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舌尖上的歷史口音,康熙和趙本山說話一樣嗎?

舌尖上的歷史口音,康熙和趙本山說話一樣嗎?


文︱陳事美


歷史人物說話用方言,那會是怎樣一種場景?反正想起來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遠的不知道,但近一百年還是很清楚的。相信大家不會忘記,至少十年前,影視劇中的毛澤東、蔣介石等角色基本都是操家鄉口音的。儘管如今熒幕中的領袖人物已經在使用普通話,但他們的口音大家早已非常熟悉。其實,在各種歷史影像記錄中,他們真實的口音才更原汁原味。不僅能聽到毛澤東、蔣介石,還有孫中山、張學良。年輕的張學良用東北話在演講,蔣介石用濃重的寧波奉化口音發表抗戰演說。如果沒有字幕,相信很多人根本聽不懂老蔣在說什麼。


很顯然,方言與口音問題歷史上一直存在。侯寶林曾有段著名的相聲《戲劇與方言》,就是讓歷史人物講自己家鄉方言,諸葛亮說山東話、關羽講山西話。如此一來你會發現,以往的歷史人物形象徹底被顛覆。其實歷史人物講方言,有口音才是真實的歷史。但愛迪生髮明留聲機也不過150年的時間,所以對歷史人物方言口音的記錄很短暫,年代久遠的歷史人物,我們只能依據史料來推測。

古代通訊交通均不發達,也沒有廣播電視,人們很少有學習通用語言的渠道,因此,各地方言的存在異常頑固,口音也非常濃重。所謂的「十里不同音」即是如此,翻過一座山可能彼此說話都無法聽懂。方言口音各異,便導致各種溝通交流的不便,還會鬧出諸多誤會,甚至會影響到升學當官。


柳宗元要靠翻譯


自古以來,中國官場便有一種不得在籍貫、出生地為官的規定。此種規定也帶來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古代官員與當地百姓常常因語言不通而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廣西柳州做刺史時,對此就頗有感嘆。他在《柳州峒氓》中寫道「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廣西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他在柳州時,必須與當地少數民族打交道。柳宗元發現,雖然城市四通八達,但與當地的百姓卻因方言各異而無法產生親近感。以至於「愁向公庭問重譯」,重譯也就是翻譯,柳宗元為了正常開展工作,不得不在辦公室內另設翻譯一職。



舌尖上的歷史口音,康熙和趙本山說話一樣嗎?


山西運城人柳宗元


不僅柳宗元無法聽懂當地方言,當地人也聽不懂柳宗元講話。柳宗元到了柳州,就如同身處異國他鄉,如果沒有翻譯,根本無法與當地人對話,就相當於雞同鴨講,有些事情用手比劃也說不清。說話用翻譯,效率便大減。有時柳宗元審個案子,正常用一個時辰,用了翻譯後,得審一天,柳宗元別提多鬱悶了。


說起來,柳宗元的老家本是山西運城,而他本人則是出生在京城長安,並長期在長安學習工作。可以看出,柳宗元既懂山西話,又會當時的官話,也就是當時的普通話。按說,柳宗元的普通話應該很標準,頂多有些山西口音而已。但廣西那時屬煙瘴之地,極其封閉落後,很多少數民族連漢字都不認識,語言不通,用文字也無法溝通,搞得柳宗元常常抓耳撓腮,以頭撞牆。


康熙不說北京話

關於清朝的宮廷影視劇實在太多,作為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無疑是熒幕上最重要的角色。人們熟悉的只是康熙作為政治家的謀略,完全是一個高大威猛的帝王形象。人們根本想不到,真實的康熙講的是滿語,與東北話並不相同。


清軍入關十年後,康熙在北京出生,此時康熙的周圍,也就是宮廷內都是說滿語的。這些人全部是從遼寧遷移過來的,雖然滿語不同於東北話,但仍有個別相似度。而北京話在此時還沒有真正形成,或是還沒有真正產生影響力。可以想像,康熙的東北滿語口音有多濃重。


康熙的祖籍在如今遼寧省新賓縣,這個地方屬於撫順,距離趙本山的老家鐵嶺,直線距離只有100公里。但康熙的滿語口音不會與趙本山相同,但仍有極個別的相似之詞。從康熙批閱的奏摺上也可看出一二。如「專治瘧疾……連吃兩服,可以出根。」這其中,「可以出根」實為「可以除根」,而東北話講「除」就是第二聲的「出」。還有諸如「解京又費一凡事,不如存庫……」,這其中「費一凡事」,實為「費一番事」,用東北話講「番」正是第二聲的「凡」。


隨著滿漢語言的快速融合以及漢臣的大幅增加,此時在民間形成的北京話慢慢成為宮廷中的主要語言。但康熙年事已高,畢竟又是皇帝,不可能再學北京話。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最經典的一個情節就是康熙晚年訓斥大臣,如果康熙滿口東北話指點江山,想起來是不是很搞笑。


