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年前的刻鑿聲,還在滄桑的天空中回蕩

千年前的刻鑿聲,還在滄桑的天空中回蕩


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來洛陽走一走,看一看的!


好多年前我就一直惦記著,一定要到這裡來,因為我知道這裡沉澱了太多的歷史和故事,而這恰恰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更喜歡標誌著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


古都洛陽,你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歷史王朝?

這裡是「華夏第一王都」,是「絲綢之路」起始點(長安、洛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也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


據官方介紹,自公元前2070年開始到公元938年,在這裡先後有夏、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朝代(或割據政權)的都城,前後歷經三千餘年……


但據我淺顯的歷史知識,上述十三個有關朝代的描述,只有西周、東漢、隋、唐、武周五朝算得上王朝,曹魏、北魏兩個算得上半個王朝。其餘政權皆不足以稱之為王朝,因為那些政權當時並沒有統御全國甚至統御的國土面積不到半壁江山,所以個人覺得,洛陽稱為「六朝古都」比較準確,即使是這樣,洛陽在中國歷史的地位上仍然是其他城市無法替代的。


龍門石窟,你不只是中國雕刻藝術的瑰寶,而更是先人的一種祈盼

來到洛陽,是一定要到龍門石窟的……


這次走進龍門石窟,是在河南省攝影家協會高主席的安排下,與參加本次「河洛文化旅遊節」的外國友人們一同參觀的……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以上兩洞的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於北魏,佛像完成於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凈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盧舍那大佛,柔看人間越千年,無喜無悲無掛礙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此窟建開鑿於唐高宗,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畢,長寬各30餘米,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這裡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飽經滄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雍榮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


奉先寺的九軀大像的背後有很多長方形的小龕,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人們為了保護大像龕,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檐式建築,這些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加速了佛像的風化,因而後來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藝術群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於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中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


從古至今,誰知道有多少次聲嘶力竭的吶喊:為什麼要破壞它們?


越無知、越落後、越野蠻、越愚蠢的民族,越擅長破壞人類的文明……


在沒來以前,我就知道,龍門石窟是受到人為盜鑿破壞最為嚴重的石窟。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這裡的石窟無故蒙難。

清末和民國初年,這裡的石窟造像被盜極為嚴重。


還有,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修建龍門西山下道路時也炸毀了大量的山麓佛龕。


由於戰亂管理空虛,1930年到1940年僅十年間,龍門石窟造像就受遭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走。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


在那個屈辱的年代,無數個凝聚著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結晶的藝術精品被掠奪走,無數個名勝古迹被破壞甚至絕跡,現在想想讓人真的又心疼又心痛又無奈……


站在這裡,讓我想起了中國人民經歷的無數次來自國內國外戰亂所造成的磨難和浩劫。比如,現在只要一提起北京圓明園被八國聯軍完全燒毀的事件,我就心堵的不行,也憤恨的不行……


在這裡我多說一句,可能現在很多人還都不知道,在北京南郊大興縣的團河曾有一座團河行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它集中了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精華,是歷代帝王行宮中最具特色的一座。1937年7月27日,日軍飛機猛烈轟炸團河,團河行宮遭到嚴重破壞。1942年,日軍為修築南苑機場,將團河行宮完全拆毀,這座展示中國園林建築藝術精華的一代名苑,自此就永遠消失了……大家說,這樣的屈辱我們能忘了嗎?


我們永遠也忘不了,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無數個滔天罪行,被毀壞的名勝古迹無數,被掠奪走的藝術精品無數,而我們中國的歷朝歷代,在各種各類戰亂中,無數個名勝古迹也沒有躲過被毀壞的厄運,無數個藝術精品也被破壞掉或被轉賣掉的悲慘結局……


站在這裡,我彷彿又聽到了那個千年前的刻鑿聲……


當我心事叢叢的徘徊在石窟下面的時候,我彷彿又聽到了千看前的就刻鑿聲……


先人刻鑿的不是石窟,而是一種祈願、一種希冀,一種對子孫後代的良好祝福……而今天,我們更多人對於石窟的理解卻僅限於它是藝術瑰寶,僅限於它是一種文化傳承,卻忘了它出現的實質本意是:祈盼平安,祈盼祥和、祈盼幸福!



千年前的刻鑿聲,還在滄桑的天空中回蕩



這是我和兩位來自哥倫比亞的年輕姑娘的合影,雖然語言不通,但我能看出她們對中華文明的崇敬,和對中華文明被無端毀壞的遺憾,相信每一位熱愛和平的人都會有一樣的感受!



千年前的刻鑿聲,還在滄桑的天空中回蕩



我十分酷愛中華傳統文化,更喜歡在標誌著我們中華民族文明歷史的名勝古迹里走一走、看一看的,但我的內心同時又是充滿茅盾的,因為我不願看到這些名勝古迹有被損毀的痕迹,而沒被損毀的名勝古迹,還有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旅行家 的精彩文章:

TAG:攝影旅行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愛,滄桑歲月的鏗鏘回聲
浪漫韓劇安利:四百年的時光,我看盡了人間的美好與滄桑
幾百年的滄桑輪迴,盡在大塔寺的眼底
88年的男星都敗在了視覺中國的鏡頭下?朱一龍老氣,張若昀滄桑
電影中的美少年與滄桑大叔:有時候只差一把水槍的距離!
迪迦最後一次變身,看到大古滿臉滄桑淚崩,紀念我們的童年
歷經滄桑,依舊美如當年的星座
鏡頭下:中國礦工的今昔對比,幾十年的滄桑巨變
堵車快崩潰了的岳雲鵬,拍出了中年大叔的滄桑既視感
年少只知魯迅,人到中年,歷經滄桑,才能看懂生活里的周樹人
歷經千年滄桑,依然懸於半空。如臨深淵的懸空寺,十分壯觀
漫威電影十年前後,寡姐老了,美隊雷神滄桑,只有他一點都沒變!
18年過去了,如今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已是滿頭白髮,看著有些滄桑
滿載滄桑的老「鳳凰」十多年前就安度晚年了
騰衝旅遊攻略 在歷經滄桑的歲月中,靜謐的做一回時光旅人
千年歷史話滄桑,行走中看時光印跡
重返青春,了解一下?一個留著鬍鬚的滄桑少年
夜讀 | 人到中年,不話滄桑
矢野浩二的悲劇:4年主持,4年蟄伏,回國3年被排斥,滿臉滄桑
中年時的黛安娜王妃:已是滿臉滄桑,頭髮更短了,然而氣質更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