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3歲幼童幼兒園被性侵,在傷害面前,我們能做些什麼?

3歲幼童幼兒園被性侵,在傷害面前,我們能做些什麼?


1


前兩天有位媽媽跟我發了幾個新聞截圖,並留言說:「親愛的暖媽,剛剛看到三歲女童在幼兒園被性侵的新聞,無比心痛!家長維權太難了!這個社會環境實在讓人很不放心,希望你能考慮寫一篇文章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讓更多家長有這個意識去教育寶寶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保護自己,而不會什麼都不懂受到傷害甚至不敢告訴爸媽!我們能做的也就是防範了!」


一連串的感嘆號,讓我幾乎能看得到這位媽媽難過、焦慮、迫切的表情。暖媽仔細地看了這位媽媽提供的截圖,是一篇名為《!!!三歲幼童!!!幼兒園遭性侵害!!!誰來還孩子一個公道!!!》的微博信息,暖媽多麼希望這個信息是謠傳,於是又上網搜索相關資料,這才發現這篇新聞其實已經是2015年的舊聞了,只是因為各種不為人知的原因,拖了近一年也始終沒有一個結果,最近經過章子怡、姚晨、李湘、汪峰等明星轉發及支持,又一次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在關注這個事情的過程中,暖媽的內心充斥著心痛、憤慨、悲哀、壓抑……各種情緒發酵著、翻湧著,讓我無法平靜,也沒有一個出口可以釋放。


恕我不再複述那些令我十分難受的具體內容,想了解詳情的、或者願意以各種形式幫助、支持新聞中這個不幸家庭的各位朋友,可以到新浪微博關注「保護受傷的孩子」。

而正如開頭那位讀者媽媽所提議的,我們現在最需要考慮去做的,是在孩子受到傷害前,就教會孩子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辦法。



暖媽之前也多次在文章中提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儘早進行性教育的必要性,比如:《夏天給孩子穿開襠褲?後果遠比你想的嚴重!》、《異性家長不能給孩子洗澡,真有這麼講究嗎?》、《孩子什麼時候跟父母分房睡?參照標準原來是這個》……


尤其是在《洗澡》一文中,暖媽特別提到為什麼有女孩的家庭需要把分性別洗澡的年齡提前到兩歲:


「因為相對而言,女孩遭到猥褻性侵的風險更大,越早進行隱私保護教育,就對女孩越有利。這不是危言聳聽……如今作惡者的底線之低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力和承受力,在呼籲國家加大對性侵幼女者的打擊力度之餘,我們父母更應該做的,是好好地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不給壞人可乘之機。」



3歲幼童幼兒園被性侵,在傷害面前,我們能做些什麼?



是的,再也不要說「以前誰接受過性教育,長大不都無師自通了」、「給幾歲的孩子講性知識他懂什麼啊」、「這種話不好意思開口,等他自己上學了聽老師講吧」這樣的話了。


首先,無師自通的途經得來的性知識,往往都是不健康、不正確的,而從經典性教育繪本開始的性教育,能教會孩子性是愛的融合、是神奇的身體構造、是美妙的生命起源。


其次,且不說現在的孩子兩歲就可能會有朦朧的性別意識,就算孩子沒有這個意識,你用淺顯易懂、幽默有趣的方式講給他(她)聽,他(她)也很容易就能理解的。真正懂得愛孩子的家長,從來就不會把孩子當成白痴。

最後,以「不好意思」為由放棄性教育的家長,請先面壁思過三分鐘。你認為性是可恥的、骯髒的嗎?那你如何讓孩子從你的態度中汲取關於性的健康正能量?你跟孩子朝夕相處肌膚相親的機會那麼多你都不好意思,還指望課堂上老師能滔滔不絕答疑解惑到什麼程度?


最最最重要的是,在上學接受性教育之前的這段空檔期,假如孩子遭遇了禽獸不如的作惡者,請問,毫無防範意識、懵懂無知的孩子該如何保護自己?


為了「性侵幼女」這樣深深刺痛我們眼睛和心靈的事件能少一點,再少一點,暖媽再次強調:


家長絕對應該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


性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必須儘早開始!!必須認真對待!!!



性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怎麼進行?


2歲前


雖然孩子到兩歲後才基本能接受性知識,但其實,性教育可以提前到出生時。


我看過一篇寫日本老人帶孩子的文章,印象挺深的一個細節是:這位外婆在給一歲不到的小女孩換紙尿褲的時候,也要帶回房內去換,從不當著外人的面。這不僅是對外孫女的尊重,我想也是最初的性教育方式。對比看中國滿眼的開襠褲和光屁屁,不得不感慨,我們對孩子隱私保護和性教育這塊做得太不夠了!

