在我們享用美味的水果時,要有一顆感恩之心,不能隨便糟蹋、浪費。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飯都吃不上,我們能有如此之多的水果吃,實在是福報。因此,切莫浪費。
來源:經藏之聲
溫馨提醒
《佛教文化》雙月刊,
國內公開發行的佛教文化類期刊。
2017年新刊,歡迎預訂哦~
(店內還提供2011年至今的過刊出售,折扣給力,還包郵哦!)
《佛教文化》雜誌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4-2881
國內統一刊號/CN11-2619/B
趙朴初先生創辦
中國佛教協會主辦
全國公開發行佛教文化類權威雜誌
關注當下
關注現實
關注佛教文化藝術
全面報道當下佛教弘法事業
立體展示佛教文化藝術魅力
生動反映當代佛教生活
雜誌社淘寶官方店鋪:朵荷小軒


TAG:佛教文化雜誌 |
※熱帶都吃什麼水果?
※這個熱帶水果,人們把它稱為芒果,吃起來香甜又解渴
※「馬尿」里竟然有熱帶水果香氣?又想騙我喝啤酒!
※這種熱帶水果你認識嗎?外形似球,果肉金黃粉糯,熟透才能吃!
※來自熱帶的「安眠水果」,傍晚吃幾粒,助你漸漸擁有好睡眠
※水果獵人的冒險:熱帶雨林找奇珍異果,曾因吃野果說不出話
※不想過冬,厭倦沉重,就飛去熱帶的泰國吃吃吃
※種在院子的幾種熱帶盆栽水果,觀賞性和實用效果都很棒
※好吃的熱帶水果——山竹
※它被稱為「熱帶水果皇后」,能減肥瘦身,吃過的都是小土豪!
※常見的熱帶蘭花,都是那麼美麗!怎麼養呢?
※將你愛吃的泰國熱帶水果,做成最美味果脆,入口都是甜蜜
※世界上最稀有的5種熱帶水果,你吃過哪一種?
※泰國對於水果的做法玩出花了!網友:熱帶水果真的是便宜
※這水果是「熱帶水果之王」,做成飲料經常喝,香濃醇厚,越喝越香
※受人喜愛的「熱帶水果之王」,這幾種不同做法讓你更愛它
※泰國最新鮮最便宜的熱帶水果,都藏在這裡!
※菠蘿季,吃完的菠蘿頭不要丟啦!這樣做輕鬆收穫熱帶盆栽哦!
※熱帶水果吃多了,也容易上火?怪你沒注意這一個竅門
※迪麗熱巴膽子也真是大,一身純白就敢走進熱帶雨林,這也太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