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小昭 時拾史事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胡瓊以鐵布衫功夫聞名,這招「電鑽太陽穴」是他的絕技。

太極MMA對打後續:徐曉冬在擊敗太極拳師魏雷以後已經成為許多人眼中的「武林公敵」,各派人馬都向他發下戰書,要和他決鬥。令人難以想像的是,一名外號「中國鐵布衫第一人」的少林弟子胡瓊也來參一腳,他叫囂道,「徐曉冬有種用電鑽鑽太陽穴,如果鑽破,我就服輸,認同徐曉冬功夫了得!」

——看到這條新聞我除了無言以對,就是沉默流淚。

其實說到中國功夫,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少林寺和少林武僧。無怪乎少林弟子要站出來以武林姿態懟徐曉冬,然而歷史不是武俠小說,那麼少林寺的盛名和「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神話究竟是怎樣煉成的呢?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一. 達摩祖師和《易筋經》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公元4世紀末期,游牧民族鮮卑建立北魏,大力推崇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杜牧)據《魏書?釋老志》記載,北魏末期,全國已有寺院三萬多座,少林寺的建成正是在這個佛教興盛的好時候,「魏西竺中印度佛陀禪師志愛嵩岳。帝勅就少室山建少林寺居。師度弟子僧稠慧光」。(《氏釋稽古略》元·覺岸)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495年),為了安頓從西域來傳教的印度僧人跋陀,下詔在嵩山少室山陰建造了一座寺院,取名「少林寺」。

後來,一個外國和尚「菩提達摩」,也就是傳說中的菩提老祖,呃,不對,是達摩大師的到來,讓少林寺一躍成為當時禪宗傳播的中心。禪宗跟佛教其他宗派不同,禪宗講究「識心見性」不主張讀經,也不提倡繁瑣的儀式,「不立文字、觸物即佛」。比如抱美女過河「我早已放下你還抱著」和茶杯滿了還要繼續倒水說」你心中的杯子滿了我給你說佛法你如何聽得進去」的高僧們就是典型的禪宗風格。

這個達摩大師不僅被中國佛教禪宗當作開山祖師,傳說中他還是少林武術的創始人。據《舊唐書·方伎傳》(宋.歐陽修、宋祁等)載,達摩大師作為天竺國的王子,他本該成為霸道君王,卻為了護國而出家,去了南海得到釋迦牟尼佛祖親自傳授禪宗妙法,有印著佛祖logo的衣缽為證!他來中國後先到了南朝的梁帝國,跟與梁武帝蕭衍有一次相當不愉快的會面...後到了北魏帝國,並「隱於嵩山少林寺」。如今少林寺還有很多關於他的遺迹、遺物,如千佛殿前的「達摩亭」、少室山腳下的「達摩庵」、少室山頂上的「達摩洞」、「面壁石」等。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少林寺內的達摩像

但是他跟少林武術有什麼關聯呢?---並沒有。在《洛陽伽藍記》《高僧傳》《續高僧傳》,以及《舊唐書》《景德傳燈錄》等跟達摩大師有關史料中,均沒有提到達摩與少林武術有關,甚至連他跟人打鬥有武功的記載都沒有。把達摩與少林武術聯繫在一起的是一本叫《易筋經》的「武學」著作。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在《易筋經》序里,說達摩面壁九年後登仙了。少林寺僧人在他面壁處發現一個石箱子,內有他的遺物:以梵文寫就的《洗髓經》和《易筋經》。僧人們將《易筋經》譯出一小部分,發現是一本武功秘籍並修鍊其武功。後一個叫般剌密諦的天竺僧人將《易筋經》全部譯出,輾轉傳給隋末唐初「風塵三俠」中的虯髯客,虯髯客又傳給義妹紅拂女的丈夫李靖。李靖去世後過了數百年,又傳到了一個自稱抗金名將岳飛師傅的老和尚手裡,這個老和尚把書傳給了牛皋,他為什麼不傳岳飛呢?據說是因為他早就看出岳飛「名雖成,志難竟」...虯髯客是唐傳奇虛構出來的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而且據武學考據家唐豪考證,《易筋經》里有很多道家陰陽採補的方法,完全違背了漢傳佛教的戒律,是後人偽作。

既然不關達摩大師的事,也沒有武林秘籍《易筋經》,那麼,少林武學和少林武僧的盛名又是從何而來呢?

