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劉安在政治上是失敗的,但其在科學貢獻上則是成功者。


他的《淮南子》對我國古代的政治、文學、宗教、養生、冶煉、天文,化學、物理、地理、氣象、醫藥等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被國際所公認。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點擊播放 GIF/88K



文/李信軍

謀權篡位一朝敗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資料圖)


劉安(公元前179-122年)西漢時思想家,文學家,著名方技家(古科學家),道家代表人物。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漢武帝劉徹的叔父。


據《史記》記載,劉安十六歲繼父位做了淮南王,但他好「讀書鼓琴,不喜獵弋狗馬馳騁」。當時漢武帝劉徹,喜好文藝及方術,每次見淮南王劉安時,都要向他虛心請教,就連武帝每向他寫詔書,都要讓當時的文學家司馬相如看稿、修改、潤色後才派人送去。這自然是怕詔書中詞語不雅。由此可見,劉安的文采和博學是非同小可的。


但是歷史就是這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滅一個人。淮南王就是後者。


在歷史上,一提及淮南王劉安,給人的印象就是「想篡位當皇帝,最終引來殺身之禍」。往往是片面的批判和指責。其實,人類的慾望、貪婪,在歷史上也包括現代,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腳步,甚至愈演愈烈。


淮南王劉安,崇尚黃老,但不深解「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經義。相反,聽信讒言追逐權位,最終導致身首異處,這是非常可悲的。


劉安在政治上是失敗的,但其在科學貢獻上則是成功者,他的《淮南子》對我國古代的政治、文學、宗教、養生、冶煉、天文,化學、物理、地理、氣象、醫藥、水利、度量衡等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被國際所公認。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豆腐製作過程(資料圖)


科學技術在古代


如:他在煉丹過程中,發明了「鮮嫩柔滑、營養極佳的『豆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豆腐之法,始於前漢淮南王劉安」。同時他還在《淮南王食經》、《淮南王食目》中強調:甘、酸、咸、苦、辛五味變化的烹飪原則,他將五味與五行相生克學說相配來闡發飲食之道。


據《史記》記載:劉安召方士3000餘人,開始集體煉丹,促進科技活動。他們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淮南子·天文訓》中,除了反映宇宙生成演化的認識以外,還涉及到日、月、星運轉,二十八宿分布、二十四節氣所劃分,干支紀年法的運用,以及觀測天象,測定方向等的儀器和方法等等。


《齊俗訓》中,提到了一種在木杆上系布帛的方法,以期用來觀測布帛的飄動,以測定風向的「風向標」。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陽燧取火(資料圖)


《天文訓》中說:「燥故炭輕,濕故炭重。」這些,反映了「空氣濕度變化,會引起一些事物相應物理性能的變化」。這些都為歷朝施政、安排農事、祭祀、漁獵、行刑、用兵等提供了有效依據。


《淮南子》反映出的古代物理學知識更是十分豐富。在光學方面《天文訓》中記載陽燧取火。說:「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陽燧,是四面鏡,可以對反射,聚焦取火。這表明在西漢時期,就有了「聚焦」的概念,這是光學史上的重大突破。


《修務訓》中還提到,「明鏡之始下型,朦然未見形容。及其粉以玄錫,摩以白旃(zhān),鬢眉微毫,可得而察」。通過這一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從上古的『取水倒影,以觀身姿』;到用『銅鏡,以觀其容』,最後發展到通過『銅鏡拋光』工藝後的「鬢眉微毫,可得而察」的進步。


在測量理論方面,《說林訓》提出:「水雖平,必有波;衡雖正,必有差;尺寸雖齊,必有詭」。明確認識到在測量中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資料圖)


在指南針的製作方面,《淮南萬畢術》中,有利用人造磁體實現磁性吸引的試驗。如:先用針磨鐵,再用雞血將其與鐵屑調和粘結在一起,然後用磁石將鐵屑磁化;或將磁石搗碎,用雞血與鐵屑調和粘接在一起,塗在棋子上,晒乾,於是棋子便有了磁極性。這就是「以磁石磨針」而發明指南針的記載。


《淮南子》中還有「抱壺而渡水」的記載。《淮南萬畢術》中說「鴻毛之囊,可以渡江。」這說明在袋子里裝上許多羽毛,放在水中產生浮力,可以載人渡江。這些對浮力現象的認識和運用,對後世的科學產生了極大影響。

在養生學方面,《淮南子》認為形、神、氣是構成生命的三大基本要素,是自身精神與形體相結合的統一體,相互影響,相互關聯。並指出:「夫血氣能專於五臟而不外越,則胸腹充而嗜欲省。胸腹充而嗜欲省,則耳目清聽視達。耳目清聽視達,謂之明。五臟能屬於心而無乖。則勃志勝而行不僻。勃志勝而行不僻,則精神盛氣不散矣。精神盛而氣不散則理,理則勻、勻則通、通則神、神則以視天不見,以聽無不聞,以為無不成也。是故憂患不能入,而邪氣不能襲。


在醫藥方面,《淮南子》則指出:葯無貴賤,甚至大毒之葯,只要用的合適,便是良藥。此外,《淮南子》還認識到不同物種對藥物的反應性有所不同。如說:人食鬻(yù)石而死,蠶食之而不飢;魚食巴豆而死,鼠食之而肥。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資料圖)


《淮南子》還主張「治病求本」和「治未病」。「治病求本」就是把握疾病的根本,達到對症下藥;「治未病」則是預防疾病的發生,重要的是靠加強鍛煉,自我養護,所謂的「正氣盛則邪氣不能入。」


在談到精神(心理)能對身體產生的危害方面,《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夫喜怒者,道之邪也;憂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過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薄氣發喑(yīn),驚怖發狂;憂悲多患,病乃成積;好憎繁多,禍乃相隨。」


並指出:道家的追求核心是「至極樂」。即:要求摒棄世俗的肉體感官之物質性的「樂」,而獲得心靈之「樂」。


另外《淮南子萬畢術》中還記載了,「艾子令雞子飛「的實驗。通過這一實驗結果,啟發了後世的「孔明燈」的問世。孔明燈曾被作為軍事上的信號。是以竹和紙做成方形燈籠,底盤上燃以松脂油,熱氣充滿燈中,燈就可以慢慢升起。這一發明,開創了人類利用熱氣升空的思想先河。(編輯:若木)


聲明

1.本文為李信軍授權騰訊道學編輯發布,文/李信軍。未經原作者授權不得轉載。


2.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3.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

淮南王劉安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李約瑟與《中國科學技術史》
藝術科學國際大展亮相山水美術館
山東大學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孫鍥
頂尖城市藝術!瓦倫西亞科學藝術城
梁挺福:中國科學院旗下的牛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醫生檔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 劉向陽
吳伯婭:康乾二帝與西方科學
山水美術館「達芬奇與魯班藝術科學國際大展」開幕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成立
醫生檔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 孫克林
藝術科學城,瓦倫西亞的外星人建築
清華大學劉兵:官本位是對科學精神的嚴重扭曲,影響科研評價
山水美術館展出「達·芬奇與魯班藝術科學國際大展」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學術資源落地黑龍江
黃凱南: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不斷健全
科學與藝術的大熔爐
中科院、北京協和醫院共建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技術館吸引各地學生
山東智贏門窗牽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環能院
科技日報劉亞東:中國科技界原始創新低下是因為缺乏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