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傅抱石之女、著名旅日畫家傅益瑤:文化是遊子最深情的鄉土

傅抱石之女、著名旅日畫家傅益瑤:文化是遊子最深情的鄉土

睿智、優雅,不時爆發出銀鈴般的笑聲,這是傅抱石之女、旅日畫家傅益瑤給我的第一印象。日前,約好在她南京的寓所見面,待到時,她已化好妝靜靜地在那裡等候了。她說,化妝是對客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待深入交談,你會發現一個水墨畫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深刻領悟,以及一個遊子對故鄉故土的拳拳之心。她動情地說:「不論身在何處,我有這個鄉土可戀可想,我的內心就充滿力量。」

傅抱石之女、著名旅日畫家傅益瑤:文化是遊子最深情的鄉土



傅益瑤在作畫


從尋找中國文化到傳播中國文化

「我當年是為尋找中國文化到日本的。父親說,中國的文化傳統在日本保存得很好,作為島國,日本也是吸收外來文化最快的一個國家,學習日本,能最快地接觸到這個時代的脈搏。」


在日本奈良正倉院,傅益瑤有幸親眼所見很多在國內已失傳的中華文化的「精緻之物」,唐金銀平文琴、刻雕尺八、琵琶、竹笙等,還有玄宗皇帝下棋的棋盤,都是活生生的,其中一種樂器叫秦琵琶,如今在南京西善橋南朝墓磚刻畫,以及丹陽南齊墓磚刻畫中都有演奏。


「唐朝時期的日本,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從建築到器皿、書籍、信仰、技術……都看向大海彼岸的唐朝盛世,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唐朝最準確、沒有走樣的文物,往往是在正倉院。」 傅益瑤說。


在日本,與最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相遇,帶給傅益瑤的是驚喜更是深思,站在正倉院的那一刻,她決定不僅要做一個中國文化虔誠的學習者,更要做一個不遺餘力的傳播者。


她嘗試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技法和日本畫技法有機糅合,以佛教東傳日本的歷史、傑出人物為題材,創作文化意蘊深厚的《佛教東漸圖》《張騫出使西域圖》等障壁畫。


正是看中她身上獨特的中國文化背景和嫻熟的中國筆墨技法,已有1200歷史的延曆寺,把國寶殿一面牆的壁畫創作交給了傅益瑤。


「那時,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那面牆,佛教東傳2600年的歷史,人文、地理、佛教人物和故事在我心中漸漸豐滿起來。這幅30多平方米的壁障畫,僅玄奘、鑒真、唐玄宗等有名有籍的人物就有幾百個,創作時我常常幾十個小時不眠不休。沒有大的畫桌,就坐在地上一部分一部分地畫,把自然的時空、歷史的時空、人的精神時空融合在心裡。」

傅抱石之女、著名旅日畫家傅益瑤:文化是遊子最深情的鄉土



傅益瑤為莫言和金炳華(中國作協前黨組書記)介紹作品

《佛教東漸圖》畫了整整一年,對傅益瑤來說「是一種修鍊」,她也因此一發而不可收,接連被好幾十個日本廟宇請去畫障壁畫,有10年時間,她幾乎沒在晚上9點之前睡過覺。在這些創作中,她獲得了更多的領悟,將兩種文化作了天衣無縫的當代銜接。


傳統文化是我的貼身寶貝


雖然旅居日本已30多年,但與傅益瑤聊天,她幾乎是三句不離唐詩宋詞。傅益瑤說,「傳統文化是我的貼身寶貝,隨時安慰我的靈魂」。她認為「很多歷史在我們心中已是化石,只有唐詩宋詞,字裡行間,它是活潑潑的,像血一樣在我們體內流轉。」


唐詩成為她繪畫的重要創作體系,她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中國畫家畫詩意,就像戲劇演員演莎士比亞的戲,能演好莎士比亞,才算得上是一個好演員,對畫家也同理。」


唐宋時代的詩人詞家,在她的畫中都是神交已久的朋友——


「我喜歡杜牧,但我跟他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有共同目標,可以相互原諒,他的淪落觀背後是他對天下的責任感和抱負;


