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什麼「扁平化管理」備受推崇?

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什麼「扁平化管理」備受推崇?


移動互聯網時代方興未艾,許多企業為了不被時代淘汰,各種移動互聯網工具和技術都緊步跟上,然而工具只是推動企業發展重要因素之一,並不能決定企業的生死。而移動時代的角逐其實是在考驗企業組織模式的適應能力。


如果企業想跟上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怎麼調整自己的組織模式呢?扁平化管理,似乎已成為所有創新企業所追求嚮往的組織管理模式。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為何扁平化管理這種組織模式能在企業大行其道!


什麼是扁平化?


在現代企業組織結構中,「扁平化管理」是相對於傳統金字塔「垂直管理」結構的一種管理模式。

傳統金字塔「垂直管理」是由基層管理者、中層、高層,多個層次共同組成一個金字塔狀的結構。董事長或CEO處在塔尖,他們通過一級一級的管理層發布指令,最後傳達到執行者。反之亦然。



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什麼「扁平化管理」備受推崇?



而扁平組織是指當企業規模擴大時,改變原先的增添管理層級的做法,改為加大管理幅度。當管理層次減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時,金字塔狀的組織形式就被「壓」為扁平狀的組織形式。 其目的是為解決企業層級結構的組織形式在現代環境下面臨的難題,其特徵在於管理層級少而管理幅度大。


一般來說,」金字塔「代表著集權控制,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代表著靈活協作。


「扁平化」優勢


金字塔「垂直管理」存在著「縱不達底、橫不達邊」的管理真空,導致了:


層次重疊、成員冗餘、信息傳遞嚴重衰減、團隊效率低下、對市場反應遲鈍。


而實行扁平化管理的企業,管理層級少,但管理幅度大。它可能沒有中層管理者,而是由某一個高層管理人員直接管控更多的部門。扁平組織結構的「管理幅度」變大意味著每一層級的管理動作大幅縮減。所以,越扁平的企業「管理越少」,越能夠釋放員工的創造力。


「扁平化」管理模式有幾大優勢:

信息縱向流動快,管理成本低,能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相對少的管理層級,讓基層擁有充分的自主權。


正因如此,在信息高速流通的互聯網時代,這種分權管理模式被越來越多追求創新的企業所運用。


為什麼要「扁平化」管理?


分權管理成為一種普遍趨勢,金字塔狀的組織結構是與集權管理體制相適應的,而在分權的管理體制之下,各層級之間的聯繫相對減弱,各基層組織之間相對獨立,扁平化的組織形式能夠有效運作;


企業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傳統的組織形式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為了生存,就必須實現扁平化;


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扁平化過程中所遇到的信息的傳遞處理問題和複雜的人際關係,能夠通過現代互聯網信息處理能力和功能強大的管理軟體迎刃而解,極大地推動了渠道扁平化趨勢的發展。特別是如T立方這種在線協同工具的出現,使傳統的管理幅度理論不再有效。


組織扁平化不僅僅為企業節省了開支費用,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管理的功能,加速了企業內部的溝通,將原本就屬於企業的「控制」與「責任」交還給了企業自身。



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什麼「扁平化管理」備受推崇?



扁平化管理導致了:管理跨度加大,人員精簡,人員素質提升,業務流程優化,管理重心下移,信息傳遞快捷,應對市場敏捷,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成本下降,交易費用節約,企業效率提高。

「扁平化管理」案例


1


凡客


曾估值30億美金、員工1.3萬人,走在行業前端的凡客,3年間一落千丈,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直至雷軍出手相助。從輝煌到黯淡,這樣巨大的差距,除了產品方向,更深層次是因為:


管理落後、層級複雜:企業瘋狂增長和迅速擴張,按傳統管理模式創建複雜沉重的組織架構。導致混日子的員工增多、積極員工個人能力無處發揮、信息不對稱直接影響工作效率低下,業績逐年下跌。


基層員工「談」業務,領導全然不知:供應商接觸不到高層談生意,直接從基層員工出下手,吃飯喝酒泡桑拿,生意就成了。領導撒手「不聞天下事」的陳舊管理理念和對業務過程的處理態度,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雷軍給陳年的建議是:採取互聯網的管理模式,去除組織架構,採用扁平化管理。


2


小米


看看機動靈活,平時職責各異,戰時全民皆公關、亦可全民皆客服、全民皆HR的小米。小米的組織架構層級很少,幾千人的團隊只有三級:七個核心創始人、部門領導、員工,而且不會讓團隊太大,保持在10 幾人的規模,稍微大一點就拆分成小團隊。理論上,雷軍的想法通過兩個管理層就能傳遞給執行者。別忘了雷軍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時不時和執行者直接促膝長談。所以,他們的組織結構還可以更扁。

除7 個創始人有職位以外,其他人都沒有職位,都是工程師,晉陞的獎勵就是漲薪。不需要你考慮太多雜事和雜念,沒有什麼團隊利益之爭,一心在事情上。這樣的組織架構,也減少了層級之間互相彙報所浪費的時間。


雷軍的首要定位不是CEO,而是首席產品經理。大部分時間是參加各種產品會,每周定期和部門的同事坐下來,進行產品層面的討論。很多小米公司的產品細節,就是在這樣的會議當中,跟產品經理、工程師一起討論決定的。


數千人的小米組織結構已經算是相對複雜的了,在更多的創業公司,CEO意味著Chief-Everything-Officer;採用雙層結構:CEO自己一個層級,剩下所有人一個層級。


