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的「小兒健脾益氣方」 治小兒病的大醫之法
點擊關註:中醫育兒頭條號最放心、便捷的中醫育兒指南兒童健康資訊的最佳專業平台
兒科大家劉弼臣教授認為小兒素秉不足、脾胃虛弱,或大痛久病之後,脾胃受損,或由上述脾胃病久治不愈,漸成虛證。脾胃虛弱,受納、運化功能減弱,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則氣血津液匱乏,無以充養肌膚,故有形瘦;形與神俱,形不足故神不足;脾失健運,水濕內生,所以大便稀且夾有不消化之物或食後作瀉。呂長江認為小兒厭食,還有一類屬脾胃虛弱者,其因可由脾胃餒弱,或病後脾胃之氣未復,或厭食日久,耗傷脾氣,脾虛失運而然,是證可見:納食少思,久延不愈,形體瘦弱,喜自汗出,面色咣白,大便時溏,時有腹脹。治當健脾益氣助運。
劉弼臣驗方
藥物組成:太子參10g,黃芪15g,茯苓10g,炒白朮10g,白芍10g,炙甘草3g,青陳皮各3g,半夏5g,焦三仙各l0g,炙雞內金l0g,香稻芽l0g,連翹l0g。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小兒厭食(脾胃虛弱型)。
呂長江驗方
藥物組成:党參、茯苓、懷山、芡實、蓮子、扁豆、石斛各6g,木香3g。
李尤龍驗方
藥物組成:党參9g,白朮9g,茯苓9g,甘草3g,水半夏6g,陳皮6g,木香3g,砂仁3g,神曲10g,炒谷麥芽各l0g,公丁香3g,甘松3g,五味子3g,麥冬9g。
功效:健運脾土,理滯寬中。
主治:疳證(脾失健運型)。
時毓民驗方
藥物組成:藿香、佩蘭、白朮、茯苓各9g,生薏仁、懷山藥各15g,雞內金、陳皮各4.5g。火麻仁、神曲、炒麥芽各9g,甘草3g。
功效:健脾益氣化濕。
主治:疳證(脾虛型)。
王正字驗方
藥物組成:黃芪15g。白朮l0g,雲苓、使君子、雞內金、焦三仙各l0g。玉片、連翹各9g,防風6g,枳實8g,莪術、石決明、半夏、陳皮各6g。
功效:益氣固表,健脾和胃,消導殺蟲。
主治:疳積(脾虛夾積型)。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中醫智庫」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名家醫案、養生膳食方


※小兒癤病的中醫治療
※小兒咳嗽的中醫診治
※治療小兒夜啼的中醫秘方
※中醫治療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的中醫保健
※小兒病,中醫行
※小兒睡覺多汗的中醫食療方
※中醫兒科:小兒各個系統常見疾病的中醫辨證論治方法匯總!
※小兒患了咳嗽、氣喘,中醫有妙招!中醫淺談小兒氣管炎的防與治
※中醫辨治小兒多汗
※「育兒幫」小兒「腎病」,中醫食療有妙方
※治療小兒厭食的小兒推拿方法
※中醫養生:中醫治療小兒夜啼7大藥方,建議收藏
※壹賢中醫:親身用過的小兒感冒的防治方法大全
※小兒癲癇病能治癒嗎?北京治療兒童癲癇的醫院
※中醫小妙招——治療小兒發熱
※常見腦病的中醫治療——小兒多動症
※中醫四縫穴,治療小兒厭食!
※中醫:小兒鼻根青與脾胃疾病
※小兒養育中醫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