杜甫是我的前輩,他太偉大了,能把天下扛在自己身上,我會為他加油;


辛稼軒是我的情人,他是最尊重女性的人,他的詞沒有一篇不讓人感動,是一種以天下為己責的情感。


王維是菩薩前面長明燈下坐著的那個聖人,我只敢看他的背影。畫他的詩,凈是我用的最大的色彩。


李白是我的哥兒們,風流瀟洒,靈肉歡宴才能滿足他,但我欣賞他。」

傅益瑤侃侃而談,「我畫唐詩時,是時刻與詩人在交流。比如畫李白的『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我結構好畫,就好比搭了一個戲檯子,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書童, 陪著主角在畫里走,多走幾遍,筆墨就有了情感、意境。」 傅益瑤強調,「畫一定要活,有了戲劇性感覺,表達出來的東西才會有畫意。」

傅抱石之女、著名旅日畫家傅益瑤:文化是遊子最深情的鄉土



傅益瑤與父母在玄武湖


傅益瑤在秉承父親傅抱石雄渾酣暢風格的同時,又有著女性溫婉細膩的筆墨情調,娓娓道來的抒情特色。 她說她的畫沒有父親的英雄氣質,但更多了一份俗世生活的快樂和溫度。


她有10年沒用父親的「抱石皸」,當年張大千曾託人告誡她,「你父親是你一輩子也學不完的,千萬不要另起爐灶」,但她堅持中鋒用筆的線條畫法,「爸爸的門我走不進去,就不要硬往裡闖,我在旁邊開條小路,還是往爸爸的院子走,慢慢地,爸爸的味道就出來了。」


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在傅益瑤的筆下洋溢著勃發的生命力。2015年創作完成的大型山水人物長卷《端午頌》,再現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活態傳承現狀。祭祀、賽舟、包米粽、點雄黃、洗浴、扎紅繩、貼門符、歌舞歡樂……端午的民俗風情藝術地畢現畫卷。


「我想用這樣一幅作品,去講述中國故事、中國人的故事,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情感,講中華民族過去和現在的一種情懷。」 傅益瑤說。


筆墨當隨時代——畫中你心中的熱量


去年,我省一批優秀畫家組成採風團,重走55年前以傅抱石先生為首的新金陵畫派兩萬三千里寫生路,再次提出了「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理念。對此,傅益瑤怎麼看?

「筆墨當隨時代,說的是思想變了,筆墨不能不變。」 傅益瑤說,如果你拘泥於這一筆是沈周的,那一筆是傅抱石的,一定會學死。「學活」就是要筆不斷、氣不斷、情不斷、意不斷,筆隨心走,有情有語,你必須是時代的人。「傅抱石的畫好在哪裡?就因為他畫中的感情是時代的,是人格化的。」


但傅益瑤也提醒,表現當代生活不是雜陳於鋪,不能用圖形詮釋概念,大眾化、時代化絕對不是淺陋粗俗,而要在動情中見人格,不動感情的事千萬不能做。「父親畫的延安,畫面里的寶塔、紅棗樹、盛開的梅花,都是會讓人產生熱量的,雖然是革命聖地題材,卻因為詩意的注入,讓作品具有更加深邃的精神內涵。所以說不管筆墨怎麼變,宣紙上不能變的是品格和雅氣。」


傅益瑤體會最深的是2005年她創作的《游龍望京圖》,現陳列於北京蘆溝橋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畫面中,八達嶺的春,司馬台的夏,嘉峪關的秋,長城的冬,春夏秋冬四季輪換永不變。


「整幅畫遠工近寫,城牆的牆磚,像是一塊塊自己搬上去的,它代表的是千萬中國人的血淚。往長城上一站,時光交錯,中華民族各個時代的英雄好漢悉數浮現在眼前,這種豪邁的感情時刻激動著你,讓你筆下的每一根線條都充滿著傾訴力。」她說,這是筆墨當隨時代的最好詮釋。