曾國藩讓人很鬱悶

作為晚清重臣,曾國藩對大清國的貢獻可謂杠杠的。無論是謀略、學問,還是治軍,或是做人,曾國藩都堪稱傑出典範。但老曾的湖南口音過於濃重,很多與他打交道的人都有些犯怵,尤其是他的弟子部下,領導的講話聽不清,又不敢多問,但不搞懂又恐辦事有誤,麻煩更大,搞得下屬備受煎熬。李鴻章是曾國藩非常賞識的弟子,有時二人也無話不談,或是一同說笑。談話間,老曾說了一句「冒得卵味啊」,李鴻章大驚,「卵味」?這不是下流的語言嗎?老師怎麼突然冒出這麼一句。李鴻章不明白,大膽求解,老曾哈哈大笑。原來,「冒得卵味」是湘鄉話方言,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沒意思」。


曾國藩是湖南湘鄉人,湘鄉話在中國方言里極其難懂,甚至難過潮汕話和閩南話。他一直到23歲都沒離開過湖南,可見他的口音會有多麼重。吃辣椒的飲食習慣也造就了曾國藩敢言的性格。洪秀全起事後,曾國藩大膽上書咸豐皇帝,對年輕的咸豐不是批評就是抨擊。為了達到情真意切的效果,老曾不僅寫奏摺,還要在上朝時說給咸豐聽。這是誠心不給皇帝面子。


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曾國藩也不管皇帝愛聽不愛聽,對著咸豐就是一頓猛批。老曾太激動,語速有點快,平時聽慣北京話的咸豐很不習慣,要不斷叫停,因為根本聽不懂這個湖南蠻子在說什麼。滿朝文武想笑又不敢笑。曾國藩沒辦法,放慢語速,一字一句地說給咸豐聽。結果,咸豐聽懂了,也怒了,大聲斥責曾國藩狂悖,非要軍機處給老曾治罪。要不是大臣攔著,老曾腦袋非搬家不可。


康梁事業很吃虧

民間有句話,說千不怕萬不怕,就怕廣東人說普通話。在調侃之餘,也確實道出了廣東人普通話水平差的現實。清末有兩位維新派領袖康有為與梁啟超,這兩位廣東老鄉普通話也都不咋地,可謂半斤八兩,兩人在事業發展上也吃過普通話不好的虧。


雍正年間,清政府開始向全國推廣「正音書館」,尤其是在福建、廣東地區,要重點推廣北京官話,也就是所謂的普通話。不會說普通話就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如果康梁二人生在此時,想必普通話水平還是沒有問題的。但康梁恰恰生於晚清,此時以北京官話正音的問題早已被荒廢。


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梁啟超是廣東新會人,都是珠三角地區,兩地直線距離只有七八十公里。兩人既是老鄉,又是師徒,還是政治同盟,平時兩人交流,用粵語酣暢淋漓。但二人走南闖北,傳播先進思想,只能自學普通話,兩人廣東味的普通話也是一大鮮明特色。


最麻煩的是見皇帝。康有為到處講,說光緒接見自己時,兩人會談了很久。這說法連《清史稿》都被忽悠了。不過,當時的刑部主事張元濟又另有說法。他說,當時各大臣在外等候皇帝接見,康有為與榮祿大談變法,榮祿聽著直皺眉頭,有些話根本聽不懂。光緒單獨接見大臣,其他人都有很長時間,唯獨接見康有為,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到底談了什麼,別人無從知道,但光緒後來還接見了梁啟超,完全可以做個參照。


梁啟超見到光緒,也是推銷自己的變法,但無奈光緒聽著很費勁,只因梁啟超說話發音嚴重不準,如將「考」說成「好」,將「高」說成「古」。有時梁啟超講一句,光緒還要問一句,甚至梁啟超還要用手比劃,或者還要用翻譯。這情景,光緒的興緻早沒了。但凡被皇帝接見後,按說都要賞個四品官,而梁啟超只得到個六品頂戴。


可見,變法也要學好普通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事美文史 的精彩文章:

TAG:陳事美文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舌尖上的梁山泊,美食才是《水滸傳》的拐點,張順竟給宋江下毒?
舌尖上的楊梅
是誰打造了「舌尖上的宋朝」?
舌尖上的木乃伊,曾經讓歐洲人瘋狂的孜然口味?(菲李漫畫)
舌尖上的冷知識:康熙大壽吃什麼?
熊太樂:舌尖上的古希臘
「舌尖上」的跨界風:看麥當勞、肯德基如何創新?
舌尖上的寧夏,十道吳忠特色美食,看看有沒有屬於你的菜?
搞笑段子:舌尖上的東京是什麼梗?
舌尖上的宋詞:紅蓮飯,水晶膾……
舌尖上的唐山:香粘可口的曹妃甸大米
笑死我了,汕頭馬拉松的補給是茶|這些舌尖上的馬拉松,真真真香!!!
舌尖上的柏林
百聞不如一見,舌尖上的古巴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舌尖上的冷知識:佛跳牆的傳說
韓版《舌尖上的中國》?原來看大叔一路上狂吃是這麼有意思!
舌尖上的《都挺好》:姚晨苦辣,郭京飛甜,還有一個爾豪酸
袁立《永不瞑目》演繹「舌尖上的陸毅」,陸毅酒醒後都嚇哭了!
舌尖上的健康,會吃才是硬道理!
舌尖上的山東,那些家喻戶曉的魯菜,你吃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