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摔跤吧!爸爸》支持女性的前提是「愛與看見」

《摔跤吧!爸爸》支持女性的前提是「愛與看見」


女權主義既不是要與男人戰鬥,也不是讓女人變成男人,換一種姿態向男權靠攏,它呼喚以女人的本質被看見。



《摔跤吧!爸爸》支持女性的前提是「愛與看見」


《摔跤吧!爸爸》


來源:新京報


比起《我的個神啊》通篇的質疑精神,《摔跤吧!爸爸》僅在女兒的朋友結婚、大女兒決賽時直接聯繫女權主題,甚至不及電影中對印度官僚主義的批判,把它稱作「愛與看見」的電影更為合適。在「愛與看見」的旗幟下,支持女性成其為自身。


批判父親不尊重女兒毫無依據

前年阿米爾·汗到中國來,肥胖臃腫的體形嚇人一跳。據聞王德民院士(學霸版吳彥祖)曾說「只有不正經的人才說相貌」,阿米爾·汗的人格魅力早已超越了以相貌論人的層次,所以驚訝之後轉念一想,五十歲了,憑什麼不能發福呢?「為拍戲增重」是託辭吧?現如今拍攝、剪輯技術昌明,頭臉換得,有什麼必要非要實打實把自己弄成胖子?你看我們的大美女唐嫣、古力娜扎,都是弱不禁風的身材,套上個類似倒模的「外殼」,照樣可以演胖子呀!誰知,去年年底《摔跤吧!爸爸》在印度上映,通過宣傳才知道阿米爾·汗當真為了演好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增重五十多斤,不由得肅然起敬。


但這些不足以征服一顆想要雞蛋裡頭挑骨頭的心,抱著手坐進電影院,準備批判傳說中「父親逼女兒學摔跤」的情節。願望落空了,阿米爾·汗挑戰得了神,自然也駕馭得了人。情節設定為兩個小姑娘揍壞了別人家的兒子,當爹的這時意識到自家女兒有搏擊(摔跤)天賦,開始著手訓練她們。這個過程與其描述為「沒有兒子,於是強迫女兒學摔跤」,不如改成「發現、挖掘兩個女兒的運動天賦」更為準確吧。


主觀上,馬哈維亞作為父親,沒有把女兒當兒子養的願望,更沒有先入為主讓女兒替兒子實現「奧運奪冠」的想法。小姑娘年紀尚幼,不像馬哈維亞有強烈的使命感,訓練之初缺少主動生髮出的興趣,或多或少違背了她們的意願,遠遠不到損害她們自我的程度,批判也就無從說起。


逼著兩個姑娘剪頭髮時,好像終於逮到當爹的不是了——為什麼要剪除屬於她們女性特徵的部分呢?馬哈維亞的意思,剪頭髮是為了讓女兒們意識到摔跤的重要性。這個說法直到大女兒到了國家隊自主留起了長發,馬哈維亞見了以後說「好」,才讓人相信他當真是「培養女兒」摔跤,不是把女兒當成兒子替代品。說到生兒子,馬哈維亞是要兒子的,可是連生四個女兒,和村裡人的嘲笑不同,觀眾幫他感到遺憾。他沒有王位要繼承,卻有比王位高貴的精神——使命感需要後繼有人。


要兒子的表象和繁殖癌一樣,內容卻相去甚遠,馬哈維亞所見總是內容的本質。當他看到女兒的天賦時,他忘了性別的表象。剪頭髮時,他眼中、心中唯有摔跤,沒有性別表徵。

幫女兒成就事業更多是出於愛


整部影片比較套路的部分要數和國家隊教練對抗。國家隊的教練被刻畫成反面形象,當爹的因此被供上神壇,變成了神一樣的存在。奇就奇在阿米爾·汗往裡加插了一些東西,使套路閃出了光芒。這一次,馬哈維亞仍然通過觀看本質——教練不懂他家大姑娘的優勢,叫她防守——但成績很差,而馬哈維亞大女兒是進攻型選手,叫她放手攻,最終父女倆都俘獲了觀眾的心。


