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丨立夏了,這些多肉度夏的經驗你不得不知!
本文整理自網路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接下來正文開啟:
今天就是立夏了,百度了下: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的「綠樹濃蔭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
說到夏天,也許肉友們最關心的應該還是肉肉的養護問題了。
冬型種、春秋型種的多肉植物夏日養護:
夏季多肉植物比較難以養護的問題在於高溫悶濕,同時伴隨著暴雨等極端天氣時常出現,也成為多肉植物生長的潛在危險因素。
為了抵禦酷暑和多變的氣候,許多多肉植物也開始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確切的說是保命期。如何在夏天讓多肉植物安穩度過炎夏,是很多多肉愛好者關心的問題。
簡單來說,通風、遮陽、避水——夏日多肉植物養護三大要素!
夏日多肉植物養護應當注意通風。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多肉植物,在夏季都要有一個良好的通風環境。
悶熱潮濕的環境下,空氣不流通,不利於水分的蒸發,也難以降低溫度,很容易導致根部腐爛,也容易導致產生各種病蟲害。
因為夏季空氣中的濕度本身就比其他季節要大,即使是喜歡高濕度的瓦葦(十二卷)屬在此時也要離開悶養的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夏日多肉植物養護應當注意遮陽。
夏季烈日高照,為了防止烈日照射,可以適當的遮陰,遮陰可以有效的避免植物受到強光傷害,或者太陽直射的危險。但也不能放在沒有光線的陰暗處,否則可能造成多肉植物徒長,影響品相。
夏日多肉植物養護應當注意避水。
多肉植物最忌積水,特別是到了夏天,種植者會覺得土壤中的水分很快就干,於是經常澆水,導致根部長期潮濕腐爛,難以回天。
事實上進入休眠期的多肉植物並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就算是成長期的夏型種,所需的水量也應當適量就好。
多肉植物種類繁多,不同的種類在不同的地區環境,都有其獨特的習性,想讓自己的肉肉安全度夏,首先要弄清它是屬於冬型、夏型種還是春秋型種,之後再根據不同的科屬安排不同的養護方式。
冬型種和春秋型種的多肉植物入夏後就開始休眠,這類植物是需要重點呵護的對象;夏型種的多肉雖說照常生長,但也要注意避免中午太陽直射,高溫天氣保證通風和降溫,澆水時防止水分積聚,導致爛根。現在就針對冬型種和夏型種的不同養護做更具體的介紹。
(一)、春秋型種的多肉植物夏日養護
光照:冬型種多肉植物夏季基本停止生長,應避免陽光直射,但也不能放在沒有光線的陰暗處,否則可能造成徒長,影響品相。
建議放在西南方位的明亮處,或放置在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並且注意通風。
溫度:多肉植物的原產地雖然在炎熱地帶,但若是溫度持續高於35°也要注意通風降溫。如果是家庭種植,則應當放在室內,並保持空氣流通,在家時可以將窗戶打開,無人時也最好將窗戶留出縫隙。
此外,在花盆土層的表面鋪上一層白色的石子,以反射陽光,也能起到降低溫度的作用。
澆水:多肉植物最忌積水,特別是到了夏天,種植者會覺得土壤中的水分很快就干,於是經常澆水,導致根部長期潮濕腐爛,難以回天。
其實夏季雨水多,空氣潮濕,雖然看似土壤表面已經乾燥,但底部仍未乾透,南方地區更是如此。對於冬型種多肉植物來說,夏季應該嚴格控制澆水,持續35°以上可以考慮斷水。
即使澆水,也只需澆濕植物周圍的土壤表面,這樣才能保證植物安然度過夏天。同時需要注意澆水時避免將水珠撒在葉片上,若有明顯的水珠在葉片殘留,應當將其吹散,以免水珠聚集強烈光線灼傷葉片。
(二)、夏型種的多肉植物夏日養護
光照:夏型種多肉植物應給予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不僅植株徒長,還會影響開花,特別是仙人掌科和大戟科類多肉植物的肉質莖部會因為光線不足而使肉質莖突然變細,影響造型感,一旦出現很難恢復成原來的狀態;對於觀葉類多肉植物則會造成株形鬆散,葉色暗淡。
特別是某些葉色呈紅色或葉面上有花紋、白粉的品種,肉質葉還會變成綠色、葉面上的花紋或白粉減少,甚至消失。 因此,最好將植株放在室外光線充足、通風良好處養護;對於某些嬌嫩的品種,在6至8月仍要避開中午前後的強烈直射陽光,以免強光灼傷表皮。
而長期在室內擺放或其他光照不足處栽培的植株,也不要突然拿到強光下,應先在半陰處養護一段時間,再搬到光照較強處,讓其對環境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溫度:夏型種的多肉植物雖然喜歡高溫的環境,但夏季溫度持續高於38℃以上時也要注意通風降溫。
溫室地栽植株則可將溫室四周的塑料薄膜打開,以利通風降溫,頂部仍要留塑料薄膜,以防止雨淋,並在塑料薄膜上搭蓋遮陽網,以利於降溫。
如果有條件還可在花房安裝換氣扇或電風扇,以加強通風,避免因悶熱潮濕引起的植株腐爛。
對於一些名貴的品種,還可在盆土表面鋪設白色或淺色石子,以反射陽光,避免盆土吸收過多的熱量。
澆水:生長期的夏型種多肉植物需要相對充足的水分,否則會停止生長,品相也會有變化。