傅益瑤說,父親給了她三樣東西,尊嚴、理想和價值觀。所以,這輩子她信守的是,一個藝術家不能出賣自己的靈魂。


「現在的藝術市場熱心成名炒作,熱衷於某某畫家值多少錢,只關心價錢,不關心價值觀,這是非常可怕的一種現象,希望更多的藝術家能沉下心來,創作更多的『筆墨當隨時代』的精品,而不是熱衷於畫人民幣。 」


中國文化土壤里長出來的一棵樹


作為南京人,傅益瑤對這次發展大會讚賞不已,認為它勾起了無數人的思鄉情懷,更是一個人文聚合的大平台。


「南京的六朝之氣養育了一種文化,它慢慢滲透到我們的生命里。無情最是台城柳,台城柳與一代代南京人有了感情糾葛,即使你身在異國他鄉,這樣的情感仍會一輩子縈繞著你,難以割捨。」傅益瑤說,父親畫南京的春夏秋冬畫得好極了,只有了解南京的人,才看得懂傅抱石有多愛這個地方。而她客居日本,只要一聽到金陵、建康的字眼,心裡就會一激靈,「對每一個遊子來說,文化就是他最深情的鄉土。」


「我爸爸曾經跟我說,我爸爸的名字你不記得,我爸爸的爸爸的名字我也不記得,但為什麼老子孔子大家都能記得,因為他們是我們民族的文化,我們就是這個文化土壤上長出來的一棵棵樹。對我來說,南京就是我的文化鄉土,因為有了故鄉故土的營養,這一棵樹即使身在異國他鄉,也永遠會長成中國的模樣。」

這次發展大會最大的特質是將個人與故土的情感聯繫在一起,感情連接成為最大的文化結合,「單獨一個人站在那裡,你也許是一個名人;但當無數這樣的人聚合在一起,它就是一種文化了。把這個人文平台作為一個公共事業來做,攜手相聚,因勢牽引,由此延展出更多的東西——理想、行動、智慧,也許是這次發展大會最有生命力和爆發力的東西。」傅益瑤說,她期望這種連接帶來的不僅僅是幾個項目的疊加,而是一種文化核力的爆發。


讓她對家鄉的人民說一句話,她脫口而出道:「我有這個鄉土可戀可想,我的內心充滿力量。」


人物名片

傅抱石之女、著名旅日畫家傅益瑤:文化是遊子最深情的鄉土



傅益瑤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是改革開放後第一位選派到日本學習藝術的留學生。旅居日本30多年來,她致力於向日本人民傳播和弘揚中國水墨畫藝術,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最具實踐成果的女畫家。代表作有《佛教東漸圖》、《張騫出使西域圖》、《游龍望京圖》《端午頌》等。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記者:薛穎旦 編輯:朱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匯點 的精彩文章:

TAG:交匯點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化:中國文化之扇子文化,扇子的由來、別名!
張愛紅:《採茶女子和茶文化》
中國之最碗窯土陶文化之鄉
中國文化中的聖人崇拜!儒家、道家和墨家的聖人都長什麼樣?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沈倩雯 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帶給世界
攝影大咖帶你領略世界上最知名的土著文化和最美的非洲女性
肇慶——端硯文化和白石村
雲浮有一座名山,它是帝王文化、陳璘傳說、龍母信仰和宗教信仰的植根地!
蔣勛:一代文化教父,人類文化的孝友之子
中華最文化!根藝與琴棋書畫的愛恨情仇!
南懷瑾老師說,儒、釋、道三家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
王蒙:中華文化,我們的精神家園
新的旅遊名片,遂溪孔子文化城你逛過嗎?
彭奕濤《傳統文化之家鄉美食》指導老師:賈桂榮
賀州瑤族文化的三個女人之李唐妹
我叫王文英,國王的王,文化的文,英雄的英!
劉潮林老師:讀懂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
道家文化之中華文化之根!
中國茶文化中的諸子百家
來一場櫻花、文化、歷史、自然、童趣、美食兼備的親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