二.少林僧兵和統治者

經歷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60—578在位)滅佛運動的少林寺受到很大衝擊,駐寺僧人流亡,寺院荒蕪頹敗,少林佛法凋零。但佛教在總體上的發展和寺院在地方上的勢力都是「春風吹又生」。到了隋朝,佛教又被大力推崇。開皇年間,隋文帝楊堅賜少林寺柏谷塢屯田一百頃,少林寺成為經濟實力雄厚佛教園林。

到了隋末,少林寺成為因戰亂及災荒缺糧各路人馬進攻搶奪的對象。少林寺僧為了保護寺院及田產,開始組織帶有僧兵性質的武裝...唐代的《少林寺碑》載,大業末年,盜賊蜂起,少林寺「為山賊所劫」,僧徒抵抗,山賊便縱火焚燒,寺院「倏焉同滅」。

真正讓少林武僧和少林功夫名動天下的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奇故事(此處應有音樂「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這當然是假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出自清末繪於少林寺白衣殿內東壁上的壁畫。其中的「唐王」是唐太宗李世民。據《唐書》載,李世民在平定王世充時,並未被王世充活捉,所以「救唐王」當然也是假的。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電影《少林寺》截圖

真實的「唐王」,是隋末唐初鄭國皇帝王世充的哥哥齊王王世惲的兒子,也就是被少林寺十三武僧活捉的王仁則。

王世充稱帝後,擁兵嵩洛一帶,並佔據了原屬少林寺的隋朝封地柏谷塢莊園,直接損害了少林寺的利益,並隨時有可能危及全寺。619年,王仁則被王世充封為唐王。620年,唐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陽,王仁則駐守轅州,李世民不幸戰敗。緊要關頭,少林寺主持志操、曇宗等率僧兵突然出現,截斷王世充後路,並生擒王仁則,迫使王世充投降---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的原型。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

李世民為感激少林僧眾,派上柱國李安遠到少林寺奉上《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封曇宗為「大將軍僧」,賜僧袍各一襲,良田四十頃、水碾一具。其他的僧人「時危卿作將,事定復為僧」。貞觀六年(632年)唐王朝頒的《少林寺牒》中云:「若論少林功績,與武牢不殊。」說少林寺武僧助擒王仁則的功勞,和唐軍在武牢關戰勝竇建德的功勞是一樣一樣的!

從此,少林僧兵成了特許存在的一支隊伍。少林武僧也開始在歷史舞台中佔有特殊一席,少林武藝也漸為天下追捧。有了統治者的大力肯定和支持,少林寺到了唐宋時擁有土地14000餘畝,寺基540畝,樓台殿閣5048間,僧徒達2000餘人,雖廣占田地,但政府從來不收它的錢糧。與此同時,少林寺也開始成建制地訓練僧兵,並成為統治者倚重的武裝力量。

三.少林棍法和明朝大將

北宋初年,少林住持福居邀集全國武林高手到少林寺來切磋武藝,後總結彙集成少林拳譜。所以不是「天下武功出少林」,而是先有天下的武功,才有了少林。

少林武僧多次參與戰事,使少林武術的技擊與實用性功能得到了考驗與提高。宋徽宗時,河南尹范致虛任僧人宗印為宣撫司參議官並節度軍馬,宗印把武僧組成一支名為「尊勝隊」之軍隊去抗擊金兵;元朝末年,少林寺曾組僧兵反擊紅巾軍...在此過程中,武僧將軍隊搏擊的技術、訓練的方法加以總結,便逐漸形成了少林寺的武術體系。比如少林武術最先成名的棍法,就是明朝大將所傳授。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描繪少林棍僧與倭寇戰鬥的壁畫