為什麼馬哈維亞總是能看見本質?因為他愛。他愛摔跤,所以忽略女兒的性別,忽略了周圍環境對女性的成見,一眼看到兩個小姑娘的摔跤天賦;他愛女兒,所以看得見女兒作為摔跤手的特質,相信她們能奪得冠軍,拿到金牌。電影前半部馬哈維亞在一次次沒有得到兒子後,對老婆說:「我愛她們(女兒)。」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他說服了觀眾,他的確愛她們。


整部電影最為震撼的當屬大女兒從國家隊歸來和父親交手,打敗了父親。為人父母是件技術活,小時候要像孩子的玩具一樣,承受住他們一次次的使用甚至濫用;長大後,要經歷一個被孩子否定的過程,看著他們徹底成長為獨立的個體——也許是通過某一天父親發現兒子身高、氣力都已超過自己,也許是一次對職業、情感的選擇宣示子女找到了自己。大女兒的成長儀式直接通過摔跤場上打敗父親(實則由於父親年紀大了),但父親的技術、理念並沒有輸,父親兼師傅的馬哈維亞被打敗後屹立不倒,為大女兒再次崛起提供了地母般堅實的能量基礎。


一雙看得見本質的眼睛,經過父親真愛凝視過後,女兒已經將他內化在心,化作內在力量的源泉。最後一幕父親被教練支走,鎖在雜物間里無法親臨現場指導女兒,使教練形象刻板化,劇情顯得做作,但是通過這一幕,女兒達到了更高層次的成熟、長大,憑藉自己的力量存在於世,馬哈維亞至此完成了作為父親、老師的使命。

比起《我的個神啊》通篇毫不掩飾的質疑精神,《摔跤吧!爸爸》影片核心的「女權主義」卻比較含蓄。實際上,僅在女兒的朋友結婚、大女兒決賽時讓普通觀眾能直接聯繫女權主題,甚至不及電影中對印度官僚主義的批判,把它稱作「愛與看見」的電影更為合適。


女權主義既不是要與男人戰鬥,也不是讓女人變成男人,換一種姿態向男權靠攏,它呼喚以女人的本質被看見,擁有自由成長成為自身的權利。從這個角度講,《摔跤吧!爸爸》也可以說在宣揚女權主義,在「愛與看見」的旗幟下,支持女性成其為自身。


翠紅(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門娛樂精選 的精彩文章:

TAG:熱門娛樂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外國爸爸們嫁女兒的現場,從表情上看爸爸們是認真的!
看看爸爸帶娃是如何父愛如山的?不讓爸爸帶娃也是一種對孩子的愛
爸爸給兒子的道歉信刷屏,所有家長都看看!(媽媽請轉給爸爸)
范冰冰的爸爸媽媽來《偶像》的後台看兒子,爸爸的眼神很自豪啊!
鄧超是不是一個好爸爸,網友:看看他和女兒的故事就知道了!
爸爸,求你戒酒吧!來看看兒子寫給父親的一封信
看完後無數媽媽淚奔!爸爸的自述,我是如何讓孩子患上白血病的!
孩子第一聲先叫爸爸還是媽媽?可是有講究的,看網友們的精彩回答
《摔跤吧!爸爸》的延續,父權之下的女性覺醒
生兒子像媽媽,生女兒像爸爸,真的是這樣嗎?真該給婆婆看看!
前任說,她和我談戀愛是找男朋友,而不是找了一個爸爸
嗯哼:爸爸對媽媽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都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爸爸和女兒親吻,這樣真嘞好嗎?
孩子的吶喊:爸爸媽媽,求求你們看看我!
《摔交吧,爸爸!》很真實,看看印度人的健身條件
有了女兒的爸爸,才是真爸爸!
爸爸帶孩子的好處這麼多!當爸爸的看看吧,帶娃才是你們的優勢!
孩子最不喜歡聽的話,做爸爸媽媽的你,也說過嗎?
為啥女兒老愛黏爸爸?這些原因,媽媽看了都很羨慕呢
父女情深!兩月沒見的爸爸回家了,寶寶跟爸爸相見的畫面讓人淚奔