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輕鬆領悟方劑智慧!
小編導讀
話說,分享過那麼多的方劑以後,小編自身對方劑的記憶與認識也跟著提升了不少,似乎又感覺到了那時候苦背方劑的日子,過程雖然很痛苦,但是回憶很美好!今天,小編再與您分享一些常用方劑的歌訣,希望能助您一臂之力吧!快隨小編一起來背誦啦~~
理中丸(《傷寒論》)
理中丸主溫中陽,
人蔘白朮甘草姜,
原為脾胃虛寒設,
後人衍化許多方。
黃土湯(《金匱要略》)
黃土湯中術地黃,
阿膠附草黃芩嘗,
中焦虛寒出血證,
溫陽健脾止血方。
黃龍湯(《傷寒六書》)
黃龍湯枳朴硝黃,
參歸甘桔棗生薑,
陽明腑實氣血弱,
攻補兼施效力強。
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
黃芪桂枝五物湯,
芍藥大棗與生薑,
益氣溫經和營衛,
血痹服之功效良。
黃連阿膠湯(《傷寒論》)
黃連阿膠雞子黃,
黃芩白芍合成方,
水虧火熾煩不卧,
滋陰降火自然康。
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黃連解毒湯四味,
黃芩黃柏梔子備,
錯語不眠躁熱煩,
吐衄斑狂均可為。
萆薢分清飲(《楊氏家藏方》)
萆薢分清石菖蒲,
萆薢烏葯智仁俱,
或加茯苓共煎煮,
虛寒淋濁自可除。
銀翹散(《溫病條辨》)
銀翹散主上焦痾,
竹葉荊牛豉薄荷,
甘桔蘆根涼解法,
輕宣溫熱煮無過。
豬苓湯(《傷寒論》)
豬苓湯內有茯苓,
澤瀉阿膠滑石並,
小便不利兼煩渴,
滋陰利水症自平。
麻子仁丸(《傷寒論》)
麻子仁丸治脾約,
大黃枳朴杏仁芍,
土燥津枯便難解,
潤腸通便功效好。
麻杏甘石湯(《傷寒論》)
傷寒麻杏甘石湯,
四葯組成法度良,
辛涼疏泄能清肺,
定喘除煩效力彰。
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湯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惡寒發熱頭身痛,
喘而無汗服之宜。
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旋覆代赭用人蔘,
半夏姜甘大棗臨,
化痰降逆兼調補,
痞硬噫氣力能禁。
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
羚角鉤藤鮮地黃,
茯神貝母菊花桑,
白芍竹茹並甘草,
熱盛動風服之康。
清氣化痰丸(《醫方考》)
清氣化痰杏瓜蔞,
茯苓枳芩膽星投,
陳夏薑汁糊丸服,
專治肺熱咳痰稠。
清胃散(《脾胃論》)
清胃散用升麻連,
當歸生地牡丹全,
或加石膏瀉胃熱,
能醫牙痛及牙宣。
清骨散(《證治準繩》)
清骨散用銀柴胡,
胡連秦艽鱉甲輔,
地骨青蒿知母草,
骨蒸勞熱病可除。
清營湯(《溫病條辨》)
清營湯是溫病方,
熱入心包營血傷,
犀角丹玄連地麥,
銀翹竹葉服之康。
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清暑益氣參斛冬,
連知荷梗竹葉從,
西瓜翠衣甘草米,
熱解津回自見功。
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清燥救肺參草杷,
石膏膠杏麥胡麻,
經霜收下冬桑葉,
清燥潤肺效可誇。


TAG:悅讀中醫 |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常用經方方劑:越婢湯
※經典常用方劑歌訣-癰瘍劑
※經典常用方劑歌訣-和解劑
※「中醫乾貨」最全葯對配伍方劑分享,方劑學習必備
※經典常用方劑歌訣-清熱劑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常用方劑:豬苓湯
※經典常用方劑歌訣-溫里劑
※中醫外科常用常見的5種方劑歌訣,中醫執業醫師必知
※《傷寒論》方劑臨床應用方法
※痛瀉要方:調和肝脾的代表方劑
※中藥方劑中,有淡竹葉和肉桂配伍的方劑有這些名方
※中醫趣談:「用藥如用兵」,孫子兵法與中醫的「方劑」!
※三個著名中醫方劑,滋腎陰、養精血,是調理腎陰虛的良方!
※名方妙用:真正的滋陰方劑之祖,可預防各種心臟病促死!
※青中醫風采:方劑學霸——謝君
※知否 知否 抗流感經典中藥方劑
※中醫藥典:3種方劑防治腹瀉!
※心氣虛調理中醫使用哪些方劑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常用方劑:《外台茯苓飲》
※中醫方劑之三味葯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