澆水時避免灑在葉片上,應當澆在土中,葉片上的水珠應及時吹散。推薦使用壓力噴壺澆水,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發生。
可充分澆水,但不能積水,雨季應注意排水防澇,以免因土壤積水造成爛根。
需要指出的是處於生長期的多肉植物雖然耐乾旱,但並不喜歡乾旱,若生長季節長期缺水,植株雖不會死亡,但生長極為緩慢,甚至停止,其品相也差,因此生長期必須給予充足的水分,澆水時間以清晨為佳,傍晚也可以,但要避免中午高溫時澆水。
施肥:與其它進入休眠期的多肉植物不同,夏型種多肉植物在生長季節可根據品種的不同,每10至15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新栽的植株一個月內不要施肥,長勢較弱的植株也不要施肥。
對於大多數多肉植物來說可每半月施一次肥,生長緩慢的品種也可每月施一次,有些生長極為緩慢的品種甚至可不用施肥。
施肥前幾天不要澆水,等盆土基本乾燥後,先在頭天鬆土,再在第二天施肥,以利於植物根部的吸收。由於除葉仙人掌等個別品種外,大多數多肉植物根部的滲透壓都很低,肥液的濃度一定不要過高。肥料的種類應視植物的品種和生長階段的不同而異。
一般小苗期、葉多肉類且呈綠色的植物氮肥施用量可稍多一些,而處於花芽分化期和開花結果期以及植株呈球狀、柱狀,葉色為紅、黃或其他非綠色的品種應多施磷鉀肥,莖幹狀多肉植物則要多施鉀肥。
所用的有機肥可選擇加水發酵的豆餅、芝麻餅以及雞、鴿糞、骨粉等,無論何種肥都要充分腐熟,並加水稀釋後才能使用。無機肥中的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和市場出售的各種複合肥、專用肥也可在植株生長旺盛時使用,但濃度要低,次數要少,否則會造成土壤板結,影響植株生長,反而得不償失。
但未經腐熟的蛋殼、豆漿、鮮牛奶等以及含鹽分的肉湯、骨頭則不可使用。施肥時注意不要把肥液濺到植株上。
關於夏季多肉植物可能出現的一些病蟲害
夏季多肉植物容易生出這樣的小白蟲,它們名為「介殼蟲」,通過吸取植物的汁液生存,會引發枯萎以及黴菌感染。
因為身體有一層角質的甲殼,一般的殺蟲藥效果有限。數量較少時,可人工捉除,介殼蟲可以使用棉球粘醋或者酒精擦拭。多的話,可以使用專殺藥物,如啶蟲脒。
夏季多肉植物容易趕上的害蟲還有「粉虱」,不僅吸食葉片水分,分泌的蜜露更會帶來各種黴菌。
被侵害的葉片常常伴隨著黑霉病,嚴重的會導致整棵植物感染死亡。初期及早發現,速速隔離可以避免傳染其他植物。若一定要使用殺蟲劑,請戴好口罩並及時洗手。推薦緩釋顆粒殺蟲劑,拌入土中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如果你發現某些葉片突然發黑,並覆蓋了一層黑色黴菌,那有可能是「煤污病」,由於可能導致整個植物發黑腐爛,發現的話要及時摘除病葉,加強通風是關鍵。
同時要做好防蟲工作,並噴洒一些殺菌劑。
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掉葉現象,莖或者葉片根部發黑,又或尚未變黑,但稍微一碰,葉片嘩嘩掉落。這也是黴菌感染的現象。要想一想最近是不是通風不足,或者澆水過勤了。
這種情況在夏天非常容易發生,植料一定要選用透氣性很好的才行。
夏日多肉植物還容易出現失去原本矮壯的造型,莖葉瘋狂伸長的現象,叫做「徒長」,缺少日照,光線過暗,澆水又相對較多是主因。
已經徒長的植物,基本是沒可能再變回去了 ,可以等春秋生長期,截下頂部晾乾傷口後枝插。一定記得曬足太陽(夏天正午除外),若是不能保證日照,澆水就略控制些。
----歡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The more we share,The more we have.
所有投稿的小夥伴,文章一經採用都將獲得多肉豪華大禮包一份(貴貨哦)!
投稿郵箱DuoRouTuPu@qq.com
關注公眾號:多肉植物圖譜,每周六都有多肉免費送哦!!


TAG:多肉植物圖譜 |
※有些人生經驗,不親身經歷,是不會真正明白的!
※過去的經驗,真害人不淺!
※不管你的健身經驗多麼豐富,這4個動作還是得經常做
※有裝修經驗的人都不會買這些傢具,費錢又不實用,懊悔現在才知道
※孕期這4樣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不能碰,很多沒有經驗的孕媽不知道
※這「幽默的經驗」不看白不看
※不注意這幾點,再有經驗的寶媽也照顧不好寶寶,別不信
※這些狗狗非常不好訓練,沒得經驗的人,訓起來難上加難
※老師傅熬了好幾個通宵,才總結了這些裝修經驗,看完永遠不會被坑
※原來早期不孕多半不是女性的錯?——關於不孕不育的一些臨床經驗之談
※裝修不是全貼瓷磚才好,這個地方最好不要貼,吃了虧才得來的經驗
※多肉大神的養肉經驗,不知道這些養不出好肉!
※想說瘦身不容易,為了追求瘦美,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經驗?
※養多肉,你是否也在堅持不忘初心?附法師度夏經驗!
※孕婦究竟能不能吃蝦?有經驗的醫生這樣回答,不少人都不清楚!
※若不是師傅經驗豐富,我還不知道這些空間也是可以利用的
※就算你養花經驗再多,不小心碰到了「它」,梔子花怎麼都養不活
※寶寶一不舒服,你就以為是上火?經驗之談不可取,還讓孩子多受罪
※熬夜的人不能去當兵,老兵的經驗之談你不能不聽,否則會吃虧
※想跑步?沒經驗?怕受傷?這都不要緊,跑步達人給你傳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