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實戰(4):腎虛型瘀血如何調理?
體內有瘀血是一種什麼感受?
在之前的文章,我們有提到瘀血體質造成的原因。其中有一種是陽氣受損,即身體陽氣不足(腎陽虛)造成瘀血。體內有瘀血的人一般會阻礙體內的陽氣和氣血運行,所以一般冬天怕冷,手腳冰涼,比一般人冷,頭和身體怕風吹,夏天出汗多。
具體來看看瘀血體質的體征表現:
胃脹,偶爾胃酸痛,打嗝,飯量比一般人少,偶爾會特別想吃涼的或喝涼可樂。嘴裡味道微甜。
大便,偏細軟,有時先干後軟,有臭味,月經來之前幾天會不大便,月經第一天會拉肚子,月經期間也愛大便。
小便,一天5-6次吧,偏黃,晚上會起夜。
體力,喜歡賴床,日常精神不好,體力也不好,很懶,沒有動力,拖延症很嚴重。
睡眠,晚上12點睡,8點醒,醒來後眼睛張不開,易有噩夢。
出汗,熱,或是一運動會出汗,汗多,感覺頭部汗多。
心情,內向型,月經前會比較容易抑鬱,煩躁或是生氣一般是能忍就忍,七情主要是憂思為主。
【舌像解析】:
正面舌像,舌質發紫,舌下靜脈發黑且粗,瘀血是比較重的。舌尖心肺區有輕微盲刺,上焦輕微有火。脾胃區凹陷,脾胃之氣不足。怕冷,陽虛,容易出汗,乃陰虛之症。
【解說癥狀】:
該案例中,此人脾腎陽虛,陽氣不足會阻塞整個身體的氣血運行,三焦不通,形成瘀血。腎陽脾陽不足,會怕冷,同時也影響脾胃,晚上做惡夢,精神體力不好等等也跟這個有關。同時還有一定的陰虛。所以需要陰陽平衡來補虛。
【調理方向】:
化瘀血(如何強效化瘀血,請看我們之前的文章)、疏通經絡,去除身體里的臟垃圾,疏通全身經絡;
同時,針對脾腎臟陽虛且有些陰虛的情況,可用下面的方法解決:
濟生腎氣丸配合左歸丸交替服用,3-5天一個交替,補陰柔和一點。
另外,針對腎虛性瘀血、沒法直接吃補藥,可艾灸穴位:太沖、太溪、湧泉、血海和三陰交。讓身體在化瘀的過程中,有一個更好的補益。


※中醫如何調理治療腎陰虛?
※中醫如何調理陽虛?
※糖尿病腎病該如何中醫調理?中醫是如何調理的呢?
※中醫如何調理治療腎陽虛?
※脂肪肝如何預防和調理?
※中醫教你,如何調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
※調理五臟,先調理四大「虛」: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肥胖症】如何調理
※中醫:肝臟手診及調理
※血糖高如何調理?
※懷孕皮膚癢(妊娠痒疹)的中醫調理
※如何調理各類腎病?
※甲亢患者的中醫中藥調理
※脾胃虛弱如何調理?
※五臟常見虛勞症(陰、陽、氣、血)穴位調理法
※名醫論壇:中藥調理白血病的優勢是什麼
※中醫如何給寶寶調理脾胃?
※肝陰虛、肝血虛、肝鬱、肝火上炎、肝膽濕熱,肝臟的7大問題調理
※夏季皮膚乾燥中醫如何調理?
※五臟常見虛勞症陰、陽、氣、血的調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