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倭寇侵擾東南沿海,少林武僧80餘人在月空等率領下奔赴沙場,先後有30多人為國捐軀。據《吳淞甲乙倭變志》(張鼐.明)載,少林武僧「俱持鐵棍,長七尺,重三十斤,運轉便捷如竹杖,驍勇雄傑。官兵每臨陣,輒用為前鋒」。嘉靖四十年(1561),抗倭名將俞大猷曾親臨少林寺,指點拳術和棍法。俞大猷又從少林寺中選出宗擎、普從二僧,讓他們隨軍南下,親自傳授武藝。萬曆五年(1577),俞大猷在京師授給宗擎《劍經》(《劍經》並不是講劍法而是棍法)。

《少林寺》導演張鑫炎曾講述他拍電影時見過少林老和尚表演棍法,當時他的感覺是「很樸實,好像是從種地的動作中化出來的」。其實他看見的這套棍法是明代吳殳《手臂錄》中記載的」五虎攔「,與俞大猷《劍經》中「一打一揭,遍身著力,步步進前,天下無敵」的記述相似。這是典型的戰場武術,因為戰場武術是結陣使用的,對著一個方向,不能轉身。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少林棍法闡宗三卷影印資料

萬曆四十四年(1616),程宗猷(1561-?明代南直隸徽州府休寧縣,今安徽人,武術行家,著《耕余剩技》(即《國術四書》、《射史》。其《耕余剩技》曾被譽為繼戚繼光《紀效新書》之後研究明代和繼承古代武術技擊的重要文獻之一)在其《少林棍法闡宗》一書中把少林棍法列為棍家「正傳」之一。後來茅元儀(1594年9月17日—1640,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文學家茅坤之孫)在其著作《武備志》中第一次將少林棍術列為諸家棍法之首「諸藝宗於棍,棍宗於少林」。至此,少林棍術已被公認為武術正宗。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電影《少林寺》截圖

明末,「寺僧多攻拳」,因少林拳術「猶未盛行海內,今專攻於拳者,欲使與棍同登彼岸也」。即使在在動蕩的年代,少林寺在保存和傳承武術技法上,比民間的宗族、家庭或者師門都穩定許多,是重要的武術資源庫之一。名將戚繼光從民間16家拳法,尤其是少林拳法中選取32種姿勢進行組合,編成教材《拳經》來訓練士兵短兵格鬥的能力。

明朝中後期,軍隊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政府屢屢徵調少林僧兵,軍隊還聘請少林師傅來訓練士兵;因為連年兵荒馬亂社會動蕩,民間百姓為求自保習武成風;商人們為了財產安全和經商方便,更多的是請少林弟子當保鏢...無論是在統治者還是老百姓心裡,少林寺是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跟「挖掘機技術哪家強」的藍翔一樣,「學武功上少林」成為最常見的習武途徑。

四.「天地會」和「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神話

滿清統治者為鞏固政權,禁止民間習武。少林武僧立刻成為皇帝的眼中釘,比如雍正有次說少林寺僧為「釋門敗種」!乾隆也曾指責少林僧徒:「向以教習拳棒為名,聚集無賴,兇狠不法之輩效尤成風。」跟影視劇里被官府通緝就去深山古寺中躲避一樣,許多反清復明人士也選擇去少林寺躲避,使得清朝統治者把少林寺當做窩藏反清人士重要據點。取消少林寺的賦稅特權,順治年間讓明代少林寺末任住持海寬繼續當住持後,再沒有任命過少林寺住持。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乾隆皇帝御筆書寫的牌匾,攝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

但是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千年古剎,在宗教和民間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官方也怕太極端逼得少林武僧真的出來做點什麼「對抗朝廷」事。所以,清政府對待少林的態度漸漸開始緩和。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親覽寺圖,審定方案,把雍正十二年漕運節省米價和河南省的積存公款全部花光,創建了少林寺山門,重修了千佛殿、寮房等寺院建築;1750年,乾隆皇帝親臨少林寺,夜宿方丈室,並親筆題詩立碑...僧眾相當配合,不僅是殷勤相待,還屢屢給地方官員立碑頌德。