其次,當孩子出門的時候,除了用紙尿褲,就要穿封襠褲,無論多小的孩子都要這麼做,這絕不是矯情。你對待孩子的態度越尊重,他(她)就越懂得自尊自愛、就能越早具有隱私保護意識。


2-3歲


到了兩歲,就可以通過洗澡、照鏡子、睡前換衣服等機會,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各個部位。關於隱私部位,這時候只需要簡單地告訴他(她):「小褲褲(背心)覆蓋的地方要好好保護,手髒了不能摸,不然會生病;除了爸爸媽媽(或其他可信任的家人)幫你洗澡、上廁所、換衣服外,別人不能摸。」


3歲後


一般三歲左右的孩子就會開始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女孩子要蹲著尿尿、男孩子要站著尿尿?」「為什麼爸爸有鬍子媽媽沒有?」這時候家長就要適時藉助繪本,來讓孩子了解生命是如何開始的、男女之間有什麼區別。推薦繪本:《小威向前沖》、《寶寶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從哪裡來》、《我的故事》、《我寶貴的身體》等。


同樣,還要藉助繪本的力量,讓孩子初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比如:《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我不跟你走》等。


要告訴孩子:「你是自己身體的主人,老師也好、鄰居也好、爸爸媽媽的同事也好,不是每個大人的話都要聽,任何讓你感覺到不舒服的觸摸,你都有權利說不!如果對方不停止,一定要想辦法趕快離開,跑向人多的地方,然後及時告訴可信任的大人!如果對方說不準告訴爸爸媽媽,也不用害怕,不管發生了什麼事,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護你的!」



說了這麼多預防措施,其實還有讓暖媽深深憂慮的一點,而這一點真的是靠我們家長的預防教育、靠孩子的防範意識無法解決的。


很多性侵幼女的案件,都是發生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比如幼兒園休息室、老師辦公室、鄰居家……幼小的孩子即使再有自我保護意識,面臨身體力氣都比自己大得多的成年人,終究是無力反抗。

而一旦孩子遭遇厄運,又往往因為孩子不能及時向家長反映而錯過了最佳報案時間,或者因為表述不清而導致取證難。


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很多壞人都是多次作惡,除了部分原因是家長為了不擴大對孩子的傷害而選擇不聲張、不報案外,還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旁觀者的漠視甚至充當幫凶。


上文提到的新聞事件,從2015年的11月11日就號稱警方成立了專案組進行調查,而最終拖了一年多也沒有結果,據說是因為幼兒園聲稱現場監控損壞,沒有記錄下案發情形(又是監控器損壞,我就呵呵了,你招生的時候怎麼不說監控損壞),當時發現犯罪行為並把施暴者趕跑的老師後來也矢口否認(請問你為了一個飯碗昧了良心,還配做老師嗎),於是警方認為只有孩子的口述證據不足,無法處理。



3歲幼童幼兒園被性侵,在傷害面前,我們能做些什麼?



暖媽想說:我國的司法一直是在進步的,比如之前備受爭議的「嫖宿幼女罪」已經取消,那麼現在我們是不是能夠一起呼籲,請有關部門再進步一點,像美國那樣,將強姦、尤其是性侵幼女作為重罪,積極立案,重拳打擊,甚至把犯罪紀錄作為作惡者人生履歷中的一個抹不去的黑點,讓他終生帶著恥辱,夾著尾巴做人。唯有此,才能震懾越來越多沒有人性、沒有底線的作惡者,才能保護我們的孩子在一個沒有眼淚和痛苦的環境中平安長大。


這起事件可能對幼兒園、對老師、對警察來說都是小事,沒有學校榮譽重要、沒有老師的飯碗重要、沒有其他出成績的案件重要,但是,不要漠視任何一個孩子遭受的苦難,他們受的傷害,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恥辱;而他們心中埋下的仇恨,將來可能需要我們整個社會付出代價。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只有孩子快樂幸福,我們才會更熱愛生活、熱愛國家;孩子也是未來參與國家建設、推動社會發展的人,只有社會各界真正地關心和呵護每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這個民族,才有復興的希望。



3歲幼童幼兒園被性侵,在傷害面前,我們能做些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暖暖媽愛分享 的精彩文章:

TAG:暖暖媽愛分享 |

您可能感興趣

4歲男童性格大變,導火索竟是幼兒園,你家孩子可能也在遭受
3歲女童被幼兒園勸退,遇見這樣的情況,責任還真不在老師
流感來襲,你是選擇送孩子去幼兒園,還是讓孩子留在家裡?
有這3種習慣的孩子,在幼兒園容易被嫌棄,你家孩子有嗎?
孩子在幼兒園高燒驚厥,幼兒園有責任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只能忍?學會這幾招,孩子在幼兒園少吃虧
你還在把這個年齡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害了孩子卻還覺得是為他好!
女兒在幼兒園多次被小男生親吻,除了發飆,我還能做什麼?
5歲孩童拒上幼兒園,竟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如何識別?
幼兒園老師拿針扎了多名兒童,竟只是因為他們午休時間不睡覺
剛上幼兒園不久,女兒就變沉默了,這種問題你家孩子可能正在遭受
四歲孩子上幼兒園被勸退,老師:幼兒園不是什麼樣的孩子都收!
4歲孩子在幼兒園不肯吃飯,老師卻搖頭:這孩子以後是禍害!
4歲男孩被3家幼兒園勸退:慣孩子的危害,上幼兒園就會爆發!
孩子上幼兒園被勸退,老師:幼兒園不是什麼樣的孩子都收!惹爭議
幼兒園接孩子時這些事很忌諱,家長別觸碰,傷害了孩子就晚了
兩歲半的孩子就被送到幼兒園,真實原因讓你心酸!
送孩子上幼兒園前,教會他這4件事,在園裡能少受很多罪
幼兒園裡被欺負的,往往是這4種孩子,你的孩子有這些特徵么?
幼兒園裡經常被欺負的,多是這3種孩子,希望你家孩子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