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挑魚陷阱!鰓紅未必新鮮,一氧化碳可以作弊

挑魚陷阱!鰓紅未必新鮮,一氧化碳可以作弊



挑魚陷阱!鰓紅未必新鮮,一氧化碳可以作弊



我從小愛吃魚,因為爸爸告訴我,吃魚會變漂亮、變聰明。我經常陪阿嬤或媽媽上市場,是任勞任怨的「提菜籃小幫手」。有時來到魚攤前,阿嬤會對我說:「乖孫,妳來挑一條給大家吃!」在我挑魚時,阿嬤還會向魚販誇獎我,說這個孫女多乖巧、多能幹。她的信任讓我覺得很光榮,她的讚美則讓我飄飄然。

我在很小年紀時,就學會怎麼挑新鮮的魚。阿嬤教過我,挑魚有6個撇步要注意——


?聞魚味:不能有腥臭或腐味。


?壓魚肉:凹陷沒彈性就別買。


?看魚眼:越清澈越明亮越好。

?看魚鰓:鰓越紅表示越新鮮。


?看魚鱗:脫落太多就不新鮮。


?看魚身:破損不完整就別買。


大凡婆婆媽媽都是用這套標準在挑魚。不過,看魚鰓顏色判斷新鮮與否,這一招恐怕破功了。


之前漁業署和衛生署聯合抽檢,發現有些不肖廠商利用一氧化碳來處理生鮮魚類,這麼做有兩個目的——首先,一氧化碳會和血紅素結合,讓魚肉和魚鰓看起來紅潤;其次,可以遮掩不新鮮的魚腥味,干擾消費者判斷。

用這種方法處理最多的是鯛魚,廠商把鯛魚裝袋,灌進一氧化碳再抽出做真空包裝,鯛魚肉就顯得紅潤粉嫩。一氧化碳是氣體,灌入、抽出、揮發並不會造成毒性,可是它的「美容效果」變成一種障眼法,可能害人吃到不新鮮的魚肉,因而過敏或中毒。


魚不新鮮就沒有價值,按理說,改善運輸設備和冷凍條件才是治本之道,可恨的是,偏偏有人喜歡作弊!竟然有魚販把魚浸泡在加了甲醛的水桶里,讓魚的模樣停留在新鮮狀態,消費者很容易就上當了。


甲醛是氣體,甲醛的水溶液就是福馬林,實驗室用它來泡標本、泡屍體。科學家早已證實,甲醛是非常危險的致癌物。消費者要買、要吃的是鮮魚,並不是魚標本!調製那桶甲醛水的意圖,太令人心寒了。


既然肉眼已難以判斷新鮮度,如今,我只購買附有生產履歷的魚。生產履歷上頭會列出養殖戶,還有飼料及用藥紀錄、檢驗項目等,訊息公開、透明、可追溯,負責任的態度值得肯定。


市場上販售的海鮮,大都鋪在冰塊上陳列,相比之下,我寧願選擇真空冷藏或冷凍的海鮮,那樣的保存條件讓我比較安心。買大型魚的時候我會特別小心,如果魚是解凍後再分切、冷凍,我就不買了,反覆解凍、冷凍很容易孳生細菌。

還有一些魚,血氧量特別高、肌肉活動力特彆強、魚腥味特別重,這類魚多數有流線型的身體(如秋刀魚、鯖魚),或以S形泳姿前進(如帶魚) ,一旦離開水面會迅速變色,也腐壞得特別快,必須一離水立刻冷凍,否則至少得整隻泡入冰塊里,光放在冰塊上是不夠的。


走私漁船處理這類魚,會把魚浸泡在摻有甲醛或保鮮劑的水裡,阻止變色和腐壞。吃到這樣處理過的魚,等於把甲醛和保鮮劑吃進身體,輕者過敏、噁心、嘔吐,嚴重者會氣喘發作、肺水腫或肝腎衰竭,更埋下致癌因子。


買這類魚之前,一定要聞聞看,甲醛和保鮮劑會留下刺鼻的化學味,這是可供判斷的依據。


Tips!吃魚,不是越大越好

當全家一起上館子,我會在有口碑、可信賴的餐廳,點新鮮海魚請廚師清蒸。


挑魚時,我會盡量選擇3至5公斤重的中型魚,因這個尺寸的魚受重金屬污染的程度較低。基於相同考量,如果非點大型魚不可,鱈魚的直徑不宜超過20公分(要留意是整片、半片或四分之一片),鮭魚的直徑不宜超過15公分(約手掌大小),總之魚片若直徑太大,我就不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薇薇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薇薇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可以不打胰島素,停用降糖葯,使胰島素功能再造?這些糖尿病陷阱,你中招了嗎?
高血糖為什麼更易得癌?原來,糖也是一種「甜蜜陷阱」
盜墓賊最怕的不是機關陷阱,不是毒咒毒氣,而是這兩大風險
草原上陷阱危機,羚羊一不小心就會成為鱷魚的食物
大紅酸枝常見作假手段,注意避開這些陷阱
危險食物清單,那些美味背後的膽固醇陷阱
腎友的糖衣炮彈:你是否也掉進了低鈉鹽的陷阱
生活中的隱形陷阱:高血壓的罪魁禍首不是鹽,而是「它」!
多出汗,常「吃草」就能減肥成功?你還不知道自己掉進了瘦身陷阱
用它給「吸血鬼」設陷阱,電蚊香可以淘汰了!
不僅僅是老白茶,購買新茶也要小心,細數新白茶常見的四大陷阱
復仇不易,路途艱難,誰在背後暗設陷阱,誰會不遺餘力助她功成?
化妝品代購太瘋狂,如何選才能規避陷阱?
這些護膚「陷阱」,非常容易踩,答應我,不要再往「裡面」跳了!
化妝土雞蛋被曝光,卻還有這麼多消費陷阱
你常吃的四種漂亮食物,卻隱藏健康「陷阱」!吃一次,傷一次
這是最新的「排毒」陷阱,不要上當!
不可不知的小燈泡美白陷阱,難怪你一直白不起來!
粽葉越綠越新鮮?粽子里的這些「陷阱」你中了幾槍
減肥不能吃脂肪?健身只能吃雞胸肉?謹防這幾個食物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