清政府一系列優待政策里,並沒有允許少林寺繼續習武。但是少林武術在民間仍然很流行,由於少林武僧四散,一些武僧也加入反清復明的地下組織傳授武術,少林功夫向各地傳播。其中影響力很大的天地會利用這一時機,自認習練的武功出自少林正宗,獲得很多少林寺信眾和武林人士的支持。跟著一大波地方性武術都學習這個法子「抱粗腿」,都說自己源於少林,除了一小部分標榜出自武當的內家武術,當時少林功夫基本等同整個中國武術。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關於

少林武術的傳聞不再滿足於一般的拳、棍、刀、槍等常規武術,而被誇張渲染成各色違背物理常識和超人般絕技,比如點穴、輕功、內功、易容、靈藥等,修成這等武功者能刀槍不入、飛天遁地、以一敵百...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少林武功卻很難分辨了。從大眾傳說、民間武術獲得靈感的武俠小說,自然也繼承了「天下武功出少林」把少林寺塑造成了武林第一正宗門派。

五.後來的少林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1982年,在國家體協的協助下,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火遍了全中國,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1578014元票房紀錄。據扮演「色空」(就是耍得一手眼花繚亂的醉棍那個)的孫建魁回憶,「當時去少林寺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沒有路。寺里只有幾個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薩的身體已經坍塌了一半。」電影中的少林寺,其實是由幾個廟宇的景觀組裝而成的。匾上「少林寺」三個字都是經過重新粉刷的,片中那段綠樹環繞、青草茵茵的室外練功場所是在附近的中嶽廟和杭州的「花崗觀魚」拍攝的。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修鍊之路

▲圖自「網易新聞」

後來的後來,少林寺成了現在眾所周知的少林寺,有推廣商業化的方丈,還有成千上萬的遊客...現如今絕大多數的少林武僧,只得在武術表演隊周遊海內外的舞台上延續少林武術的傳奇了。

參考資料:

《洛陽伽藍記》—北魏.楊炫之

《高僧傳》—南朝梁代.慧皎

《續高僧傳》—唐 釋道宣

《氏釋稽古略》元·覺岸

《舊唐書》,《明史》 《海寇議》·

《景德傳燈錄》—宋.釋道原

《棍術圖說》--梁啟超


《少林武術文化的歷史流變對武術發展的影響》—《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年10月

《少林寺是如何被推上神壇的?》壹讀百科

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讀者群號 53585837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TAG:時拾史事 |

您可能感興趣

神話傳說——四御天神
風雲雄霸天下五大頂尖高手,個個實力逆天,聶風第四,第一堪稱武林神話
《風雲》年少的武林神話,一人覆滅十大掌門,令武林蕭條
華天龍《哪吒戰楊戩》帶你顛覆經典神話
泳壇「神話」大白楊未來路在何方?
《風雲雄霸天下》無名和劍聖誰才是武林神話?絕無神做一事見分曉
中國神話系統之洪荒神話
他是希臘神話中的天神之子,冥王麾下勇敢執著的天猛星冥鬥士
沙特空戰之王再次被擊中,葉門胡塞武裝簡陋武器打破神話
仙俠小說:神話世界大修仙
武則天獨斷朝綱,歷史上鐵腕女皇,為何對神話人物何仙姑言聽計從
神話傳說解說之日本神話
神話塔羅|皇后
上古神話神話與原始自然崇拜
歐西里斯的天空龍——神話形象解析
華夏開篇——遠古神話之三皇五帝
神話塔羅|命運之輪
此人與楊過師出同門,內功劍術在楊過之上,被後世人尊為武林神話
開啟神魔大戰!上古華夏神話手游《九州榮耀》即將上線
「克蘇魯神話」解讀《死靈之書》第二期:這些線索難道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