3


海爾


身為大企業的海爾,也在嘗試變革組織架構,它將原先的金字塔組織結構「壓扁」了,然後變成節點閉環網。


具體做法是成立自主經營體,「消滅中層」。例如海爾的銷售層,在過去有全國、省、市、縣四級,現在省和市已不復存在,直接到縣一級,縣級團隊不超過7人,且擁有決策、分配、用人等權力。


變革後,最終海爾8萬多名員工變成了2000多個自主經營體,每個自主經營體就像是一個小微公司,獨立運營,自負盈虧。


一個個自主經營體,就是這張平台網上的一個個節點。所有的員工都由市場驅動價值,只要發現好的市場機會,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客,自行組建團隊發起項目,以此面對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環境。



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什麼「扁平化管理」備受推崇?


美國公司們的「扁」法也是環肥燕瘦各有千秋。


蘋果太特例,並且現在也已經開始去中心;


Facebook的網狀結構已經把去中心化走到了盡頭;


微軟已經開始體現去除了扁平化組織中事業部制的弊端;


谷歌屬於正經扁法裡面最扁的。這個最扁的公司甚至一度思索「管理到底有用沒用」!


如何「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看著「誘人」。但不得不注意的是,扁平化管理並非誰都可以套用,企業在決定實行「扁平化」管理模式之前,必須認清楚這些:


1、施行扁平化管理不是撤除合并機構就可以的,它至少需要幾個條件:


企業需要優化、簡化現有的管理流程,從而設計出儘可能少的管理機構和崗位,並做到精幹高效、責權對應。

企業要積極和全面運用互聯網工具與技術,充分做好員工工作的協同,提高員工工作效率,規範流程,高效正確地收集和處理來自各方面的信息數據。例如可以使用T立方雲工作平台實現部門在線協作辦公。


很重要的一點是:企業要有一流的團隊,包括學習型的優秀員工和管理人員,並配套相應有效的激勵措施。


2、實行扁平化並非放棄管理,而是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畢竟,每一個管理者所能管理的人數是有限的,隨著企業規模、人員的增大變多,企業會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


因此,在現代企業組織結構中,等級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往往共存。有的企業會選擇那些與市場關聯度高的部門,進行分權和授權管理,從而使組織機構趨向「扁平化」。


一般而言,基層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屬不超過15~20人,中層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屬不超過10人,高層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屬不超過7人。


3、扁平化管理更適用於需要創新的互聯網企業,以及尋求互聯網轉型的傳統企業。


企業越扁平,意味著管理越少,而這也越能夠釋放研發人員(比如程序員、工程師)的創造力。此外,初創企業成長速度快、人員規模小,早期進行扁平化管理也會更為有效。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和目標,對內部組織結構進行梳理,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4、虛擬扁平化是怎麼實現的?

虛擬扁平化是在傳統金字塔組織結構的基礎上,應用現代信息處理手段達到扁平化的基本目的。即在傳統層級結構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不必通過管理層次逐級傳遞,從而增強組織對環境變化的感應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系統性。企業在分工基礎上應當更強調系統性。


減少中間層。組織結構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是,盡量減少管理層次,盡量形成一條最短的指揮鏈。


影響力。影響力並非來源於權威,他還受其他因素如知識、信息等影響。


分權。20世紀下半葉,分權已成為一種潮流。


加大控制幅度。信息化、計算機化等也使企業管理、管理控制幅度的加大成為可能。



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什麼「扁平化管理」備受推崇?



在美國矽谷目前有一個很盛行的趨勢,那就是大家都在推崇——公司管理要盡量少的理念,甚至是無管理者的扁平架構理念。


谷歌出過一份叫《管理為何重要,最出色的管理者如何做》的內部報告。舉出了8項關鍵管理行為:

1、是一名好教練;


2、授權於團隊、放棄微管理;


3、關注並關心團隊成員的成功及個人福祉;


4、工作富有成效且結果導向;


5、善於傾聽、分享,是一名優秀的溝通者;


6、幫助員工進行職業規劃和發展;


7、對團隊願景及戰略有清晰規劃;


8、具備關鍵技術技能,能夠給予建議。


顯而易見,谷歌這類扁平化組織中,向管理者提出了更多要求:不僅要具備出眾的業務能力、規劃能力,還要扮演好教練和傾聽者的角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也 的精彩文章:

TAG:職也 |

您可能感興趣

秋楓論道:移動互聯時代員工幸福感管理
健康卡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移動互聯時代的約會武器
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讓營銷直指人心?
基於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孕產高危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與設計
移動互聯網結束,「小程序互聯網」開啟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怎樣?
「查網齡送流量」活動會限制辦理攜號轉網等業務?移動正式回應……
移網互聯專註移動互聯網軟體開發與運營推廣移網雲平台全面問世
移動認證黑科技,開啟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新模式
移動互聯時代,廣播不再「宅」
由移動支付格局想到互聯網和電動汽車
移動互聯網時代SEO怎麼做?哪些人能做好?
移動互聯網時代,誰不是在裸奔?
手機作為控制中心只是延續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操作習慣
情感諮詢師,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婚姻女性最適合的職業
中國移動:查網齡送流量活動不影響任何業務辦理
中移動展示最新移動互聯網技術和產品
找到APP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智能交友平台
核心和線程誰更重要?讓人糾結的九代酷睿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